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樂器中阮

時間:2024-05-05 13:48:07 閱讀:6

中國古時樂器中阮


中阮是中國具有久長汗青的民族彈撥樂器,中華民族傳統彈撥樂器,是古琵琶的一種,已有兩千年的汗青。


阮是"阮咸",“阮咸琵琶”的簡稱。阮由漢代琵琶衍變而來,其汗青久長,音響富于特征。


阮咸劈頭于秦漢,壯盛于唐宋,掃除于明清。


秦朝時,幾十萬人細長城,扳談不克不及用喊,厥后就做了個鼓,一搖就曉得該用飯了。各位都住在一同,要文娛,以是就在鼓外表安了個弦。從這個樂器繁衍出兩個樂器,一個是三弦,一個是厥后人做成木頭的秦琵琶。


漢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張騫出使烏孫國,烏孫王昆彌與漢通婚。在烏孫公主出嫁前,漢武帝命樂器師制造出一件能在馬背上彈、便于攜帶的樂器,以解烏孫公主遙途的懷念之情。此樂器便是“阮”,古時稱之為“秦琵琶”。


相傳是魏晉名士“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咸以善于彈奏琵琶出名,他完成了變革,因此子孫稱之為“阮咸“或”阮咸琵琶”。


王昭君出塞時所彈的琵琶實踐上就是今所說的阮,而并非是琵琶。


到唐宋時,阮以前十分普及了,貴族家庭都有一把。唐代墨客白居易曾在詩中寫到:“掩抑復凄清,非琴不是箏。還彈樂府曲,別占阮家名。古調何人識,初聞滿座驚?!笨梢娙钤谔拼挠绊憽?/p>

而宋朝第二位天子宋太宗會彈阮,不僅云云,還作曲、做樂器,給大臣來彈。

至宋代阮咸簡稱為阮,此稱呼承繼。但阮在明朝漸漸散失,清朝已找不到如此的樂器,徹底失傳。


阮是琴箏的共體,它能彈出古箏的味道,又有古琴的伎倆。


近代,事先國內的民族樂團已有“阮”這種樂器,但并非“劈頭于秦漢,壯盛于唐宋,掃除與明清”的真正的阮咸。阮的制造辦法此前已失傳近百年。

1952年,中央歌舞團民族管弦樂隊建立,樂隊找到了在日本正倉院保藏的阮的照片,并按圖索驥。照片上的阮,琴體上印有玄色斑紋,在事先被曲解為鏤空。因此,開國后制造的阮都有一個鏤空。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wangluozixun/46532.html


Copyright ?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閩ICP備2023009674號 網站地圖 聯系:dhh0407@outlook.com

www.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