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卡塔爾世界杯的小組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每支隊伍都想出線,而出線的首要依據是球隊在小組賽中獲得的積分。只有在積分相同的兩支球隊爭奪一個出線名額的情況下,才會進行比較凈勝球數量、勝負關系、紅黃牌的后續操作。
世界杯足球賽小組賽的積分規則是:比賽取勝的球隊積3分,打平雙方各得1分,輸掉比賽的球隊積0分。小組賽結束后,各隊將三場比賽的積分匯總,排名前兩名的即可小組出線,進入淘汰賽。
可是這里有一個問題,為什么取勝的球隊積3分,而不是積2分,既然雙方打平各得1分,輸掉比賽是0分,似乎取勝的球隊獲得2分更合適。
你猜得不錯,在世界杯的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小組賽采用的是舊積分制——打贏比賽積2分。
可是為什么改成打贏比賽得3分呢?答案是——鼓勵進攻!
讓我們來看看最后一屆采用舊積分制的世界杯——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
因為受防守思潮的影響,各隊偏重防守而很少組織進攻,這屆世界杯是觀賞性最差的一屆。據賽后統計,每場比賽平均進球僅為2.21個,是歷屆世界杯中進球數最少的一屆。狀態不佳的衛冕冠軍阿根廷,在首場0:1負于喀麥隆之后,居然一路闖入決賽,靠的就是嚴防死守,以及守門員戈耶切亞在平局后撲點球的神勇表現。依靠點球,阿根廷淘汰了南斯拉夫和東道主意大利闖入決賽。就連聯邦德國對陣阿根廷的決賽也只有可憐的一個進球,還是個點球。要知道,以前歷屆世界杯決賽比賽平均每場的進球至少是3個。
舊的積分制也導致計算出現問題,尤其是在1990年世界杯上,球隊小組三戰全平與一勝一平都是積3分,導致大量球隊積分相同。
除了世界杯,在舊的積分制體系下,各國聯賽也出現了消極比賽的情況。如果兩隊關系不錯,或者都有拿分的需要,為了不傷和氣,各取1分似乎也不錯。何必要在場上拼個你死我活呢?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國際足聯啟動了改革,到了1994年美國世界杯,改成了一場比賽取勝積3分,就是為了鼓勵進攻,同時避免過多出現小組賽兩隊積分相同的情況。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8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