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君(ID:changan-j):
一排排志愿軍兵士
俯臥在零下40℃的陣地上
仿佛“冰雕”群像
這是影戲《長津湖》中的畫面
也是抗美援朝戰場上真實的場景
1950年
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戰場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真實的戰場有多慘烈?
這些親歷老兵士的報告令人震撼
△影戲《長津湖》劇照
在長津湖戰爭中
承繼阻擊美軍職責的志愿軍
有連隊全員凍死在陣地上
他們以戰役隊形散開,臥倒在雪地中
各位都是手執兵器的姿勢
怒目凝視前線,沒有一一局部向后
堅持到最初一刻
成為人民步隊汗青上
最為悲壯的“冰雕連”
△“冰雕連”(材料圖)
戰后打掃戰場時
有人發覺義士宋阿毛留下的一張卡片
外表寫著:
“我愛親人和故國,更愛我的榮譽
我是一名光彩的志愿軍兵士
冰雪啊,我絕不屈從于你
哪怕是凍死
我也要傲岸地屹立在我的陣地上”
△“冰雕連”兵士宋阿毛手寫卡片(材料圖)
是什么樣的精力和信心
支持著這些年輕的志愿軍兵士
寧愿凍死也絕不暴露目標
大概從全面弟白叟身上
能找到答案
△全面弟白叟
長津湖戰爭中
年僅十幾歲的全面弟
丟失了雙手和雙腿
他們進入朝鮮時
由于戰事告急,來不及換裝
只穿著一件薄棉衣和膠鞋
熬了三天三夜
在第四天清早
全面弟和戰友們終于聽到了沖鋒的軍號
但不測也在這時到臨到了他身上
“我爬不起來了
凍僵了,沖也沖不動
看到戰友往前沖
我眼淚簌簌地往卑劣”
沒能和戰友們一同沖向仇人
也成了全面弟終身的遺憾
△全面弟軍衣照
由于四肢嚴峻凍傷
再也無法到場戰役
全面弟被送回了東北邊的病院
事先的醫療條件僅限
全面弟的截肢手術乃至沒有打麻藥
16歲的全面弟
丟失了全部的四肢
“拿槍我拿不了了”
這句話令人痛心
本年96歲的
老軍醫于芝林
也曾親歷抗美援朝長津湖戰爭
他追念:
“一進朝鮮,飛機天天轟炸
我們走的路,上空都是飛機
捐軀的戰友遺體都找不到?!?/span>
△長津湖戰爭(材料圖)
于芝林嗚咽:
“事先零下40℃
手捏著鐵,皮膚粘上去了
再拿下去,就要掉一塊皮
我們把被單白色的一面
反過去披著,利于潛伏
臥在雪山中,忍饑受餓不克不及動”
△于芝林年輕時
當年,24歲的于芝林作為師病院院長
和戰友夜以繼日救治傷員
“戰役完畢那天
病院一天就收到了2800個傷員
手指、腳趾頭被凍掉的,截肢的太多了
這些兵士多數是20多歲
小的僅有16、17歲
但是沒有一個哭的,再痛也不哭?!?/span>
據史料紀錄
那一年的長津湖地區
又恰逢50年不遇的極寒
第9兵團進入朝鮮的第一天
就凍傷了800多人
而于芝林在戰場上也被炸傷了右腿
留下了一輩子的殘疾
強度太大、氣溫太低、肚子太餓
“艱苦水平凌駕長征?!?/span>
戰場上,除了沖鋒一線兵士們的浴血奮戰
后勤保證事情相反傷害重重
1950年10月至12月時期
閻福斌承繼志愿軍第20軍文明教員
在長津湖戰爭中
賣力運送傷員和后勤保證事情
△志愿軍兵士閻福斌
由于物資缺少
土豆成了戰場上的寶貴食品
但極度的溫度低使土豆被凍得很僵硬
宛如一塊塊堅固的石頭
“為了讓兵士們吃上暖和的食品
一位叫王法禮的班長
將土豆一個個放在本人的胸口焐熱?!?/span>
如此的戰交情
一輩子刻在了閻福斌腦海里
△青年時期的閻福斌
長津湖地區有一座公路橋
是志愿軍職員、物資運輸的生命線
也是美軍重點轟炸目標
時任志愿軍第20軍
高炮營副排長的吳茂和地點步隊的職責
就是誓死保衛公路橋
△年輕時的吳茂和
本年已101歲的吳茂和
印象最深的是
1950年12月4日的一場戰役
那天剛破曉,監督哨報告
5架敵機正向公路橋襲來
“負重創的觀察員跟我說:
‘排長,我看不見了,快找人替我’
隨后,一下子倒在我的肩上?!?/span>
吳茂和追念:
“我顧不上傷心
接過他手中的測遠機
指引炮手跟蹤射擊
不休打到敵機逃竄?!?/span>
△長津湖戰爭(材料圖)
戰役成功后
吳茂和把3名捐軀的戰友
埋葬在四周的山坡上
“一片一片的墳頭
出名字的很少,多數是無名義士
他們都長眠在朝鮮?!?/span>
提及這些,吳茂和濕了眼眶:
“無名小卒,四字重千鈞??!”
△志愿軍兵士吳茂和
是他們
用一次次據守換來今天的統統
正如影戲《長津湖》中的一句臺詞
“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完了
我們的后代就不必打了”
△影戲《長津湖》劇照
網友紛繁沖動淚奔
:
“汗青屢屢比影戲情節更嚴酷”
“沒有你們用生命據守
就沒有我們的如今”
“致意心,這亂世如您所愿!”
“致敬好漢!”
71年前
中國人民志愿軍沖鋒在前
用血肉之軀在中國疆域
立起一道鋼鐵長城
用錚錚鐵骨保衛了故國萬里山河
71年后
山河無恙,人民健康
那群最心愛的人
故國不會忘記!
致敬英烈
人民好漢,永垂不朽!
聲明:本文轉自央視訊息(ID:cctvnewscenter),在此致謝!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wangluozixun/53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