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干燥劑是什么成分(干燥劑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最近,一條《男孩因為干燥劑眼球溶化,終身失明》的消息刷爆朋友圈。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干燥劑竟然有這么大的“殺傷力”?
據新聞報道,8歲的男孩可可吃零食時,把一包食品中的干燥劑扔進了一瓶飲料中,結果飲料瓶爆炸,孩子的右眼被堿性液體侵蝕,整個眼球被溶,造成終生失明,任何醫療手段都已無力回天。
可可不是唯一的受害者。搜索新聞可以發現,2011干燥劑年,山西省太原市一名初三學生將一包食品干燥劑放進了保溫杯。不久保溫杯突然爆炸,發出巨響,導致該學生右眼基本失明。2013年7月,江蘇一位初二學生不相信干燥劑遇水能爆炸,在與同學一同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手臂被塑料瓶爆炸時濺出的液體燙傷。2015年,江西上饒一名5歲孩子,將食品干燥劑打開后,不慎濺入成分眼睛里。經診斷,孩子的雙眼眼球、眼瞼燒傷,雙眼眼內炎,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視力損傷。
很多食品當中都會附帶一包小小的干燥劑,摸起來似乎里面有很多小顆粒。這些小顆粒為何有這么大的“威力”?
北京市化學特級教師楊進基表示,食品當中的干燥劑通常有三種。新聞里面涉及的那種也是目前最為常見的一種。它的主要成分就是氧化鈣,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生石灰。在初中化學里面就有這樣的試驗——氧化鈣遇水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并釋放大量熱量。而氫氧化鈣就是人們常說的熟石灰。明代于謙那首著名的《石灰吟》寫道“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逼鋵嵕托蜗蟮孛枋隽诉@個化學反應的全過程。而熟石灰是有腐蝕性的,是四大強堿之一,如果進入眼睛,就會腐蝕眼球,是非常危險的。所以家長們以后可要注意了,一定要妥善處理這種干燥劑,遠離液體,更不要讓年幼的孩子拿去玩耍。
既然生石灰做的干燥劑隱藏著巨大的危險,為什么廠家還要用它來做干燥劑呢?難道就沒有什么可替代的產品嗎?楊進基說,干燥劑什么其實有很多種類,除了生石灰之外,還有兩種比較常見的。
一種是硅膠,由二氧化硅組成的硅膠的空間結構有無數個小孔,吸水性很好,而且硅膠比較安全,一般不會與生活中接觸到的東西發生化學反應。但這種干燥劑成本較高,一般用于比較高檔的精密儀器、電器、照相機、藥品等。
另主要一種是氯化鈣,人們常吃的食鹽當中就含有氯化鈣,氯化鈣也有很好的吸水作用。人們有時會發現,自己家的食鹽如果是敞口放置的話,就會出現潮濕結塊的情況,這就是因為氯化鈣的吸水作用導致。而氯化鈉是無毒的,是比較安全的干燥劑,價格也比較便宜。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干燥劑,例如,纖維干燥劑、蒙脫石干燥劑等,應用要少一些。楊進基說:“生石灰雖然成本最低,但有一定風險。所以,我們提倡生產廠家使用硅膠或者氯化鈉來做干燥劑。”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wangluozixun/16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