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市地圖(湖南邵陽,為何稱“鐵打的寶慶”?)

時間:2023-11-16 22:56:14 閱讀:6

湖南邵陽,為何稱“鐵打的寶慶”?

在湖南不休傳播著一句俗話:“鐵打的寶慶,銀鑄的益陽,紙糊的長沙?!?長沙、益陽我們都曉得,對外省人來說,寶慶約莫就有點兒生疏了。寶慶就是如今的邵陽,為什么說長沙是紙糊的,而寶慶卻是鐵打的呢?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邵陽。

邵陽,位于湖南省中偏東北,資江高明,越城嶺和雪峰山之間,總面積20824平方千米,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約占全市面積的三分之二,號稱“七分山地兩分田,一分水、路和莊園”。按順時針朝向,邵陽分散和婁底、衡陽、永州、廣西桂林、懷化相鄰。邵陽有久長的汗青,春秋末期楚國醫生白善在此筑城,稱白公城,迄今有2500多年汗青。西漢初年,置昭陵縣,從屬于長沙國。三國時期,昭陵為荊州零陵郡北部都尉、昭陵郡治。西晉時,為避司馬昭諱,更名邵陵縣。唐設邵州,南宋理宗趙殉當太子時,曾封為邵州防守使,趙殉登位后,1225年升潛龍之地邵州為寶慶府,使用年號“寶慶”來定名,自此始寶慶之名用了七百多年。

邵陽位于江南丘陵向云貴高原的過渡地帶,市境北、西、南面巔峰圍繞,中、東部為丘陵升沉的平原,資江由東北向東北邊流貫全境。在古時寶慶是湘桂之間的水陸交通要沖,地域地點十分緊張,控制邵陽則可“上控云貴、下制長衡”。寶慶府城高池厚,三面環水,一面背景,外有資江圍繞,內有邵水穿城,易守難攻。

據材料紀錄,明朝時寶慶古城墻周長4370米,墻高8.3米,寬約5米,東、西、南、北以及東南分散設有朝天、定遠、大安、慶豐、臨津門五道城門,西、南二門又各筑甕城,城墻上設7座城樓、12座炮臺……如今在邵陽市大祥區資江南路另有寶慶古城的北城墻。

“鐵打的寶慶”這個雋譽顯現于清朝寧靜天國時,翼王石達開率數十萬寧靜軍圍攻寶慶,事先守城的是左宗棠及部下三萬人,后果寧靜軍圍攻三月,仍舊怎樣不了寶慶城。石達開只能望城興嘆“鐵打的寶慶”,最初只能丟棄攻城而轉入四川,寶慶自此揚名。

但是,邵陽城(寶慶)之以是易守難攻,除了城池安穩、情形險要外,還和邵陽人的性情有很大干系。我們都曉得湖南人霸蠻,但是有種說法:“論霸蠻國人畏湖南人,湖南畏寶慶人。”偏僻、交通不興旺等惡劣的地域天然條件作育了邵陽民俗彪悍、尚武,邵陽人不僅吃辣在湖南數一數二,并且吃起苦來也是不要命,霸蠻起來更是云云。邵陽汗青上出了不少很能打的人物,如明朝開國大將藍玉(一說安徽定遠人)、曾倡導反袁護國戰爭的將軍蔡鍔、寧靜天國時從湘軍內里走出來的大佬江忠源、劉長佑、劉坤一等。抗戰時期,邵陽的農夫都敢單槍匹馬地用鋤頭、鐮刀、菜刀干掉落單的日本兵,這些在縣志里是有紀錄的,你說彪悍不彪悍?

圖-資水穿邵陽城而過

我國古時有幾大商幫如晉商、徽商、潮商等,湖南邵商(寶慶商幫)也好壞常出名的。寶慶人從最初資江上放排的排幫,下洞庭,闖長江,硬是靠著那種特有的霸蠻精力,敢打敢拼,在各大商幫盤踞的漢口船埠打下一片天地,如今漢口另有條街叫寶慶街。如今在舉國各地闖蕩的邵陽人也很多,就拿長沙來說,都說外地人最多的就是邵陽人。

圖-俯瞰邵陽

如今邵陽人正富裕發揚霸蠻精力,敢想敢干,邵陽這個以前的老產業都市又開頭抖擻射褶褶光芒,如舉世最大的工程攪拌車消費基地、天下鞋都、天下打火機之都、邵陽特種玻璃谷等名號越來越響亮。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wangluozixun/39627.html


Copyright ?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閩ICP備2023009674號 網站地圖 聯系:dhh0407@outlook.com

www.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