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章毛筆行書偏旁部首之“虎字頭”。
今天,持續分享行書偏旁部首:虎字頭——“虍”。
虍,讀作hū ,《說文解字》中:“虍,虎文也。象形?!狈豺畬俳詮尿?,虎文之文章屈曲是虍之范式。原本指虎皮上的斑紋。如圖所示:
行書中的虎字頭:
首筆中豎露鋒斜切入筆,稍帶彎度,豎身勿長,略左斜;右方小橫寫作橫點,地點靠上,抗肩圓收;橫鉤起筆左探,抗肩角度稍大,向右行筆略輕,壓中豎的收筆而過,行筆到位后再折筆向左下方回鋒出鉤,鉤身略長,遒勁上心;撇筆與橫畫虛接起筆,撇身稍直,注意起筆的地點和行筆的輕重厘革;底下小橫抗肩角度稍大,不宜過長;小彎鉤起筆與中豎的收筆對應,拐角處要圓潤天然,收筆輕頓回鋒引帶照應下部。
楷書中的虎字頭:
行書中虎字頭上方的短橫、短豎通常被減省為一橫,橫鉤的橫部較長,尋常有較大的抗肩,鉤部較為厚重;撇畫向左延伸,而“七”部屢屢改寫成“土”,短小而上靠,為下方部件預留空間。
具體字例:
處 chǔ chù
膚 fū
虎 hǔ
盧 lú
虜 lǔ
慮 lǜ
虔 qián
虛 xū
虞 yú
字例打印本:
字例描紅本: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wangluozixun/47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