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突圍
一九四六年六月二十六日,中國當代史上的一個重要的日子。
這一天,駐扎在湖北、安徽、河南三省交界處的中原軍區李先念部,突然從國民黨三十萬大軍的合圍中突圍而出。這一事件,被中國共產黨黨史、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認定為解放戰爭爆發的標志。
宣化店,共產黨中原軍區司令部所在地。
那天黃昏,晚霞燦爛。軍調處駐宣化店執行小組成員美方代表哈斯克上校和國民黨代表陳謙上校,在宣化店狹窄的街道上遇到了身穿灰布軍裝的中原軍區司令員李先念和鄂東獨立旅政委的張體學。盡管四個人的表情在那一瞬間都顯露出一種難以察覺的不自然,但他們很快就談笑風生地攀談起來。
哈斯克與陳謙已經在不大的宣化店內外轉了好幾圈。他們的心情有些緊張,因為他們清楚地知道,國民黨軍對這個小鎮及其附近地域的合圍已經完畢。他們特別擔心的是,在漢口舉行的武漢行營記者招待會上,國民黨發言人竟然當眾宣布“未來二十四小時之內,湖北將有驚人的奇跡發生”。但是,眼下他們在這個小鎮上假裝閑逛的時候,并沒有發現共產黨官兵有什么異常舉動:中原軍區司令部的牌匾依舊懸掛在大門上,大門內外人進人出,里面傳來尋常的電報鍵敲擊聲。佩戴著臂章的巡邏隊如同往常一樣在街上巡視,操場上的操練口號依舊響亮。不僅如此,他們甚至還接到了晚上在中原軍區禮堂觀看文藝演出的邀請。只是各部隊的伙房里顯得格外忙碌,炒米的香氣四處彌漫。
鄂豫皖解放區的前身,是原新四軍第五師創建的抗日王樹增根據地??箲饎倮蟮囊痪潘奈迥晔拢跽鹇暑I八路軍三五九旅南下支隊、王樹聲率領河南軍區部隊先后到達鄂豫皖邊區與第五師會合。十一月,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原中央局和中原軍區,任命鄭位三為中原局書記兼中原軍區政委,李先念為中原軍區司令員,王樹聲為中原軍區副司令員,王震為中原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中原解放區逐步發展為跨越鄂、豫、皖、湘、贛五省交界處的廣闊地區,人口一千五百萬,正規軍五萬余人,民兵三十余萬。
抗戰結束后,中原解放區遭遇極大的生存困難,原因很簡單:這里是國土的心臟地帶,又是國民黨統治的腹地,交通的便捷使國民黨軍在日本投降后迅速到達這里,很快就對中原解放區形成了包圍趨勢。
在國民黨軍重兵包圍中堅持下去,所付出的代價將是巨大的。
此時,以宣化店為中心的解放區方圓不足五十公里,卻聚集著中原軍區數萬人的部隊和家屬,還有四十萬的百姓。國民黨軍的嚴密封鎖令這里的給養“有朝不保夕之苦”。王恩茂在當時的日記里寫道:“困難,就是搞糧的次數太多……百姓感到糧食負擔不知要負擔到哪一天;負擔的分量也重,百姓感到負擔不了……我們說過再也不借了,現在又借,則失信譽?!眹顸h軍不但控制了所有可能運輸糧食的道路,而且在邊緣地區故意抬高糧價,以吸引解放區內百姓的糧食外流。
中原解放區根本無法運輸任何給養。此刻,在解放區的北面是國民黨軍第四十七軍,西北面是第六十六軍,而在第四十七軍和第六十六軍的北面還有第四十一軍,東面是國民黨軍第四十八軍,南面是第七十二軍,西面是第七十五軍。國民黨軍將這個狹窄的區域圍困得鐵桶一般密不透風,僅環繞解放區的碉堡就修建了六千多座,致使李先念部的數萬官兵猶如在汪洋大海中困守于一葉孤舟。
中原軍區想盡一切辦法生存下去。
