有請年度黑馬、旗艦破壞機、神U大熱候選、真游戲芯片天璣8100下場!
在 3 月 17 日晚的盧偉冰廣場、米粉春晚中,“鎧五菱”(K50)系列正式公布。2399元就有2K屏+天璣 8100 +5500mAh電池的Redmi K50,是毫無疑問的全場MVP。
我們如今來看看天璣8100,這封聯發科給機圈的情書。
PS:【本期沒有恰飯】認住群眾號作者“愛搞機的靚仔們”,辣椒醬認證的非恰飯內容;
PS2:為便利觀看,K50和K50 Pro兩兄弟的評測有多量互相引用內容。
Redmi K50規格復讀,緊張詞是 “天璣 8100、2K 屏、2399 元起”。K50 Pro同款外表,8.48mm,201g重。6.67英寸120Hz三星E4 2K AMOLED柔性直屏,3200x1440。前置2000W,4800W IMX582+OIS,800W超廣角S5K4H7+200W微距,5500mAh電池+67W快充。8+128版2399元,8+256版2599元,12+256版2799元。
K50和K50 Pro的包裝,僅有充電規格和角標不同。本年另有吉利物Kino的盲盒賣↑
67W快充頭是祖傳MDY-12-EF,從K40游戲加強版、Redmi Note 10 Pro開頭就在用,是小米11 Ultra/11 Pro那顆MDY-12-ES的簡配版,相反是67W,也支持QC/PD,但體型小一些,檔位少一些。
和前代利用一樣,K50 和 K50 Pro 是同一個外表模具,是真正的如出一轍,包含三維、分量和配色。
墨羽版K50 Pro ↑
幽芒版K50↑
上到下是K50電競版、K40 Pro、K50 Pro和K50 ↑
接口布局,嚴峻責難任何“把麥克風放在 SIM 卡槽旁邊”的舉動。前代分明把麥克風放在揚聲器旁邊,這一代卻又放回 SIM 卡槽邊上。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多數億臺手機的麥克風因此被 SIM 卡針捅傷。
K50電競版、K40 Pro(微孔前攝確有后果)、K50 Pro和K50 ↑
上方K40 Pro和K50電競版,下方K50 Pro和K50 ↑
上方K40 Pro和K50電競版,下方K50 Pro和K50 ↑
K50電競版、K40 Pro(微孔前攝確有后果)、K50 Pro和K50 ↑
K50/K50 Pro 的下巴控制比 K40 更好,機身寬度和高度都更小。為了增長 500mAh 電池和散熱設置,這一代的厚度更大,后蓋弧度也不如前代溫馨。
講真理,K50/K50 Pro 的外表計劃是不如 K40 系列的。其一是相機矩陣的和諧水平,其二是側邊弧度,其三是顏色細節(玄色 K40 但是是灰色中框,K50 則是純黑,質感上虧損)。
K50/K50 Pro 和前代一樣,塑料中框邊沿、上下底面都做了亮面處理,這種計劃很 “吃顏色”,對深色款影響不大,在淡色款上會構成分明的 bling bling 后果,很難做出品格感。
不外,K50 系列的墨羽配色(納米微晶 + 光刻),比前代的墨羽配色更騷氣,平常乍眼看像碎掉的玻璃,細看紋路又厘革多端,I like it。而幽芒(綠色)配色是 AG 玻璃,簡獨干凈,永久不會錯的 AG。
Redmi K50/K50 Pro 都是意法的觸控,FPC 的指紋。
祖傳側邊指紋,這個我們在 K40 評測就說過了,我們仍然維持同一個結論。除非是廣域 3D 超聲波指紋,不然屏下指紋的實踐體驗還不照實體側邊指紋(索尼的除外),實體指紋仍然是難以跨越的巔峰。
MIUI 13 體系就不贅述了,可以了解為動畫精簡,略微輕量化,字體更大,排版愈加茂密的 MIUI 12.5。最值得說的是,K50/K50 Pro 固然是發哥平臺,但都有 Google 框架,CDM 都是 L1。
