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報·青春上海評論員 張逸麟
女籃世界杯決賽進入了最后1分鐘,雙方的差距依舊在20分以上。
可遠在南半球的悉尼,親切的“加油”聲響徹球館,五星紅旗隨處可見,這就是國慶節的氛圍。
我們的女籃姑娘依然可以為一個地板球搶到兩個人都撲在了地上,無關勝負,只為致敬拼搏。
也許不能說中國女籃是這屆世界杯上防守最好的球隊,但一定是防守最積極的球隊。半決賽與東道主澳大利亞的那場肉搏戰,我們的姑娘們拼足了40分鐘,沒有一絲懈怠,最終以2分的優勢晉級決賽,就是拼出來的。
而另一場半決賽,美國隊在第一節就把對手打崩了,加拿大隊以繳械的方式迎接失敗。確實,美國女子籃球太強大了,強大到對手看不到贏球的希望。可中國姑娘面對美國隊時,毫無畏懼,從比賽的第一秒開始就跟對方拼身體,拼防守,小組賽輸了14分,是美國隊本屆世界杯贏得最艱難的的比賽,決賽同樣也是拼到最后一秒,我們的姑娘們完全當得起這屆球迷送給她們的稱號——無畏金蘭。
除了無畏的特質之外,她們的金蘭屬性也是拉滿的,這支女籃是一個家庭般的團隊,彼此信任、有默契,小組賽階段發揮亮眼的李夢在最后兩場比賽遭遇了高燒,但我們的球隊總有人挺身而出,八強戰的黃思靜、李緣,半決賽的王思雨、韓旭、楊力維,決賽中的李月汝,每場比賽都會有球員貢獻出巨大的能量,我們沒有姚明這樣的超級巨星,但這是一個完美的團隊。女籃姑娘們在成功晉級決賽后拍了一張大合影,當時因為生病無法出戰的李夢穿了一件特殊的T恤,上面簽著楊衡瑜、楊舒予、賈賽琪等10位女籃姑娘的名字,她們都是這一屆集訓隊的成員,雖然最終沒能入選世界杯名單,可中國女籃絕不會忘記她們的貢獻,這是一個充滿溫暖的大家庭。
這支年輕球隊的成長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東京奧運會無緣四強后,許多女籃姑娘在網上受到了指責、攻擊,可曾見過她們在線上與網友互懟?世界杯那場半決賽中,裁判的不少判罰更偏向東道主,可曾見過她們去和裁判理論?她們把精力放在訓練場上不斷磨練自己,把精力放在賽場上與對手拼搏,她們只是去做自己喜歡并擅長的事,她們的未來讓中國球迷無限期待。
我們普羅大眾喜歡觀看體育賽事,尤其是代表國家出戰的大賽,不僅僅是為了享受勝利的喜悅,總有一些其他的東西讓我們感動。28年前,鄭薇與她的隊友們拿下了世界杯的銀牌,如今她作為主帥帶著這群年輕的后輩們再一次做到了,我們不是天賦最好的球隊,我們卻是最敢打敢拼的球隊,這就是跨越時代的傳承,這就是中國的精神。從女排精神,到鏗鏘玫瑰,再到無畏金蘭,無一不是如此,胸前的“中國”,頭頂的五星紅旗,還有身后山呼海嘯般的“加油”聲,這就是中國式的感動。
感謝無畏金蘭,用一屆讓人印象深刻的世界杯之旅獻禮國慶,跨越赤道、跨越大洋傳遞喜慶的氛圍。我們祝愿中國女籃越來越強,也祝福在決賽中拼到無法行走的武桐桐傷病無礙,早日康復。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張逸麟
編輯:梁文靜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8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