八千多名編余干部和戰士被要求復員?!醒氲闹甘臼牵骸叭绻闾幹荒莛B活五千人,那就只留五千人,其余不愿走者可令其隱蔽或遣散?!蓖瑫r,富有作戰經驗的基層干部被秘密向外轉移。當時,由于黃河決口而流離長江沿岸的難民需要返鄉,國民政府為這些序幕難民專門開辟出一條北返的通道,很多共產黨干部化裝成難民通過了國民黨軍的封鎖線。聯合國救濟總署在宣化店設有辦事處,共產黨人通過大量的工作,用救濟署的名義和證件也轉移出不少干部。中原軍區還制造了大量惟妙惟肖的假證件,包括外國通訊社的記者證、國統區百姓的身份證,甚至還有國民黨軍隊的軍官證,這些假證件居然有效地掩護了一些轉移干部的身份。為了化裝轉移,中原軍區組織部專門設立了一個化裝轉移站,召集有敵后工作經驗的同志傳授化裝技巧,并根據需要轉移干部的年齡、口音、長相和氣質,精心設計其化裝后的身份與經歷。僅這個化裝站,就成功轉移出四百多名干部。轉移出去的人究竟是少數,中央要求中原軍區同時還要與國民黨方面進行“合法斗爭”。所謂“合法斗爭”,就是國共兩黨曠日持久的談判。
一九四六年初,軍調部負責調處中原戰事的第九執行小組與國共雙方軍隊代表在靠近豫鄂交界處的羅山縣開始談判。參加羅山談判的國民黨軍方代表是駐守羅山的第四十七軍軍長陳鼎勛和駐守信陽的第六十六軍軍長宋瑞珂,共產黨軍方代表是中原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王震。由于美方的努力斡旋,艱苦的談判之后,最終簽署了《羅山協議》。協議規定:“共產黨能夠領導之軍隊,得在其所駐地區之間運輸給養,國民黨軍隊不得阻撓干涉”,但是,協議依舊是一紙空文。就在王震離開羅山三天以后,他看到了中原軍區的電報:“給養已到無米為炊的程度。”三月,馬歇爾一行到達漢口,李先念提出中原共產黨軍隊“被政府軍圍困,糧食斷絕,十分困難,請求移防就食”。國民黨代表張治中反對,認為一旦移動部隊,必將“惹起誤會”。周恩來反駁說:“總不能坐以待斃嘛?!睘榱私鉀Q中原軍區官兵的生存問題,周恩來甚至爭取與國民黨方面做成一筆買賣:由共產黨晉察冀解放區和山東解放區拿出兩萬噸糧食,賣給國民黨軍位于北平、太原、新鄉和濟南等處的部隊,換取現金,然后拿這些現金在武漢購買糧食再轉運到宣化店。買賣還沒做成,周恩來卻得到一個驚人的消息:國民黨軍將在五月到九月間向中原解放區發動進攻。
在周恩來的堅持下,馬歇爾派出軍調部三人小組前往宣化店。
周恩來到達宣化店對于中原軍區的命運具有決定性意義。其重要性不是在宣化店進行的國共之間的和平調解,也不是就對峙前沿陣地上誰進攻誰理論清楚,周恩來到達宣化店的當夜即與中原軍區領導人詳細商討了一個秘密突圍計劃。此時,跟隨三人小組到達宣化店的美國記者李敦白,將他所掌握的關于國民黨軍即將發動軍事進攻的情報,毫無保留地告訴了李先念。之前,李先念與李敦白在漢口相識,兩人一見如故,李先念說他這個美國人挑選了和自己一樣的姓氏,證明兩人有緣;李敦白說自己還會木匠活,而他知道李先念從前也是個木匠,證明兩人更有緣。
就在《漢口協議》簽字的那天,六月十日,中共中央致電中原局書記鄭位三:“目前時局雖還有由談判獲致協議,推遲全國內戰爆發之可能,但全面內戰亦有很快爆發之可能。我們方針是力爭和平,但必須立即準備與國民黨全面大打時能堅決粉碎之?!薄珖鴥葢鸩豢杀苊猓@是一九四六年六月中旬以后共產黨人的判斷。
蔣介石確實決心已下。
