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148篇作者:楊 磊
繼續,下篇。
06領軍氣場
2005年全運會團體半決賽對遼寧,張怡寧輸王楠,郭焱輸郭躍,我們0比2落后。
丁寧勝常晨晨后,張怡寧第四場上場前就說了一句話:“郭焱,看我的,你好好準備,我保證把她拿下!”
領軍人物就這么一句話,比教練任何的賽前指導和思想工作都好用,所以當時張怡寧一上場,郭焱已經在場下做準備活動了。
最后張怡寧贏了郭躍,第五場是郭焱贏了王楠,我們實現了大翻盤。
單打張怡寧和王楠毫無懸念地在決賽中會師,那場球的勝利對她是一個轉折點,從此以后張怡寧是真正的世界第一,天下無敵。
自己還沒上場打,就讓隊友準備下一場,這句“郭焱,看我的,你好好準備,我保證把她拿下”,我認為霸氣程度僅次于比她那句“一握手,就知道對方輸了”!
“自信”與“自大”聽起來非常像,兩者的區別是:“自信”是說到做到,“自大”是說到做不到。
張怡寧強大的自信心,源于心、化于行。
24歲就想退役
全運會整個比賽結束,晩上無錫體育局的一個領導請我們吃飯,算慶功宴,當時張怡寧和她媽媽都去了。
張怡寧跟我說:“周指導,我覺得現在已經沒什么奔頭了,我什么冠軍都拿過了。奧運會、全運會全國錦標賽、世界錦標賽,冠軍都拿了,人家都說拿一個冠軍跟拿十個冠軍一樣,我是該退了吧? ”
我說:“你現在才24歲,處在黃金時間,你的球還在往上走,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舉行,能參加拿冠軍是至高榮譽,不用說了,無法衡量。 而且到2008年收入還能翻一番,家人做生意賺這點兒錢可不容易,還有賠本的時候?!?/p>
她媽媽當時跟我說:“寧寧要找對象。”
我又反駁說:“哪兒找去?回家在家里待著,沒事 干能找到對象嗎?每天馬路上逛找對象,能找著嗎?打球,露臉,人家都看著你,那個機會更多,找對象可遇不可求,有時候要找的人家會自己找上門來,你看著滿意的肯定能找到,這個東西不用著急,不是說我想找對象了,我就什么事也不干了,能找著嗎?好好打,好日子還在后面呢,剛剛開始”。
她們母女一聽,覺得是這么回事。
沒想到霸氣冷面的張怡寧如此“小富即安”“小女人”,拿了一輪大滿貫,24歲就要退役。更沒想到理由竟然是“找對象”。
但是,唯有讀到這樣真實的文字,你才會真真切切感受到看起來與我們很遙遠的張怡寧,原來如此接地氣,原來也有如平凡的我們一樣的喜怒哀樂和柴米油鹽醬醋茶。
奧運冠軍亦是肉體凡胎,真正讓他(她)們閃閃發光、與眾不同的是他(她)們對于夢想超越常人的執著與付出,而非其它。
08過人之處
張怡寧有很多優點。
她的時間觀念很好,這是一種素質。別人哪怕拖她五分鐘、十分鐘,她從來不責怪誰,這非常重要。別看這是小細節,但她能帶動得整個團隊很團結。作為國家隊和北京隊的領軍人物,張怡寧做得很好。
到2008年奧運會的時候,張怡寧寫的訓練日記還是特別清楚、工整,一天要寫好多。有些運動員,打到她那個層次了,可能就不寫訓練日記了,但她還特別認真地寫。她做什么事情都有板有眼,很認真。
張怡寧訓練特別認真,凡是擦網擦邊都救,絕不放棄一個。我記得有一次超級聯賽,1局里擦網擦邊四五個,她全救起來了,而且全贏了。一局球四五個都能救過去,都能贏,這也是高!