外放和馬達都是同價位正常水準,不出彩,但也不至于拖后腿。
6.67 英寸 120Hz 2K AMOLED 柔性直屏,三星 E4 材質,沒有 E5 屏幕微透鏡的可視角度成績。3200x1440,526ppi,大猩猩 Victus,480Hz 觸控采樣。比 K50 Pro 少了 DisplayMate A+ 16 項紀錄信心。
K50/K50 Pro 的亮度和肉眼觀感極為接近(畢竟是同一塊屏),中心差距在于校色。有 DC 形式,但鎖 60Hz。官方聲稱今后會有 120Hz DC。
Redmi K50 Pro 在中央最高亮度 477 尼特的情況下,四角亮度 492/489/483/486nit,勻稱度略差于本人老大,全體但是還行。最高亮度強于小米 11,稍弱于小米 11 Ultra,平常使用完全充足。
不同體現形式下的伽瑪值都十分準,3 種體現形式的色準體現都比老大稍單薄一點,但除美麗形式,其他形式的色準仍然能贏真我、iQOO、華為旗艦,越級干架了屬于是。
這是唯二的2K直屏(另一塊在真我GT2 Pro上),除了沒 LTPO,這塊屏幕基本沒有遺憾。
各位還能記得被 1080P A 屏統治之前的天下嗎?1080P RGB 分列的 LCD 屏幕就是最甜點的,各位說 2K RGB LCD 是朝向錯了。然后顯現了 1080P 的 A 屏,當時分的人們喊出 “無 2K 不 A 屏” 的標語,這是人類在上個世紀的共鳴。但如今呢?
2022 年的平凡人,每次仔細看屏幕,都市發覺這 1080P A 屏,精密度還沒抽屜里 2013 年的古玩高。低頻 PWM 的手機看久了,會眼酸眼痛,他還以為本人是老了。
兩年前,三星本人的旗艦都做不到2K 120Hz。但如今不必去小黃魚找洋渣滓旗艦、不必去PDD,新機就有2399元的2K 120Hz直屏。大人,年代要變了。
地球天性情是總喜好和諧、折中的。
譬如你說,LCD 比力度不可,要改用 1080P A 屏,各位一定不允許的。
但假如你主張要周冬雨 1080P A 屏,他們就會來和諧,樂意用平凡的 1080P A 屏。
——魯遜?《無聲的 LCD》
Redmi K50相機硬件,中心晉級是增長了 OIS:
這套相機是給掃碼黨的情書,4800W十分甜點,IMX582早就被吃透了,功能斲喪低,仍然有等效0.8μm的2倍數碼裁切,OIS光學防抖,掃碼更穩了,加強掃碼體驗和遠距離二維碼的識別率。
K50的夜景成片率遠高于沒有OIS的K40 Pro,成片率還不錯,且成像速率較快,超廣角仍然沒主動夜景,主動HDR也十分不積極。
由于疫情和時間緣故,只來得及簡便比力一下K50/K50 Pro、K40 Pro和小米11 Ultra:
主攝全景比力
主攝比力,中央擴大
主攝比力2
主攝比力2,中央擴大
主攝比力2,中央右側擴大
超廣角比力1
超廣角比力1,中央擴大
超廣角比力1,左側邊沿擴大
超廣角比力2
超廣角比力2,中央右側擴大
IMX582身為老CMOS,算法十分成熟,K50無論白天夜間,動態范圍都大于本人的老大,暗部細節愈加豐厚,白均衡和測光都比力正常,高光克制強于其他品牌的很多手機。但畢竟是聯發科,并且是新SoC,算法調試上照舊和驍龍888的K40 Pro有差距,K50就算有OIS,夜景照舊弱一些,主要是暗部動態范圍的差距。
Redmi K50代號22041211AC,天璣8100代號MT6895。聯發科給天璣8100和天璣8000的定位是輕旗艦,但實踐CPU和GPU輸入,讓天璣8100和“輕旗艦”不太沾邊了。
其使用臺積電5nm工藝,CPU是4x2.85GHz A78+4x2.0GHz A55,大核512KB L2緩存,4MB 的 L3 緩存。從K50的CPU調治看,它更像是1+3+4布局。