六月十日,他在國民黨中央黨部紀念周上講話時說:“今天以前我是主張政治解決的,可現在我必須放棄政治解決了,已經給他們(共產黨)十五天的反省期限。我在北伐是決定三年解決統一問題,結果不到三年便告統一。請同志們再次相信,我決于一年內完成軍事,兩年內恢復經濟?!睅滋旌?,蔣介石向中國共產黨人提出了最后通牒式的要求:退出華北的熱河、察哈爾兩??;山東的煙臺、威海衛兩地,以及六月七日以后中共軍隊在山東境內從日偽軍手中解放的所有大小城鎮;退出哈爾濱、安東、通化、牡丹江和白城子;退出山東膠濟路沿線、蘇北以及中共軍隊在山西、河北兩省境內從日偽軍手中解放的所有大小城鎮。這時候,美國政府又批準了幫助國民政府組建空軍的決定。至此,美國政府已經向國民黨軍提供了各種作戰飛機近千架和足以裝備四十五個步兵師的武器。國民黨軍在美軍的幫助下已基本完成調動和部署,位于內戰第一線地域的總兵力已經達到一百九十三個旅,總兵力約一百六十萬人。
內戰已呈一觸即發之勢。
毛澤東陷入兩難的痛苦選擇中。
抉擇的艱難在于:如果內戰爆發,與國民黨軍隊作戰實力相差懸殊,將令共產黨軍隊面臨巨大的危險,至少要經過一個相當長的艱苦時期;而如果繼續堅持和平政策,也許有可能遏制內戰的爆發,但這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其他方面的力量對蔣介石的制約。
毛澤東很重視美國人的態度。
但是,美國政府與國民黨政府簽訂的援助法案,以及蔣介石咄咄逼人的最后通牒,還是激怒了毛澤東。六月十九日,毛澤東致電晉察冀軍區、晉綏軍區、晉冀魯豫軍區、山東軍區:“觀察近日形勢,蔣介石準備大打,恐難挽回。大打后,估計六個月內外時間,如我軍大勝,必可議和;勝負相當,亦可能議和;如蔣軍大勝,則不能議和。因此,我軍必須戰勝蔣軍進攻,爭取和平前途。”六月二十二日,面對中原軍區請示立即突圍的電報,毛澤東徹夜不眠。中原局認為“局勢確已發展到必須迅速主動突圍的地步”,因為截獲的密電顯示國民黨軍將于近日對中原解放區動手——如果中原軍區部隊不能及時突圍,“皖南事變”的結局也許將會重演。深夜,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了
這封具有歷史意義的電報:
中原局:
?。ㄒ唬┒蝗针娤?。所見甚是,同意立即突圍,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顧慮;生存第一,勝利第一。(二)今后行動,一切由你們自己決定,不要請示,免延誤時機,并保機密。(三)望團結奮斗,預祝你勝利。
中央
六月二十三日
一九四六年六月二十六日晚,駐宣化店的軍調執行小組官員觀看文藝演出的時候,中原軍區部隊秘密集結后開始突圍了。
演出結束,國民黨代表提交了一份“據了解共軍正在集結突圍”的備忘錄,但遭到共產黨代表的當即否認。接著,美方代表提出要見李先念,此時李先念已經離開宣化店十五公里了。共產黨代表說李將軍身體欠佳已經休息。而李先念接到報告后立即策馬連夜趕回。二十七日一早,美方代表看見中原軍區司令部里一切如常,操場上仍然還有士兵在操練——他看見的是根據突圍計劃秘密進入宣化店接防的鄂東獨立旅的兩個連和警衛排。而李先念躺在床上,美方代表問候了幾句,放心地走了。他的身影剛一消失,李先念再次上馬飛馳而去。二十八日,鄂東獨立旅政委張體學繼續與軍調執行小組成員打麻將,唱豫劇,還上山打了獵。二十九日傍晚時分,中原軍區主力部隊已經突圍至平漢路附近,張體學則在宣化店設宴會,代表李先念將軍宴請軍調執行小組。宴會進行到高潮的時候,張體學站了起來,他告訴軍調執行小組:鑒于國民黨軍屢屢踐踏停戰協議,甚至準備對中原解放區發動進攻,我中原軍區主力部隊已經被迫撤離宣化店。宴會立即就散了。張體學率領鄂東獨立旅迅速離開宣化店,而軍調執行小組也在中原軍區一位營長的護送下乘汽車駛往漢口。
共產黨方面稱,中原軍區被迫突圍;美蔣方面稱,共產黨方面破壞了停戰協議中雙方軍隊“停于現在地區”的條款。——無論如何,引發重大歷史轉折的事件就這樣戲劇性地開始了。
