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怡
如果某個NBA球員比賽中出現不同尋常的冰涼手感,頻頻打鐵,那么他可能頭天晚上熬夜玩手機了。
根據路透社報道,美國石溪大學最新研究表明,NBA球員如果前一天晚上深夜還在刷推特,那么他們第二天比賽時可能得分和籃板都會下降。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晚上都把手機放在枕頭邊,也會犧牲一部分睡眠時間耗在手機上,這會讓我們不知不覺中睡得更少更不好,”紐約石溪大學的研究員Lauren Hale在給路透社的回復中表示。
Hale的團隊定義的“深夜推特”是指在晚上11點到早晨7點時間段內的發帖。由此,他們對2009-2016年112名NBA球員發布的3.7萬條推特進行了時間記錄,同時對比了他們第二天的得分、籃板、失誤、犯規和命中率。為了避免研究結果受到客場旅程和時差等干擾項影響,研究人員只分析了東部球員在東部、西部球員在西部進行的比賽。
結果顯示,在晚上11點到早晨7點熬夜刷推的球員第二天的得分、籃板和命中率都出現下降,投籃命中率一項就平均降低了1.7%。如果將時間段推進至凌晨2點到早晨6點,這段時間活躍在社交媒體上的球員受影響程度更明顯了。
研究人員還發現,不經常熬夜的球員,偶爾玩手機晚睡,第二天投籃命中率下降高達3.7%。別小看這3.7%,這可是聯盟最好的投手之一斯蒂芬·庫里和籃網隊的喬·哈里斯的命中率差距。你能一下子想起喬·哈里斯是誰嗎?想不起來就對了。
而那些長年夜貓子的球員受到的影響并不大,當然這不是鼓勵大家都轉型成為晚睡黨。
晚上玩手機晚睡的球員,第二天比賽的上場時間也會減少。不過這項發現的因果關系比較難說明:是因為晚睡導致表現不好限制了上場時間,還是因為教練暗示、球員知道自己沒幾分鐘球打,索性頭天晚上無所顧忌地熬夜。
根據研究結果來看,深夜刷推唯一可能的好處是,球員第二天的犯規數和失誤數會減少。這或許是因為他們在場上不夠活躍,上場時間不多,導致沒有精力和時間去犯錯。
Hale和他的研究團隊一直希望引起人們對睡眠質量的重視,用職業運動員作為研究案例,更有說服力和影響力。
“即使是身體素質超群的精英運動,睡眠不足都會影響第二天的表現,”Hale說,“如果你想每天都元氣滿滿,那么晚上睡覺前就離手機遠一點?!?/p>
NBA可能是和社交媒體融合程度最深的職業體育聯盟。自從2015年接替大衛·斯特恩成為NBA總裁,亞當·蕭華一直推動NBA在社交媒體和數字技術領域的發展。2016年底,NBA成為全球第一個社交媒體粉絲突破10億的體育聯盟(包括在臉書、推特、Instagram和中國的新浪微博、騰訊微博上的聯盟、球隊、球員賬號)。NBA不少大牌球星也坐擁幾千萬粉絲。
社交媒體已經成為NBA、球隊、球員和粉絲交流互動、信息傳播和打造個體品牌的綜合平臺,因此,聯盟和機構對社交媒體運營投入的精力增加,而球員中的“網癮少年”也一個個出現。
在球隊大巴、更衣室甚至聚會餐桌上,埋頭玩手機的球員比比皆是,這種現象令不少教練和管理層頭疼。NBA費城76人隊甚至推出政策,讓大家在聚餐時上交手機,和隊友好好聊聊天。
現在,有了石溪大學的研究結果,球隊的要求就更擲地有聲了:不想打鐵?那就放下手機快去睡覺!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5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