GPU是Mali-G610 MC6,頻率暫且查不到,但從與天璣9000的成果/范圍差距,其頻率不會低于850MHz。Mali-G710是7核起步,16核封頂,6個或以下中心的是G610。G610/G710這一代GPU的中心范圍翻倍,籠統可以了解為前代的MC12,以前是不小的體量了。
天璣8100支持如今最高的6400Mbps LPDDR5內存,3路14bit ISP,最高支持雙3200W+1600W攝像頭,有Wi-Fi 6E和藍牙5.3支持(但沒有天璣9000的160MHz頻寬)。它乃至有和天璣9000同款的聯發科M80基帶,但峰值速率“僅有”4.7Gbps,天璣9000是7Gbps,它也少了雙卡雙通的支持。固然,如今也沒幾個廠商搞雙卡雙通了。
天璣8100和天璣8000的主要分散是頻率和屏幕支持,盧偉冰表現由于Redmi必要配2K屏,以是才會有天璣8100的顯現。
K50的天璣8100功能,歸納就是比驍龍865稍強的CPU單核,比驍龍888/驍龍8 Gen 1更強的CPU多核,緊逼驍龍888的GPU。閃存讀寫功能,僅次于天璣9000,秒殺高通舉家。
其CPU多核有安卓陣營最強的能耗比(單核能效紀錄仍然在驍龍865手上),GPU能耗比僅次于天璣9000,相反跨越了高通舉家(包含驍龍865)。
實踐使用中,Redmi K50不必要游戲形式就能在使用開啟和高負載時積極地最高頻(這才是正常SoC的舉動)。4顆2.85GHz大核乃至比小核愈加積極,這讓它在使用安裝和平常使用的流利度和天璣9000很接近。不外K50在《原神》里也被降了區分率了,《安靜精英》默許乃至不克不及開HDR,所幸可以手動解鎖720P。
在 AndSPEC 測試中,后果如圖,功耗單位龐雜,但不影響后果。感興致的用戶可以參考一下。
平凡形式,運動、MIX 2單烤CPU、單烤GPU MADD
功能形式,運動、MIX 2單烤CPU、單烤GPU MADD
K50和K50 Pro高度一律的硬件,十分合適比力平臺功耗。相反強開2K 120Hz+飛行形式最低亮度,天璣8100基本功耗0.73W,比天璣9000的0.78W稍低一些。
CpuFloat示中心溫度也和天璣9000那樣飆得很快,但實踐機身僅有局部溫熱,還不克不及確定對否又是相似的大緩存積熱成績?照舊平臺軟件檢測的成績?有待進一步的測試。
溫度控制上,K50比K50 Pro放得更開,外表溫度線固然相反是 48 度。但27.5 度室溫,200nit 屏幕亮度,濕度 77%,Redmi K50 在 30 分鐘 3DMark Wild Life Unlimited 壓力測試,安定性 99.2%,最低溫也在正面,47.8 度。
平凡形式和功能形式的Wild Life U壓力測試、功能形式Wild Life Extreme壓力測試↑
可駭的安定性,一方面是靠天璣8100的可駭能耗比,另一方面是它的GPU功能剛剛好。
假如把測試調成壓力更高的3DMark Wild Life Extreme測試(也是一連跑20輪測試),此時K50的安定性就僅有65.7%,能看到不同循環之間的動搖,這和驍龍平臺降下去就下不去的體現是不同的。分析這顆GPU極限功耗也就這么點,只需情況溫度再低一點,它的安定性成果就能分明提升。
假如是 20 分鐘《安靜精英》HDR 高清 + 極限幀數 + 抗鋸齒,27.5 度室溫 + 200nit 亮度,Redmi K50 最低溫 42.3 度,相反顯如今正面,溫度比K50 Pro 稍高。一方面是由于GPU稍弱于天璣9000,另一方面是K50調治和溫控放得更開一些。
天璣8100的CPU和GPU輸入,再共同能耗比的宏大差距,幾乎就是聯發科對高通的騎臉輸入,損傷極大,侮辱性極強。