中原軍區的突圍,選擇了分散進行的方式,因為大部隊突圍無法達到隱蔽性,也不利于最大限度地生存。李先念和王震率領人數最多的一支從宣化店向西,那是國民黨軍認為最不可能突圍的方向,因為那個方向山高林密河流縱橫。在國民黨軍隊調動部隊企圖圍追的幾天里,突圍官兵以晝夜不停的急促行軍沖過平漢鐵路,在幾乎筋疲力盡的時候到達了丹江岸邊。頭上雖然有國民黨軍飛機在盤旋轟炸,但是地面的攔截追擊部隊還不多,可湍急的江水讓他們付出了代價。
向東突圍的皮定均部一開始的任務是掩護主力部隊通過平漢路。二十二歲的皮定均率領的一支由太行山子弟組成的部隊,這支部隊作戰勇猛頑強,老根據地的百姓都叫他們“皮司令的部隊”,而共產黨軍隊內部稱他們為“皮旅”。突圍的時候,包括皮定均在內,所有官兵都準備為掩護主力突圍而犧牲。為了吸引敵人,他們向國民黨軍重兵防御的方向突圍而出。三天之后,當掩護任務完成時,“皮旅”已經深陷重圍。但是,最終,“皮旅”卻是整個中原軍區最先成功突圍、保存最完整的部隊。他們的戰法是:全線猛烈出擊,然后突然收縮藏起來,等國民黨軍開始追擊時,從眼皮底下把他讓過去,再接著往外插?!捌ぢ谩豹毩⒆鲬穑笸挥覜_,國民黨軍布置的一道又一道的阻擊,沒能讓他們退卻半步。進入位于鄂豫皖交界處的金寨時,因為一直無法與中原軍區取得聯系,皮定均只好要求電臺呼叫延安,延安的回電只有兩個字:快走!“皮旅”官兵丟掉了所有的背包,甚至忍痛將傷員留在了當地,然后一邊作戰一邊以驚人的速度強行軍,五天五夜后穿過皖中平原,最終到達華中解放區。全旅無大損失,只是數千官兵頭發長如蓬草,身上衣衫襤褸,腳上是沾滿污泥和血漬的破布,只有黑瘦的臉上一雙眼睛依舊明亮。從此,英勇的“皮旅”成為華中野戰軍的一支勁旅,在皮定均的率領下屢立殊勛。
李先念、王震率領的突圍部隊在國民黨軍的圍追阻截下,被迫分成了兩股。王震部在強渡丹江之后陷入重圍,部隊在一個叫鮑峪嶺的隘口再次被截成兩半。在沖出包圍圈的戰斗中,七一九團團長吳剛、政委蔣洪鈞和參謀長朱佐夫相繼陣亡。身材魁梧的副團長顏龍斌接替了指揮位置,顏龍斌在率部沖擊時右臂受重傷,王震當即命令旅衛生部長一定要保住他的性命。在沒有麻藥的條件下,顏龍斌的右臂硬是被鋸了下來。戰士們含著眼淚要用擔架抬著他轉移,但他死也不肯給已疲勞至極的戰士增加負擔。顏龍斌以驚人的毅力跟隨部隊繼續作戰。突圍部隊到達陜西西南部時,因傷口被雨水浸透而嚴重感染的顏龍斌搖搖晃晃地倒下了。安葬顏團長的時候,王震說:“他這樣的人,天不怕,地不怕,敵人見他就發抖!”
就在王震部在鮑峪嶺與國民黨軍激戰的時候,李先念部遭遇了胡宗南部隊的阻擊。胡宗南的整編第一師一旅橫在了李先念部進入陜南的路上,而在中原軍區官兵的身后,國民黨軍整編第五師、十五師正在逼近。李先念說:“我們唯一的出路,就是拿下對面的這道山梁?!痹谙蚨盖偷纳搅喊l起拼死沖擊的時候,三十七團官兵在熾熱的火網前一批又一批地倒下。一營教導員薛國斌腹部迸裂,腸子流了出來,倒在地上依舊吶喊不止。陡峭的山梁上沒有樹,官兵們把刺刀插進巖縫一寸寸地向上攀爬,在距離敵人陣地只有十米遠的時候,官兵們投出了成捆的手榴彈。這個讓中原軍區官兵血流成河的地方叫南化塘,位于湖北與陜西的交界處。
國民黨軍飛機沿著中原軍區部隊的突圍路線撒下這樣的傳單:
中共中原軍區李司令鑒:
第九執行小組及三十二執行小組業于七月二十三日到達西安,決做和平最后之努力,務請將軍接到此信后,即刻發電以九小組貴方代表取得聯絡,同時派能全權負責之高級官一員于七月二十八日前來龍駒寨或者西按談判停戰及駐地給養等問題。如貴司令親自來此,則更覺光榮,除請政府代表通知第一線,允許通過及保護外,盼先電復。專祝平安!
