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好記者講好故事|努力做好本職工作,記錄即價值)

時間:2022-11-28 09:22:21 閱讀:64

  這是我在考取記者證以后迎來的第三個記者節。

  每到這個節日,親朋好友都會送上一句“記者節快樂”的祝福。但聽到別人的祝福,我總忍不住捫心自問:我做好記者了嗎?我配過這個節日嗎?

  隨著在工作上腳踏實地走出每一步,今年,對于別人送來的祝福,我接受得稍微心安理得一些——是的,我在努力做好我的本職工作,也希望在未來繼續做好,記錄下時代的變遷。

  我曾經在心里對“記者”這份職業設立的標準很高。

  在我半只腳踏入新聞行業時,遇到的第一位我認為“配”過記者節的是一位記者前輩——1997年,他曾在現場見證了香港回歸祖國。也可能是入行之初被這樣的記者前輩引領,我一直沉迷于宏觀類報道,總希望能以記者的身份報道一些類似的盛事。

  到了今年,我突然意識到:在大多數時候,社會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一件件小事堆疊而成。以我參與主創的“葉飛舉報門”系列報道為例,被稱為“私募冠軍”的葉飛爆料多家上市公司坐莊黑幕,我們是唯一連續兩次采訪到核心當事人葉飛的媒體,并邀請葉飛到錄影棚進行對話,還同步推出了多篇深度行業報道。

  我們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好記者講好故事|努力做好本職工作,記錄即價值)

  ↑葉飛在錄影棚內接受專訪

  如果是以前的我來看待這一組報道,可能會認為:整個系列報道在歷史長河里連朵水花都掀不起,實在算不上什么流芳百世的“好報道”。

  可現在我相信:如果后人在海量的資料中查閱新《證券法》,他/她一定會看到“葉飛舉報門”,這應當是新《證券法》首批適用案件中最典型的案例,這或許也是我們作為記者報道的價值所在。

  哪怕只是一件不會名留青史的“小事”,也值得記錄下來,記錄即價值。

  在今年的記者節,我告訴自己:不要反省自己“配”不“配”過記者節。記者節就是我們的節日,是慶祝的節日。

  每一位記者寫出的每一篇報道都在記錄,記錄即我們的本職工作。當我們確定自己已經做好了本職工作,那就對自己說“記者節快樂”!

  紅星新聞記者 楊佩雯

  編輯 官莉 彭疆

 ?。ㄏ螺d紅星新聞,報料有獎?。?/p>

  我們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好記者講好故事|努力做好本職工作,記錄即價值)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5668.html

標簽:本職工作 記者

Copyright ?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閩ICP備2023009674號 網站地圖 聯系:dhh0407@outlook.com

www.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