Redmi K50 是 2K 屏 + 天璣8100+5500mAh 單電芯,經 30 分鐘《安靜精英》(HDR 高清 + 極限幀數 + 抗鋸齒)、30 分鐘優酷 1080P 視頻播放、30 分鐘微博短視頻、各 30 分鐘的 Wi-Fi 和 5G 沖浪,共 2.5 小時的續航測試后,剩余電量 79%。備注:B站因不著名緣故,耗電比優酷高40%。此處除了兩臺聯發科新機,其他都是B站視頻播放。
Redmi K50 即使是 2K 屏,續航都以前改造紀錄了??朔薒CD+5000mAh電池+驍龍778G的iQOO Z5、克服了真·LTPO+A15的iPhone 13 Pro Max。但凡給個LCD 1080P屏幕或LTPO版本,天璣8100就能帶著續航騰飛。
這個故事報告我們,什么屏幕都是假,都不如換個更省電的 SoC 來得直接。別的,天璣8000基本就是降頻版的天璣8100,它的續航估計會愈加可駭。
Redmi K50 的 67W快充,峰值58W,維持4分鐘;46W維持10分鐘;隨后是37W、30W;到了27分鐘就曲線下降,41分鐘變成5V充電,55分鐘斷充。
Redmi K50 5 分鐘充到 19%,10 分鐘 35%,15 分鐘 50%,半小時85%,充溢耗時51分鐘,4分鐘后斷充,UI 充溢和實踐充溢的時間只差4分鐘,階段電量只差1%到2%。
K50即使是5500mAh+67W,但仍然比4360mAh+66W的華為P50 Pro更快,乃至前15分鐘的速率也沒比真我GT2 Pro的65W慢很多。這個67W完全夠用。
講真理,在一局部眼中,5550mAh+67W要比5000mAh+120W要愈加均衡,假如再加個50W級別的無線充,這套設置再過5年都不會掉隊。
2022年虛偽的安卓旗艦:驍龍8 Gen 1
2022年你以為的安卓旗艦:天機9000
2022年實踐的安卓旗艦:天機8100
2022年你終極拿在手的安卓旗艦:驍龍870
虛偽的游戲手機:驍龍8 Gen 1
真正的游戲手機:天璣8100
天璣8100的體現又強又均衡,不由讓人感受,聯發科遇上了最好的魅族,魅族卻沒遇上最好的聯發科。
再配上Redmi越發精進的刀法,2399元就有三星E4 2K直屏+天璣8100 +5500mAh電池,還送你紅外、IP53和67W快充,這就是頂配自行車。缺陷是外表見仁見智,塑料中框質感尋常,沒有無線充。但這些在2399眼前都是吹毛求疵了。
小米11用上2K屏一年后,Redmi就來2K屏了,除工藝、相機和無線充之外,功能輸入、續航、有線充都完成了全盤跨越(干翻友商?。?/p>
Redmi K50的8+128版2399元,8+256版2599元,12+256版2799元。如今官店的同配小米11還要2969元,驍龍870的K40S同配1999元(別看6G內存版了,微信一個App就能把內存吃爆)。和K40S之間400的差價,換超過一個年代的2K屏、更強的SoC、大1000mAh的電池,這波不虧。只需不是等這400塊應急,那都發起呀咬牙天南地北。
各位如此罵過 iPhone SE 3 :
3499 卑劣無恥的廚子上架了落伍年代的產業渣滓
2799 水果公司推出了別具一格的復古計劃
2399 久負盛名的手機大廠出售了功能刁悍的全新旗艦
1999 承繼了喬布斯教師意志的宏大科技公司為我們量身打造了今世機皇
但就靠2K屏、天璣8100和5500mAh電池,即使是2399,我也愿稱 Redmi K50 為今世機皇!公布會公布價格的那一刻,K50仿佛和小米1代的身影重合了,我的錢包熱淚盈眶,剛買驍龍8 Gen 1旗艦的用戶也熱淚盈眶。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wangluozixun/56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