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被讀錯的字,你能讀對幾個?
1.費專心血(ǒu、不是讀成ōu);奇葩(pā、不是讀成pá)。
2.黟(yī)縣
3.血脈僨(fèn)張,錯誤讀音:血脈僨(pēn)張,詳解僨僅有一個讀音(fèn),血脈僨張多用來形貌沖動亢奮。
4.狖軛鼯軒yòuèwúxuān形貌極度乖巧的車馬。
5.怨憤(mèn),蒙(méng)難,奢靡(mí),靡(mǐ)麗,安謐(mì),臨盆(miǎn),幽冥(míng)
6.酩酊爛醉的酊不讀dīng,而是dǐng。
7.顓頊——zhuānxū
8.亳州:Bózhōu
9.瑕不掩瑜的瑜--yu二聲(同魚),而不讀——瑕不掩玉。
10.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fèi)甘。
11.李傕(lǐjué)、郭汜(guōsì),李傕、郭汜均為董卓部下。
12.狖(yòu)軛(è)鼯(wú)軒
13.其靁虺虺[qíléihuīhuī]:表現雷聲,打雷的聲響。
14.瓠犀(hùxī):瓠瓜的子,因分列劃一,色澤潔白,以是常用來比如尤物的牙齒。
15.道行天尊:行(heng二聲),封神中,道行天尊名字中的行,即不讀行業的行,也不讀行不可的行,而是讀二聲(恒)。
16.睟然(suìrán):溫和的樣子。
17.安徽碭(dàng)山
18.術(zhú)赤:元太祖宗子,勇猛善戰。
19.處心積慮(chǔxīnjīlǜ),綽綽剩余(chuòchuòyǒuyú),差強者意(chāqiángrényì),審時度勢(shěnshíduóshì),雞毛撣子(jīmáodǎnzi)
20.繩愆糾違shéngqiānjiūwéi,成語表明:繩:束縛,扶正;愆:不對;糾:改正。指舉發不對,改正錯誤。
21.司馬子長(cháng):即司馬遷,字子長,西漢汗青學家。
22.耒耜lěisì古時一種像犁的翻土農具。耜用于起土。耒是耜上的彎木柄。也用做農具的統稱。
23.兵馬倥傯róngmǎkǒngzǒng,意思是形貌軍務忙碌。
24.槲(hú)寄生:一種常綠小灌木,多生于樹枝上。
25.怒放(shèng),籮筐(luókuāng),新穎(xiān),纏著(chán)
26.氤氳(yīnyūn):形貌煙或云氣濃厚。
27.璞玉渾金púyùhúnjīn:璞玉:未經人工雕琢的玉;渾金:沒有冶煉過的金子。比如人的品格純美淳厚,或天然渾厚的精巧之器。
28.趙衰(cuī),即趙成子。嬴姓,趙氏,字子余,一曰子馀,謚號曰成季。亦稱孟子余。謀士、戰略家、政治家、趙國君主的先人。是幫手晉文公稱霸的五賢士之一。春秋時期的晉國晉文公醫生,造父的后代。
29.蚌埠——bèngbù
30.老聃(dān):即老子。
31.miǎn?shì眄視,斜著眼看
32.仆眾bìi滿意chèn補償cháng整飭chì覘視chān處分chǔ剎那chà
33.山東無棣(dì)
34.怏怏(yàng)不樂,不相上下(hé),秣(mò)馬厲兵,振聾發聵(kuì),瞠(chēng)目結舌,揠(yà)苗滋生,奴顏婢(bì)膝
35.逄蒙(pángméng):相傳為后羿的門徒,善于射箭但品行不端。
36.蚌埠:讀作bèngbù
37.yániè芽蘗,植物剛長出的枝芽。
38.鯀(gǔn):傳說中原始年代的部落領袖。
39.司馬穰苴(sīmǎrángjū),原名田穰苴,春秋末期齊國人。出名軍事家,曾率齊軍擊退晉、燕入侵之軍。因功被封為大司馬,故名。
40.罽,音ji,四聲,原本指魚網,厥后指毛氈或毛毯之類織品。
41.肖像(xiào),字帖(tiè),埋怨(mán),妊娠(shén),銳不成當(dāng),舷窗(xián),梵高(fàn),貯藏(zhù),霎時(qǐng),不可一世(duō),婺源(wù),堅強(jué),山坳(ào)
42.鶴唳(lì),怡然(yí),土礫(lì),人不知而不慍(yùn),三省吾身(xǐng),思而不學則殆(dài),論語(Lún),碧瓦飛甍(méng)
43.良莠(yǒu)不齊,莠讀yǒu,沒有yòu這個讀音。
44.婺城區(wùchéngqū)
45.卑衍yǎn:遼東第一大將,單挑夏侯霸,十合之內被一刀斬于馬下。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wangluozixun/45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