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因為沒有國足的參與,大部分國人看世界杯的心態還是相對比較平和的。
同屬亞足聯的6支球隊,沙特2-1戰勝阿根廷,日本2-1贏了德國,澳大利亞1-0戰勝突尼斯,伊朗2-0絕殺威爾士,4支球隊都贏了球,而且戰勝的有傳統強隊。韓國0-0逼平烏拉圭,也拿到了積分。就連被稱為“最弱東道主”的卡塔爾也實現了世界杯進球“0”的突破。
反觀國內足壇,前國足主教練李鐵被帶走調查,又將掀開足壇骯臟的一幕。
當球迷把國足看作是情懷,是榮譽,但在國內足壇某些人看來,都是生意,都是利益。
很顯然,國內足壇已經爛到骨子里了。中國足球,還要沉淪到何時?
當年國內為了備戰卡塔爾世界杯,選擇歸化球員,我早就說過:再怎么折騰都是徒勞,一切方法都是浮云。
就算足協歸化了不少球員,主教練也可以直接不用,歸化的意義在哪?就連原恒大主教練、巴西著名教練斯科拉里最近在接受采訪時,也對李鐵在世界杯預選賽棄用歸化球員感到不解。
別看中國足球爛,但足球畢竟是世界影響力最大的運動,國內球迷眾多,市場大得很。有市場就有利益,即便國足再爛,也不影響某些既得利益者得利,或者說,國足越爛,爛的時間越久,某些人就能獲取更多的利益。
就像疫情期間,不少人失去了工作,沒了收入來源,但某些人趁機發國難財,賺得盆滿缽滿,甚至有核酸檢測企業想要沖擊IPO,上市圈錢。你覺得,這類人會希望疫情早點結束嗎?
中國足球要繼續發展,必須有脫胎換骨的改變。
1.“歸化”一位足協主席
不是開玩笑。
中國足壇,人與人之間利益關系錯綜復雜,千絲萬縷,基本沒有什么人能獨善其身。這個“大染缸”,堪比娛樂圈。就算真有人想要為中國足球做點事,一旦威脅到了其他人的利益,他可能是不怕死,那他的親人呢?老婆孩子呢?
面對已經爛到骨子里的中國足壇,最好還是請一個外人來帶領——外來的和尚好念經。
就像家族企業,下一代沒有能人,請個職業經理人來管,是一個道理。
所以,足協先要從體育總局脫離,不再是事業編制,而是真正成為一個民間組織,然后再找一個有道德、有理想的海外人才來引領。
只有從根本上和現在已經腐爛的國內足壇做切割,才有可能逐漸治愈中國足球的創傷。像現在“治標不治本”,還是那群人輪流坐莊,只能是浪費時間。
2.精準選區,集中力量辦大事
我是個人是反對歸化足球運動員的。我一直認為,中國人才眾多,找幾十個足球踢得好的人,根本就是小意思。
組建一支優秀的足球國家隊,需要多少人口?
跟多少人口無關,而是取決于足球人口數量。
18年俄羅斯世界杯32強中,人口最少的冰島,只有30幾萬人;本屆卡塔爾世界杯,人口最少的是卡塔爾,也只有200多萬人,有8支隊伍的人口少于1000萬,連中國14億人口的零頭都不到。
說到底,足球也只不過是個“游戲”,一個體育項目,沒必要動員14億人,搞什么全民參與。
中國這么大,有平原,有高原,有丘陵,有山地,還有盆地,不可能全國種同樣的糧食。
海南人就算對滑雪有興趣,待在海南很難學好,還是要到下雪的地方才容易學會。
“土壤”很重要。培養足球人才也是同一個道理。
我們可以選擇幾個有代表性的城市,發展特色足球培養模式。
中國現在公認的足球之鄉有三個,一個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人口將近200萬),一個是廣東省梅州市(人口將近390萬),還有一個是江蘇省江陰市(人口將近180萬)。還有“足球之城”大連(人口將近750萬),僅這些地區常住人口就達到1500萬。再在新疆,或者中部和西南各找一個合適的地方,這樣全國東南西北都有足球特色城市。然后其它省市,有喜歡足球的孩子,完全可以向這幾個城市遷移。
政府應該從政策到金融進行扶持,把特定城市打造成中國的足球圣地,這樣孩子們才能有踢足球的氛圍,有足球人才成長的土壤。只有把資源集中到特定城市,集中力量,高標準,嚴要求,用不了多久,自然會涌現出一大批人才。
真沒必要把足球資源分散投入到全國每一個城市,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很多地方花錢建的場館,也基本被其他人占用。沒有足球資源的城市,可以爭取其它項目的資源,打造自己的特色,各得其所。
以上是我認為非常重要的兩點。還有職業聯賽的組織,青訓球員的轉會,如何協助球員出國深造,國內足壇方方面面都有待逐步完善,問題多得很。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6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