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度與我們的生存親密干系,濕度太小,會顯現嘴唇干裂、喉嚨燥癢等情況,濕度太大,汗液蒸發緩慢,人屢屢又會酷夏難耐??磥恚瑵穸仍谏嬷锌烧娌皇且粋€好惹的主,切不成大意。
濕度又分氛圍濕度與相對濕度,這二者之間有何區別與接洽呢?
“氛圍濕度”望文生義是指氛圍中所含水汽的輕重,濕度越大表現氛圍越濕潤。而“相對濕度”則表現氛圍中水汽壓與相反溫度下飽和水汽壓的百分比。
通常我們用相對濕度來表現氛圍濕度的輕重。在一定溫度條件下,氛圍相對濕度越小,人體汗液蒸發越快,人的以為越涼快。
小據從中國景象數據網官方網站上找到了1981~2010年我國各月均勻相對濕度圖,從下圖中,我們不難發覺相對濕度會隨著時間產生厘革。
大要來說,七八月份的均勻相對濕度最大,二三四月份的相對較小。這也與我們的認知切合合:冬春季候濕度小,較為干枯,盛炎天節則濕度較大。
濕度對人的體溫影響較大,在相反的氣溫下,南方會比北邊更冷,也就是我們尋常說的濕冷與干冷。那這又是為什么呢?
北邊在0℃時,以為還可以抗得住,并不是特別嚴寒,但是在南方,很多人卻被凍得直打哆嗦,不休不休地喊冷。
究其緣故,除了北邊的過冬神器——暖氣以外,還和濕度有很大的干系。
氛圍并不是一個單一的物質,它的構成元素有很多,水分、顆粒物等。而也正是由于這些小的顆粒物,會對溫度低起到反射作用,在冬天,它們擁有極強的吸熱才能,這很好地表明了為什么南方濕潤的冬天讓人以為更冷。
冬天斑斕的冰霜
外表我們提到了相對濕度既不克不及太大又不克不及太小,那在室內,濕度幾多最為切合呢?
當室溫達25℃時,相對濕度應控制在40~50%為宜,室溫達18℃時,相對濕度應控制在30~40% 。
除了使用加濕器,我們還可以使用以下辦法來增長室內濕度,緩解干枯:
室內植物加濕
在室內擺放一些無毒害的植物,不僅可以給氛圍加濕,還能給室內增加綠意,增長些許生存情味,好比吊蘭、巴西木、興旺樹等。
但必要注意的是,室內的植物不宜安排過多,過量就好。
室內安排一盆水或魚缸
在室內安排一盆水或在室內擺放一個啟齒較大的魚缸,魚缸里可以放一些水草,如此不僅可以增長室內濕度,還能增長觀看性。家里使用暖氣的可以將水盆放在暖氣片的底部,以增長室內濕度,緩解早上起床后的口干舌燥。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wangluozixun/31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