第三十二執行小組
七月二十四日,李先念看到傳單。鑒于中原軍區突圍部隊已十分疲憊,加之不斷的戰斗導致傷亡過重,還有就是那些與大部隊失散的小股部隊生死不明,因此,李先念致電中共中央,建議利用這一機會促成暫時停戰,以利部隊恢復戰斗力。盡管中共中央對國民黨方面的談判誠意心存巨大的懷疑和警惕,但是為了生存,還是同意了李先念部提出的恢復談判的請求。中央派出西安八路軍辦事處處長周子健前去聯絡,以表明共產黨方面愿意談判,“惟須國民黨停止追擊中原軍”。但是,胡宗南的十幾萬大軍已經做好了進攻延安的準備,國民黨方面根本不想再與共產黨方面商談停戰,周子健到達軍調部第三十二執行小組時,國民黨方面根本沒讓他進入會場。由于聯絡不暢,中原軍區的領導并不知道周子健遭遇的情況。八月初,李先念部派出了談判小組成員,他們是:中原軍區干部旅旅長張文津、干部旅政治部主任吳祖貽和毛澤東的侄子毛楚雄。
毛楚雄是毛澤覃烈士的遺子。一九三四年中央紅軍離開蘇區長征后,毛澤東的小弟毛澤覃被留下,六個月后,他在瑞金附近的紅林山戰斗中犧牲。毛楚雄從小由年邁的外婆撫養。一九四五年七月,王震率三五九旅南下支隊從延安出發,毛澤東特別相托王震路過湖南時把毛楚雄帶上。現在,部隊在轉移中生死未卜,誰也無法預料前面還有什么樣的險境,王震擔心毛楚雄的安全,建議他以談判代表的身份從敵人的重圍中轉移出去。但是,十九歲的毛楚雄和張文津、吳祖貽離開部隊后,在前去西安的路上,被胡宗南部在寧陜縣東江口鎮附近扣留。李先念和王震聞訊,立即請求中共中央設法營救。盡管周恩來、葉劍英等人想盡一切辦法,包括向國民黨方面提出抗議,并發動輿論界廣泛呼吁,但胡宗南部始終矢口否認。從此,張文津、吳祖貽和毛楚雄三人再也沒有了任何消息。三十多年后,經過堅持不懈的調查,真相才得以弄清:一九四六年八月二十二日深夜,國民黨軍六十一師一八一團少校團長韓清雅奉胡宗南之命,將張文津、吳祖貽和毛楚雄三人活埋于東江口鎮城隍廟背后石坎下的水渠邊。
中原軍區的官兵轉戰在深山中,糧食斷絕,李先念因犯胃病口吐黃水,只好將一根繩子捆在腰上,讓騾子拉著他往前走。王震部的官兵也是斷糧數日。在一條山溝里休息的時候,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鄉前來哭訴,說有官兵把他沒有長熟的洋芋挖出來吃了。身體虛弱的王震猛地抓起身邊的步槍朝天連續射擊,大喊:“都給我回來!”警衛員李樹森正好拿著一把準備打草鞋的草從王震身邊走過,盛怒中的王震抄起一根棍子朝他的屁股打去,邊打邊喊:“你也犯群眾紀律!”警衛員爭辯說:“我沒犯群眾紀律,你看這是草??!”王皮定震說:“草也不行!”官兵們一邊把李樹森拉開,一邊給那個老鄉賠錢。王震親自給老鄉寫了張字條:“一九四六年七月,三五九旅路過此地,把這家老鄉的東西吃光了,革命勝利后加倍償還。”寫完了他還覺得不放心,又寫了張布告貼在樹干上:“本縱隊全體同志,務必遵守群眾紀律,真正做到秋毫無犯,違者槍斃?!?/p>
中原突圍“拉開了全國解放戰爭的序幕”。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wangluozixun/14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