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規意義:
賽會通過在賽道上設置計測范圍來維護公平競爭秩序,避免車手通過“抄近道”實現更快的圈速不當得利,但車手的操作失誤等原因也可能造成非主觀故意的“抄近道”,因此駛出計測范圍是MotoGP賽場上最常見的違例情況。
賽規簡述:
瀝青賽道及其邊緣紅白或藍白相間的路沿石都屬于計測范圍以內,而路沿石以外的綠色區域和緩沖區,就屬于計測范圍以外了。賽道的計測范圍通過埋設在賽道邊緣的壓力傳感器來實現自動化監測,賽車的任何一個輪胎觸及傳感器都將被視為駛出計測范圍,但并非所有駛出計測范圍的行為都會被處罰。
賽規詳解:
在自由練習賽、排位賽和熱身賽中,由于只計單圈成績,不計總成績,因此任何駛出計測范圍的行為將直接導致該區段及該圈的成績被取消。
在正賽中,由于記錄的是總成績而非單圈成績,因此判罰規則與練習賽不同。為了保證比賽的連續性,對非主觀故意的違例也給予了更多的寬容,具體取決于車手駛出計測范圍的行為是否在時間或名次上得利:
-有所得利:判罰跑一個長圈。
-沒有得利:不作處罰,也不會被記錄違例次數。
-無法判斷是否得利:不作處罰但記錄違例次數,當單場違例次數累積滿3次的時候,車手會收到賽會的警告;當違例次數累積滿5次的時候,車手會被判罰跑一個長圈。特別針對電動組MotoE,由于正賽圈數通常只有8圈,因此1次違例就將受到警告,3次違例將觸發長圈處罰。
特別針對正賽第一圈:由于大量車手扎堆過彎,很容易出現車手被擠出計測范圍的情況,因此在第一圈中只要沒有明顯得利(包括沒有得利和無法判斷是否得利的情況),駛出計測范圍將不被計算違例次數。正賽第一圈的1號彎甚至不對計測范圍進行識別。
特別針對正賽最后一圈:最后一圈的成績將對比賽的結果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判罰也會更加嚴格,如果駛出計測范圍并且得利會受到重罰。由于此時已無法進行長圈處罰,因此裁判會在比賽結果上進行罰時或罰名次。實操中以罰名次最為常見,本賽季已經出現了多次,例如今年的美國大獎賽上大師兄莫比代利被罰降低一名,卡塔爾和阿根廷大獎賽上,Moto3的96號荷加多和24號鈴木隆生分別被罰降低一個名次,而更慘的是2020年Moto2奧地利大獎賽上豪赫馬丁因此丟掉了冠軍。
擴展閱讀:負負得正
去年發生過一個非常有趣的判罰案例,在2021年意大利大獎賽的最后一圈,奧利維拉和米爾分別在第二、三位沖線,但奧利維拉因最后一圈駛出計測范圍而被罰下降一個名次,米爾順勢上到了第二。正當奧利維拉懊惱的時候,賽會也給了米爾一個同樣的判罰,因此被罰到第三的奧利維拉重回第二,短暫坐上亞軍寶座的米爾也回到了第三,第四的扎克眼巴巴看著他們倆登上了頒獎臺,心想這罰跟沒罰一樣啊。當時如果采用罰時而不是罰名次,最終的結果就會大不相同了,因此這次判罰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以上解讀基于國際摩聯2022年3月12日修訂的最新版本賽規以及2020年9月12日發布的關于計測范圍判罰的裁判解釋。
FIM WORLD CHAMPIONSHIP GRAND PRIX REGULATIONS Edition 2022 Update 12 March 2022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9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