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去企業化是什么時候(中超俱樂部名稱“去企業化”引關注 執行過程或可循序漸進)

時間:2022-12-01 09:22:22 閱讀:93

  央廣網北京1月13日消息(記者張聞)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2020年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官方網站下發《關于各級職業聯賽實行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通知》。近一個月時間,業內高度關注的俱樂部改名問題始終存在分歧。山東泰山俱樂部為何存在“企業化名稱”的嫌疑?河南建業俱樂部怎么連名帶姓都要改?中國足球俱樂部的新名字為何如此“難產”?

  從2020年底到2021年初,“改啥名”這個問題一直困擾中國足球界。2020年12月,中國足協正式公布了各級聯賽俱樂部名稱“去企業化”的相關政策。規定明確,任何俱樂部名稱不得含有俱樂部股東、股東關聯方或實際控制人的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稱。這也就意味著,絕大多數職業聯賽球隊都需要給自己取一個“新名字”。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個名“非改不可”是因為企業化名稱不利于俱樂部長遠的文化傳承。他說:“球迷更多是對俱樂部的喜愛,未必是對這個企業的喜愛。我們現在是把俱樂部名稱企業化強加在了球迷身上,所以球迷朋友們要想明白,要支持中國足協關于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的規定)。”

  2021年1月9日,中國足協官方發布公告,已有超過80%的俱樂部申報名稱過審。換句話說,仍有20%的俱樂部名稱懸而未決。其中,山東魯能俱樂部申請的“山東泰山”這個名稱被否,球迷不樂意了,表示泰山還不夠“中性化”?且這兩個字自職業聯賽成立之初沿用至今,本身就是一種傳承。然而對標相關規定,魯能俱樂部新股東濟南文旅發展集團持有關聯企業“山東泰山健康科技有限公司”49%的股份,足協的確有不通過的理由。

  早在足協政策落地之前,北京國安、上海申花、天津泰達、河南建業和浙江綠城五家俱樂部的球迷組織就聯合發布聲明,希望足協允許甲A甲B時代就傳承下來的俱樂部名稱得以保留。一位國安球迷的觀點恐怕代表了很多人的樸素情感。她說:“小時候,九幾年,是父輩帶著看。往大了說,傳承、信念都可以往上扣,但是對于球迷來說,就是習慣。”

  球迷一句“習慣”,代表的是情感上的羈絆。而對于俱樂部投資人來說,品牌無法繼續冠名,投資足球的回報率是否還劃算,是他們實際的考量。2020年12月31日,河南建業俱樂部一紙公告稱擬改名為“洛陽龍門”。不僅名改了,姓也沒了。對此,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解釋說:“存續了26年零4個月的建業足球已經結束了,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它就叫‘洛陽龍門足球俱樂部’。雖然股份100%還是我們的,但是足協有規定?!?/p>

  足球評論員袁野認為,足協此番對于俱樂部名稱“去企業化”的要求,源自于對足改方案的落實,方向是正確的。但在具體執行的過程中,也許可以循序漸進一些。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6119.html

標簽:企業化

Copyright ?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閩ICP備2023009674號 網站地圖 聯系:dhh0407@outlook.com

www.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