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青春年華時,活力四射,運動場上,群雄逐鹿………。
您看,清華大學那足球場,一有全校足球賽,必然是盛大的狂歡節,踢球的、賞球的;參賽隊,啦啦隊;球星、球迷,匯成狂歡的海洋,釋放全身拼與博、呼與喊的能量,讓歡快與足球一起狂奔……。
您看,武漢大學那籃球愛好者,一到“籃球盛會”時,珞珈山上下,凡有籃球場地處,都為球迷狂歡的天地,俊男靚女們,己全無師文的本色,人人如斗士,個個似健將,為籃球而搶拼、沖鋒、吶喊,一顯大學青春年華。
在完成教育部相關課題時,我曾有針對性考察幾十所大學的體育設施。
從體育場館建設規模、設施水平等綜合指標考察,各個學校都想方設法,為大學生提供優良的、現代化的體育設施。
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為例,標準田徑場,學校就有五個(首義有全國大學生運動會比賽用田徑場和校南田徑場);(南湖校區有:體育場、校北田徑場和校西田徑場),為大學生的體育生活,創造了良好的健身條件。
歲月如歌,青春是夢。
我卻常常追憶武昌首義校區”二十八號樓”運動場。
七十年代初,時為湖北財經學院的核心地區主要為26、27、28、29、30、31、32等樓房。
其中,26、27號樓為“高知高干樓”。易中天及父親易庭源教授住27號樓。
29號樓為行政樓。
30號樓為圖書館。
31號樓為教學樓。
32號樓為系辦公樓。
這樣的“袖珍校園”里,28號運動場就成為“風水寶地”。
“最接地氣”源于此,又高于此。
其一,球類運動為當時大學生活的“精神大餐”。
那時,無電影,無電視,更無手機,球類運動深受學生喜愛。一下課,學生直奔“28號樓運動場”。
只見,球場,是運動員;場邊,是啦啦隊,或欣賞者,~~~哨聲,呼喊聲,接連天地。
“人氣旺”,則“地氣旺”;“地氣旺”,則“受者眾”!
其二,學校體育器材管理室設28號樓運動場旁。
是時,學生個人一般是無財力購買籃球、排球等運動品材的?!把荷蠈W生證”,即可無償使用。
管理員梁繼高老師,深受學生喜愛。成天樂呵呵的,只是說“我兒子是清華的”!同學都聽懂了:似乎在說,放心借吧!我家也有大學生??!
梁老師的服務“接地氣”,我們深深地懷念他老人家。
其三,學校體育老師于28號樓全員上崗。
可能是體育教師多,而在校生少的緣故,體育老師的課外輔導非常到位。
28號樓,體育老師或是輔導員,或是裁判員,大大強化教師與學生的體育情誼。
學生們常常看到李文彬、黃彥芳、黃球芳、羅兆岳、鄧臘寶、楊榮華、王紅兵等老師的身影,十分“接地氣”!
其四,28號樓是高水平運動員的“競技場”。
說也巧,在當時全國球類運動水平并不高的大環境下,我們卻在28號樓欣賞到比較高的球類表演,籃球中,如張新國、洪潮;排球中,如余昌立,一招一式,都令人稱贊,特別“接地氣”。
至今,我還記得:洪潮”急停,跳投,球進”的連貫動作!
其五,籃球場、排球場、體育教研室、田徑場主席臺、田徑場(足球場)、學生宿舍“多位一體”。
由于湖北日報、湖北省歌舞團等單位占用學校太多的場地資源,學校的學生用地“高度濃縮”,真正實現“抱團取暖”,“地氣濃濃”。
這樣,學生選擇性強,流動自由,且就地“轉業”,其樂融融。
精彩比賽時,28號樓學生宿舍成為“大看臺”,激烈時,“樓上美女聲聲尖叫”,“賽場選手個個神勇”,此等場面,更是“地氣張揚”!
女同胞們,除精神上的鼓勵,更有后勤服務的到位。一有比賽,賽場邊上便成為“水杯博覽會”,女同胞的心愛茶杯,是“接地氣”的“神器”。
第四屆全國大學生田徑運動會,由于財政部的財力后盾,學校戰勝武漢大學等高校,成為運動會主賽場,28號樓以及田徑場,作為徑賽場地而大規模拆遷、重建。
最“接地氣”的運動場,成為我心中的永恒!
照片整理,張光忠。
張光忠初寫于2019.7.18,修改于2020.7.13.北京豐盛胡同住所。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7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