到現在為止,凡是救擦網擦邊的,張怡寧是第一人。這證明她肯定是練到了,從千萬個球磨練出來的,甚至從小就對這個很重視。
現在很多運動員訓練,一擦網就懶得伸一下手,不去救,成死球 了,然后再重新開球。張怡寧不是,都去救,只有這樣才能練到。很少有專門練擦網擦邊的球,就是要在平常千萬個球里每一次都不放過,找出來。
在比賽中就是分,得一分失一分,就差兩分了,很重要,訓練中不當回事,比賽中肯定救不起來。
2008年奧運會后打乒超聯賽期間,有一次國家隊安排她周一到深圳拍廣告,接著第二天到黑龍江佳木斯,接著還要去什么地方,等于從最南邊跑到最北邊。但她周四上午回到國家隊,下午就去練習了。
再辛苦,張怡寧也從來沒有怨言,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活動她都有錢賺,有時候是公益活動。
張怡寧下午訓練,別人是中間有休息時間,比如練一個小時或者一個半小時要休息一下,但她從來都是兩個半小時一口氣從頭到尾,訓練耐力太好了,這誰都比不過她。
張怡寧睡眠不好,午覺像念佛打坐一樣,一般是閉目養神一會兒,吃得也不是很多,我老說她吃飯像吃“貓食” 一樣,只吃一點兒。但她從來沒有說過我今天體力不好,或者有時候睡覺打個盹兒,就是能練。
要想取得好的成績,苦練肯定是第一位的,沒有這些功夫下去,不可能達到高水平。
我在臺北訓練基地看到一句話:苦練是獲得金牌的必由之路。寫得真好,實際上真是這么回事。
“守時+寫訓練日記”是自律,“能練“是刻苦,“每球必爭”是球風,這是張怡寧有機會站到頂端,最基礎也是最根本的東西。
09人球合一
誰的成績都不是白來的,平??磸堚鶎幷驹谀莾捍┲阊b,弱不禁風,真是一個很普通的小姑娘的樣子,但是她的內心迸發出的能量絕對不普通。
準備2009年全運會的時候,張怡寧真正到了一種收放自如的狀態。
當時也有傳言她要退役、要結婚,但是她絲毫不受影響,該怎么練就怎么練,一堂課也沒耽誤過,很多時候還加練。
她老公,當時還是男朋友的徐威跟她說,你要么好好打、好好練,你要不想打,就別打,想退役現在就退役,張怡寧選擇全運會打完了退役,練得很苦,她把一切都放下了。
所以2009年超級聯賽冠軍是我們,進前四后張怡寧跟丁寧她們說,我們好好拼,把冠軍拿下,最后她說:“我現在才知道,什么叫想贏不怕輸,我想贏這場球,就一定能把它拿下?!毙睦锉容^放得開,踏實。
這就是所謂技術、思想都上到了最高境界。
10天賦使然
女單決賽后,張怡寧跑到場邊跟我擁抱,跟2005年不一樣,2005年是熱烈擁抱,這次更激動,也更感慨。
完了以后她跟我聊天,說太不容易了,她真是含著眼淚在跟我說。
要說張怡寧那時候退役還真是有點兒可惜。她的球絕對還能打,她的智商、天然的反應、她打球整個人的感覺、包括協調性都很好。
她打球比較放松,沒有憋著的感覺,所以很少受傷,這跟動作、人放松有很大關系。有時候太緊了,動作不合理,肌肉就受傷了,肩關節傷、肘關節傷很多都是這樣引起的。
11成功絕非偶然
張怡寧說話說得比較到位,我看到全運會以后有報紙采訪她,問周指導上新加坡了,你有什么想法?
她說我相信周指導去新加坡一定能搞好各方面的關系,他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定能把他們擺平了。
說得挺到位的,看問題比較準,也比較尖銳,思想有深度。運動員達到這么髙水平一定有獨到之處。
12互相感恩
很多人說運動員遇到好教練很幸運,反過來,教練碰上張怡寧這樣的運動員,也是一種好運氣,很難得。
教練一輩子碰到一個好的運動員很難,當然,一個好的運動員碰到一個好教練也很難,這里面是緣,是天意,也是機遇,有時候剛好天意和機遇合起來了,就能有個好結果,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如此。
看到這一段,我非常感動,書中寫到張怡寧這一節的題目是“碰上張怡寧是教練的運氣”。
對,周樹森教練并沒有把張怡寧成功的功勞攬在自己身上,自夸教學水平如何高之類,而是認為“張怡寧本來就行”,反而是自己“幸運”。
當然,張怡寧也說,“周指導護著我們,就像對自己的孩子”、“我們之間是經過風雨共過患難的關系”、“周指導,對我是很重要的一個人”。
充滿了中國人之間特有的謙遜與情義,也有“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與“盡人事聽天命”的那份淡然,我很喜歡這樣“中式”的情感表達,我也堅信正是這樣的大格局驅動著周樹森教練和張怡寧一起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成績。
成功的秘訣,盡在于此。
寫到這,全文該收尾了。也許仍有人會說,“你這是馬后炮,正是因為張怡寧成功了,才會有你總結的這些所謂‘成功秘訣’”。
誠然,每一份成功都不可復制,但千千萬萬個不同的成功中,也總有那么一兩條共同的東西,我們需要找到正是那些“共同的東西”。然后,結合自身,努力組合成自己獨一無二的成功。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8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