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學中的鬼箭羽
查閱《中國植物志》得知,鬼箭羽是衛矛科植物衛矛和栓翅衛矛的別號。
1,衛矛:學名為Euonymus alatus(Thunb.)Sieb.;別號鬼箭羽、鬼見羽、艷齡茶、南昌衛矛、毛脈衛矛等;在我國除東北邊、新疆、青海、西藏、廣東、海南不產外,其他場合都有分布,通常生長在山坡、山谷叢林中。其表面特點:為落葉灌木,植物體無毛,枝條斜伸,硬直,綠色,外表有2-4列寬廣木栓翅,
葉對生,
斑白綠色,
蒴果4深裂,果瓣崩潰至基部,裂瓣橢圓狀,帶紫色,種子外表有橙赤色假種皮。
2,栓翅衛矛:學名為E.phellomanus Loes.;別號有鬼箭羽、木栓翅、水銀木等;在我國產甘肅、陜西、河南、四川等地,通常生長在山梁、山坡、山谷林緣或路旁。其表面特點: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度在4米以下,枝條硬直,外表通常有4縱列褐色木栓翅,
葉對生,
斑白綠色,
蒴果倒三角狀心形,有4棱,果瓣淺裂,成熟時粉赤色,種子有橘赤色假種皮。
二,藥材中的鬼箭羽
1,鬼箭羽稱呼因由
鬼箭羽以“衛矛”之名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衛矛……一名鬼箭”;前人稱箭羽為衛,《釋名·釋兵》紀錄:“(矢)其旁曰羽,如鳥羽也……齊人曰衛”。明代《本草綱目》紀錄:“此物干有直羽,如箭羽矛刃自衛之狀,故名。”。
2,我國鬼箭羽藥材使用情況
1963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中對鬼箭羽的泉源形貌為衛矛科植物衛矛(E.alatus)的干枯具翅狀物枝條,之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再未收錄鬼箭羽藥材。但在各場合標準中對鬼箭羽藥材有收錄,并且泉源多有不同,如1993年版《河南省中藥材標準(二)》中紀錄鬼箭羽藥材的泉源包含衛矛、栓翅衛矛、毛脈衛矛;之后2009年版《遼寧省中藥材標準(第一冊)》、2009年版《甘肅省中藥材標準》中也有相似分析。由此可見,如今鬼箭羽是場合藥材和官方常用用材?;竟缠Q是鬼箭羽的基源植物確定為衛矛科植物衛矛。
鬼箭羽的成效:其味苦,性寒,具有破血通經、殺蟲驅邪成效,藥用時請遵醫囑。古代醫學對鬼箭羽研討比力多,其化學因素、藥理作用可查閱專門的醫學材料。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wangluozixun/45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