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更新的拼音(到底是“想象”還是“想像”?家長和語文老師吵了起來)

時間:2024-11-09 15:17:41 閱讀:10

畢竟是“想象”照舊“想像”?家長和語文教師吵了起來

在你的字典里,xiǎng xiàng是寫成“想象”照舊“想像”?

克日,蕭山的一位家長在論壇發帖,孩子在蕭山一所小學念書,邇來語文測驗就有如此一道拼音填空題,孩子填的“想象”,被教師打了一個“叉”。班上很多同硯填“想象”,也都是錯的。教師以為,“想像”才是準確答案,最初還在家長群里做出了表明。

但是,教師越表明,這位家長越疑惑。

“從小到大,都以為‘想象’才是準確寫法,豈非我的語文是跟體育教師學的?”這位家長說,他查了字典,發覺二者可以通用,“既然可以通用,那填‘想象’就不應算錯???”

為了“想象”照舊“想像”

家長和語文教師爭論起來

這位家長說,由于“想象”照舊“想像”,他乃至和語文教師爭論了起來。厥后,語文教師用了很大篇幅,專門在家長群里論述了本人選“想像”的來由——

想象”和“想像”至今扳纏不清。你以為用哪個xiàng字更公道?1986年是分界線。不說汗青,就古代漢語運用來說,“想象”和“想像”的膠葛是1986年今后顯現的。1986年前是“想象”一統天下;1986年重新公布《簡化字總表》,規復了“像”字的使用,“想像”開頭崛起。

它突出表如今兩個方面:一是東西書一定了“想像”的位置。好比《古代漢語辭書》,舊版只收“想象”,新版則兩者兼收,但以“想像”為主條,釋義后注:“也作想象。”“想象”后只注“同‘想像’”,編者的態度是不言而喻的。

“象”實用于三種情況:

1.作名詞用,如“大象”。

2.屬于名詞性詞素,不克不及單用,用來構詞,如表現外形、樣子的“外貌”“意味”等。

3.屬于動詞性詞素,不克不及單用,可用來構詞,如表現摹仿、體現的“象聲詞”“象形字”。

“像”實用的也有三種情況:

1.作名詞,指人物等做成的外貌,如“畫像”“佛像”等。

2.用作動詞,表現相似,如“你像他哥哥”。

3.作介詞用,有“好比”“好像”(這個意義不克不及單獨作謂語動詞,只能構成介詞詞組去修飾動詞)等意思,如“像爸爸那樣事情”。

4.仿佛、仿佛,如:雪梅仿佛什么都沒望見。

“有家長問我,畢竟是“想象”照舊“想像”?如今一致:想像。我念書的時分是沒有單人旁的,但是厥后一致要求寫單人旁。”這位教師最初下了定論。

隨著字典一探求竟

原本這兩個詞曾大變身

關于“想象”照舊“想像”,絕大大多網友都表現“傻傻分不清”。并且, 我們發覺,這兩個字的區分還挺有年代感的。年歲大點的,都以為“想象”準確。而三十多歲以下的人,都以為應該是“想像”。

網友@米奇laile就說,“我們80后教師教的都是想像,我爸那一代寫想象?!?/p>

網友@純妹也說:“我念書時教師教的就是想像,很好了解,想像的意思就是想一想,像什么,以是不難記,也沒有這種困擾。”

也有網友表現,依照手機輸入法來不就好了?我們試了一下,發覺無論是哪種拼音輸入法,輸入xiǎng xiàng,都市跳出“想象”和“想像”兩個詞語。

好吧,記者較真了,本著科(閑)學(著)探(沒)究(事)的精力,收羅了從上世紀80年代到如今這40年間出書的東西書,能找到的都找了來,一探求竟。

先說1983年商務印書館出書的《古代漢語辭書》第二版,外表僅有“想象”和“想象力”兩個詞,基本沒有“想像”。

再到1992年,王同憶主編、海南出書社出書的《新古代漢語辭書》第一版中寫道:“象”有“想像”的意思。但我們在組詞中卻沒有找到“想象”一詞,這本辭書承認的用法是“想像”。

