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亭之戰:曹魏和東吳巔峰對決,結果誰贏了?

時間:2023-10-04 17:46:46 閱讀:9

石亭之戰:曹魏和東吳巔峰對決,后果誰贏了?

在三國這一汗青階段,提到著名的戰爭,很多人的第一反響就是赤壁之戰、官渡之戰、夷陵之戰、漢中之戰等影響深遠的大戰。不外,就石亭之戰來說,相反是意義不凡和影響深遠,卻鮮少被人提及。就石亭之戰來說,是曹魏和東吳的巔峰對決。公元228年,曹魏大將曹休率軍10萬向皖(故治今安徽潛山),與別的兩路魏軍同時深化吳地。孫權率軍進駐皖口(今安徽懷寧皖水入江處),派陸遜、朱桓、全琮各率兵3萬,迎擊曹休于石亭(今安徽舒城境)。那么,成績來了,在石亭之戰中,曹魏和東吳孰勝孰敗呢?這場戰爭又有什么不凡的意義呢?

起首,在三國這一汗青階段,曹魏不僅和蜀漢在雍涼地區掀開了劇烈地比力,還和東吳就江淮地區掀開劇烈的爭取。關于東吳來說,江淮地區是本人的緊張防地,以是,孫權和東吳就多次率軍攻擊江淮重鎮——合肥。而關于曹魏來說,也渴望在江淮地區撲滅東吳的主力,以此順勢攻入到東吳的疆域內。公元228年,吳國鄱陽(今江西鄱陽)太守周魴用詐降誘敵之計致書魏國曹休,表現樂意叛吳歸魏,哀求曹休派兵策應。關于魏國大司馬曹休來說,長時鎮守曹魏東線,主要賣力和東吳掀開比力。

面臨東吳鄱陽(今江西鄱陽)太守周魴的詐降之計,曹魏大司馬曹休中計。在石亭之戰中,曹休帶領步騎兵十萬人向皖城進發策應周魴。魏明帝又命司馬懿向江陵朝向、賈逵向東關朝向,三路雄師同時進發。由此,在石亭之戰中,曹魏投入的兵力凌駕了10萬,可謂氣勢浩大。面臨曹魏的10萬雄師,孫權十分器重,切身率軍進駐皖口(今安徽懷寧皖水入江處),派陸遜、朱桓、全琮各率兵3萬,迎擊曹休于石亭(今安徽舒城境)。關于東吳來說,在石亭之戰中的兵力也在10萬支配。在此基本上,這場戰爭中,兩邊投入的兵力之和到達了20萬支配。

由此,干系于赤壁之戰、官渡之戰、夷陵之戰、漢中之戰等三國戰爭史中的大戰,石亭之戰在兵力范圍上絕不遜色,乃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好比在夷陵之戰中,蜀漢和東吳的兵力各在5萬人支配。在石亭之戰中,東吳大將陸遜切身統率中路雄師,命朱桓、全琮分散為左、右側,三路并進,打擊曹休匿伏的步隊。面臨東吳雄師的忽然打擊,曹休帶領的吳軍猝不及防,以是喪失極重。依據《三國志》等史料的紀錄,在石亭之戰中,東吳斬殺、俘獲了1萬多的魏軍,并緝獲牛馬驢騾車輛上萬。值得注意的是,關于石亭之戰的意義,遠不止于此。

最初,在石亭之戰中,曹魏出動了多量的精銳力氣,沒想到卻以失敗而完畢。除了喪失1萬多精兵,曹魏大將曹休也由于石亭之戰的失敗,而在這一年病逝。眾所周知,曹休是不休是賣力曹魏東線的最高武將。以是,在石亭之戰后,曹魏很長時間都沒有大范圍打擊東吳了。而關于東吳來說,陸遜由于夷陵之戰和石亭之戰的接連得勝,奠基了本人東吳武將中的位置。而在石亭之戰的一年后,也即公元229年,孫權正式稱帝,以此和曹魏、蜀漢的天子不相上下。別的,在得知石亭之戰曹休失利的消息后,蜀漢丞相諸葛亮立刻出動雄師北伐中原。眾所周知,石亭之戰的影響和意義不亞于赤壁之戰、官渡之戰、夷陵之戰,可惜很少有人提起。

文/情懷汗青

更多內容,接待眷注微信群眾號“情懷汗青”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wangluozixun/37166.html


Copyright ?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閩ICP備2023009674號 網站地圖 聯系:dhh0407@outlook.com

www.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