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饅頭:饅頭,別稱“饃”“饃饃”“蒸饃”,中國傳統面食之一,傳說是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所發明,是一種用發酵的面蒸成的食品。饅頭以小麥面粉為主要原料,是中國人日常主食之一。
2、莜面栲栳:傳統面食,用莜麥面蒸制而成,配之羊肉臊子,加上各種佐料,莜面的營養價值極高,其脂肪含量是小麥、大米、高粱、蕎麥、黃米這六種糧食的6倍,釋放的熱量等同豬肉或肥牛。
3、高粱面魚魚:高粱面魚魚是高粱面團放在案板上用手搓制成光滑如“小魚”般的形體,是山西晉中、呂梁、晉北忻州地區百姓粗糧細做的經典面食,尤其是忻州一帶,這是人們招待客人的“佳肴”。因山西人叫“高粱面”為“紅面”,因此,“高粱面魚魚”也叫“紅面魚魚”。
4、燒麥:又稱燒賣、肖米、稍麥、稍梅、燒梅、鬼蓬頭,在日本稱作焼売,是形容頂端蓬松束折如花的形狀,是一種以燙面為皮裹餡上籠蒸熟的小吃。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噴香可口,兼有小籠包與鍋貼之優點,民間常作為宴席佳肴。
5、剪刀面:剪刀面是山西省的面食小吃。因制面工具用剪刀而名,又因剪出的面條呈魚形,亦叫剪魚子,其制法起源于隋末。
6、刀削面:刀削面是山西的特色傳統面食,為“中國十大面條”之一。刀削面流行于山西及其周邊,據傳是唐朝駙馬柴紹始創各種口味的臊子、調料食用,以山西大同刀削面最為著名。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wangluozixun/1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