這也印證了那位教師的表明:[xiǎng xiàng]一詞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間確有一個“變身”的歷程。

然后到了2005年,商務印書館的第五版《古代漢語辭書》,“想象”和“想像”兩種寫法都對。但和那位教師表明的恰好相反,這版辭書里“想象”是主詞條,并注明“也作想像”。相反情況的另有“想象力”和“想像力”。假如依照教師的表明,辭書編纂者應該傾向以為,“想象”一詞更常用。

2016年最新版的商務印書館第七版《古代漢語辭書》,和第五版的表明幾乎一樣。

資深語文教師見證

“想象”和“想像”的瓜代變動

杭州長青小學的書記王琪,教了31年小學語文,從本人當學生到到場事情當教師,她親眼見證了語文講義里“想象”和“想像”的瓜代變動。

“從我念書不休到到場事情的前十幾年,不休都是寫作‘想象’的,講義里也都是這么寫的,向來沒有人會以為它不合錯誤?!蓖蹒鹘處熥纺钫f,“到上世紀90年代某一年,我們收到新教學標準,有一些字詞改了,講義里也變成了加單人旁的‘想像’?!睘榱烁牡糁皫资陿嫵傻挠迷~習氣,寫板書的時分,王琪都市專程留個心眼,每次寫了“想象”,再加上個單人旁,“一開頭很不習氣,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才變化過去?!?/p>

“硬掰”歸來回頭之后,“想像”這一寫法以前在王琪腦海里根深蒂固。不休到前幾年,王琪在板書時持續寫單人旁的“想像”,聽課的教師問她為什么加了單人旁,她才反響過去貌似又改正了。

“厥后,我們語文組的教師還在一塊兒專門討論過,原本又顯現了‘想象’的寫法,兩種寫法并存,并且沒有單人旁的‘想象’成了主流。”王教師說,“我本人掰歸來回頭今后,這么多年以前改不回去了,照舊習氣用單人旁這個,但學生們用兩種寫法都是承認的?!蓖踅處熣f。

記者又問了杭州幾位資深語文教師,基本都表現“隨著字典走”。杭州高等中學的壽婷爾教師說,“字典不休在修訂,但是教師們更容易搞錯。我尋常都是查字典,也讓學生查字典。”

壽教師增補說,像如此換來換去的詞語但是并不多,平常多把穩就可以了。

杭州高新實行學校的鄭金平教師說,關于這種不太確定的詞語,尋常會讓學生用稀有寫法,測驗通常也很少會考這種比力含糊的地區。

為什么會有“象”和“像”

浙大傳授專門寫了一段辨析

昨天,我們討教了浙江大學副傳授、博導,浙江省言語學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史文磊,為了講清晰兩個xiǎng xiàng的區別,他特意寫了一段辨析——畢竟是“象”照舊“像”,一清二楚。

從學理上說,“想xiàng”應當作“想象”,不應作“想像”。“想xiàng”在此是動賓布局,“xiàng”是名詞。依據《古代漢語辭書》(第七版),作為名詞,“像”是“對比人物制成的外貌,好比畫像、塑像、肖像”,意域較窄,所指尋常都是人的像;而“象”則是“外形、樣子,好比情形、天象、景象、印象、萬象更新”,指稱更廣。

依據體系性準則,顯然“想xiàng”之“xiàng”用指稱更廣的“象”更貼切。威望辭書《古代漢語辭書》(第七版)把“想象”“想象力”定為主目,“想像”“想像力”定為附目,是有公道性的,應當以此為準。

固然,從漢字的布局理據來看,“像”從“人”,人們約莫會以為寫成“想像”更能展現詞義,這也算是漢字在使用歷程中的理據重構。這種情況在漢字汗青上家常便飯。以往版本的《古代漢語辭書》對“想象”和“想像”主次位置的處理顯現過搖擺,約莫是接納了從俗從眾的準則。汗青證實,辭書固然是標準,但使用者最有發言權。一個詞語的將來會怎樣,照舊把握在群眾手里。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wangluozixun/55027.html


Copyright ?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閩ICP備2023009674號 網站地圖 聯系:dhh0407@outlook.com

www.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