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場50公里競走
這項開始于1932年第10屆奧運會的50公里競走,終于在東京奧運會上迎來謝幕。
50公里競走非??简炄说囊庵玖Γ梢哉f和馬拉松一樣累人。本屆奧運會盡管將50公里競走的比賽場地調整到了北海道,但是開賽時氣溫也達到了27攝氏度。
在50公里競走中,中國派出了王欽、羅亞東、邊通達三位選手,其中成績最好的是邊通達第7名,總用時3小時52分01秒。
59名運動員,經過4個小時的角逐,最后一場50公里競走終于告別了歷史舞臺。最終波蘭選手以3小時50分08秒奪冠,德國選手以3小時50分44秒奪得銀牌,加拿大選手以3小時50分59秒奪得銅牌。
賽后采訪中,中國選手邊通達透露,比賽中途曾想過放棄,但是一想到胸間的國旗,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下去。為此,邊通達特意在腰間放置了一個小別針,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有別針扎自己。
最終59人中,10人沒有完成比賽,2人喪失比賽資格。其中世界紀錄保持者,法國名將約昂·迪亞茲因身體不適中途退賽。
迪亞茲真的是在奧運會上意外頻出,2008年北京奧運會因腿部和胃腸疼痛放棄比賽;2012年倫敦奧運會因為在指定區域外飲水被取消比賽資格;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途拉肚子一度虛脫倒地仍然獲得第8名。
競走改革
2019年國際田聯批準將在2022年后取消50公里競走項目,但是在東京奧運會上仍然保留,
2020年12月,國際奧委會確認巴黎奧運會取消50公里競走項目,并且會減少舉重項目。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最終賽程將有329個項目,相對于東京奧運會減少了10個項目。
50公里競走這個項目,近些年一直有爭議,國際田聯一直想要改革。50公里競走耗時長,在電視轉播上沒有優勢而言,從事這個項目的運動員也在逐漸減少。
因為在奧運會50公里競走這個項目中,只有男子50公里競走,為了促進男女公平,這也是取消的原因之一。
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女性參賽人數占比約為48.8%,2024年巴黎運動會將會提到百分之50。
為什么50公里競走爭議這么大?
競走是在旅行走路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體育項目,起源于英國。競走要求運動員兩腳不能同時離開地面否則視為犯規,前腳著地時必須伸直不得彎曲,后腳腳尖在前腳腳跟著地之前不能離地。競走的速度取決于步頻和步長,相對于普通走路,競走每步更快,這加大了肌肉的負擔。
50公里競走距離比馬拉松還要長,同時對選手的動作有嚴格要求,選手是否犯規,往往要靠裁判的眼睛。
選手既要保持動作合規,又要保證搶先到達,說好聽點是挑戰極限,說難聽點有點反人類了。
相對于其他競技項目,50公里競走又長又乏味,受到的關注較少,取消是再所難免的。
如果單純的是為了折磨人,這個50公里競走取消也罷。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7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