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體育賽事因為疫情爆發而紛紛選擇停擺,讓不少球迷甚是想念被花花綠綠賽事標簽統治的日子,那是多么的快樂。
以上是港產片《龍城歲月》中,jimmy仔交錢給大佬,大佬無緣無故罵了一頓曼聯守門員的臟話;《賭俠1999》里面,主角為了贏錢,不惜做一個假的比賽惡搞當年的大羅;而《男人不可以窮》里面,李燦森接濟主角,說自己支持切爾西贏了……港片制作班底不乏老球迷,時常喜歡在作品中夾雜一些足球的私貨,這樣既能表現角色的性格,還能夠致敬自己的球迷身份,一舉兩得。
而這些讓電影人癡迷的足球,其實不僅僅是場上的比分,背后的數字游戲才是他們破口大罵的原因,這就牽扯到:亞洲指數、歐洲指數這些知識了。
這里和大家嘮嘮:什么是亞洲指數?
首先,一場比賽無非“勝”、“平”、“負”三個結果,但球隊實力有高低差距,那么怎樣量化的表示兩隊之間的實力差距呢?菠菜公司為了平衡兩隊實力,亞洲指數(俗稱“亞指”)應運而生,量化的表達雙方球隊的實力差距。
就如武松和高俅單挑,高俅作為文官,當然不如打虎英雄武松戰斗值高,在武力被全方位碾壓下,直接買武松K.O高俅自然是十拿九穩,看好高俅的吃瓜群眾也自然是賠得血本無歸。但是由于雙方實力相差懸殊,得設置一些條件才能使雙方武力值處于一個相對公平的境況,雙方各自獲勝概率相對均衡,例如“三拳之內干趴高衙內才算贏”,“高俅支撐3分鐘就算贏”等,而這些條件就是數據公司開出的讓步,也就是我們常常見到的“平半”、“半球”讓步。如果武松真的天生神力三拳之內要了高俅命,那么武松的迷弟們則會賺得盆滿缽滿,反之則血本無歸。
那么球隊讓步越深就代表球隊越強嗎?還真不一定。
我們拿德甲霸主拜仁舉例:拜仁在德甲的統治地位已耳熟能詳。他們就是德甲賽場上的打虎英雄。在16/17賽季的德甲聯賽中,拜仁聯賽主場勝率接近90%,為德甲之最,但是數據公司為其開出的讓步,拜仁能成功贏下指數的概率只有可憐的44%,其中多以球半以上的深度指數居多,17次主場作戰已經有8場是輸掉了指數,也就是說拜仁即使贏了,也是小勝。
這就有了玩家常說的“輸盤”和“爆冷”,導致后者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就是多線作戰。再舉個例子:19/20賽季的英聯杯中,需要多線作戰的利物浦面對雞肋的聯賽杯,紅軍派出了全替補挑戰阿斯頓維拉,最終紅軍5球慘敗出局。
亞指就像一本書,書本不會直截了當告訴你發財招數,重點在于讀者怎樣去理解書中文字的含義。亞指或許不會讓你在彩市收割無數,但至少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四處亂撞。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8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