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場上的假摔(足球運動員為什么要“假摔”?)

時間:2022-11-26 16:22:25 閱讀:103

  足球場上的假摔(足球運動員為什么要“假摔”?)

  在足球比賽中,球員們經常會因為搶球發生碰撞,這個時候,裁判就有可能向其中一方出示黃牌,以警告該球員避免危險動作。不過,吃到黃牌的球員有可能是無辜的,因為他的對手用“假摔”欺騙了裁判。

  在足球術語中,所謂的“假摔(diving)”是指球員假裝被對手侵犯、受傷,用欺騙裁判的方式獲得對己方有利的裁決。在足球上百年的歷史中,善于“假摔”的球員數不勝數,他們的目的無一例外,都是為了騙得點球等有利裁決。

  足球場上的假摔(足球運動員為什么要“假摔”?)

  當然,“假摔”作為足球場上比較特殊的一種現象,除了球員個人的“表演”外,背后還存在著很多促使其出現的動機和條件。

  “假摔”由“可原諒”到“不可原諒”

  在足球發展的早期階段,還沒有“假摔”的概念,某些球員在拼搶中總是倒地后佯裝痛苦,人們只是覺得他們沒有“男子氣概”,也缺乏比賽道德。

  后來,一些喜歡“假摔”的球員“演技”過于逼真,使得他們總是能夠在比賽中占到便宜,人們意識到問題越來越嚴重,如果不制止這種行為,勢必影響裁判執法,于是國際足聯正式將“假摔”定義為違規行為,裁判會懲罰“假摔”的一方,并給予對手任意球。一般來說,裁判還會出示黃牌以警告“假摔”球員。

  足球場上的假摔(足球運動員為什么要“假摔”?)

  “假摔”由“可原諒”到“不可原諒”,其實是足球比賽規則完善的過程,然而,并不是每一次關于“假摔”的判罰都能夠讓各方信服。

  足球史上比較著名的一次“假摔”事件發生于1998年的世界杯,當時的四分之一決賽由阿根廷與荷蘭同場競技,阿根廷隊前鋒奧爾特加突入荷蘭隊禁區,企圖利用“假摔”掙得點球,然而他的計劃被識破,裁判向其出示黃牌。此時荷蘭門將范德薩怒上心頭,上前找奧爾特加理論,吃了虧的奧爾特加不甘心,站起來的同時用頭頂了范德薩的臉,荷蘭門將“依葫蘆畫瓢”迅速以“假摔”的動作應聲倒地,裁判上前向奧爾特加出示紅牌,將其逐出場外。后來,荷蘭隊將阿根廷隊淘汰出局。在這場戲劇化的比賽中,雙方都使用了“假摔”的策略,但卻產生了不同的后果,因為“假摔”不只是“一摔了之”,還存在特殊的實施條件。

  足球場上的假摔(足球運動員為什么要“假摔”?)

  “假摔”的實施條件

  “假摔”能否成功,還取決于空間和時間的條件。

  一些研究人員在研究“假摔”時引入了動物的信號理論(signalling theory),以此闡述“假摔”在空間上呈現出的特點。

  一般來說,“假摔”屬于“虛假信息”,“假摔”球員是信息發出者,而裁判則為信息接收者。研究指出,“假摔”能否成功,取決于球員“假摔”時與裁判的接近程度?!凹偎ぁ睍r接近裁判的球員,成功的機會是遠離裁判球員的三倍。

  換句話說,虛假信息的接收者離信息源越近,虛假信息被采納的成功率就越大。不過,這個距離并非沒有限制,過于近的距離同時意味著裁判有更大幾率看穿把戲,從而懲罰“假摔”球員。

  足球場上的假摔(足球運動員為什么要“假摔”?)

  “假摔”的時間也有一定規律。研究人員統計了10個足球聯賽共60場比賽的數據后發現,當兩隊戰平時,“假摔”的比例會比領先或落后時高出一倍,這反映出“假摔”的出現并非隨機,而是球員為了打破僵局而優先采取的一種策略。

  另外,當球隊進攻時,球員“假摔”的可能性高于防守時,與對方球門越接近,比賽時間越來越少時,“假摔”的出現幾率也更大。

  雖然說“假摔”是一種不光彩的,且被規則認定為犯規的做法,但球員們和球隊管理者并不排斥“假摔”,這背后存在著競技因素的考慮。

  “假摔”的支持理論:競技策略

  盡管有人指責“假摔”屬于欺騙行為,但也有人為“假摔”辯護。比如美國洛杉磯銀河隊前總經理阿萊克西·拉拉斯(Alexi Lalas)就曾直言不諱地表示,他自己不認為‘假摔’是對賽事或球員的侮辱行為。這是一種運動技巧,只不過有出色與拙劣的分別。

  足球場上的假摔(足球運動員為什么要“假摔”?)

  拉拉斯的發言,代表了一大批人的看法,他們視“假摔”為求勝的競技策略之一,不關道德的事,更談不上欺騙。這種觀點是否正確,人們莫衷一是,但實事求是地說,很多球員確實以“假摔”獲得了額外的收益,實際上,球員之所以選擇“假摔”,還在于他們實踐了一種動物本能。

  “假摔”背后的動物本能

  類似“假摔”這樣的欺騙行為,普遍存在于人類與其他動物身上。以招潮蟹為例,雄性招潮蟹以大蟹螯為自身能力的標志,當雄性招潮蟹失去大蟹螯后,還會重新長出一只,即使兩者外觀一致,但新螯的強度實際上遠遜從前。不過招潮蟹在戰斗時,仍會揮舞“中看不中用”的大蟹螯,以恐嚇對手,使敵人退卻。

  欺騙行為,對動物來說是一種生存本能,球員作為以身體對抗為生存手段的人,肯定不會拒絕“假摔”這樣的行為。尤其是當潛在的利益顯得非常大時,他們便傾向于使用欺騙手段,從而獲得超過成本的回報。對球員來說,如果“假摔”成功,就能獲得點球或任意球,從而扭轉比賽結果,即便被裁判看穿,頂多領一張黃牌,收益與損失一比對,自然會選擇“假摔”。

  足球場上的假摔(足球運動員為什么要“假摔”?)

  關于“假摔”的各方態度

  針對“假摔”收益與損失的不平衡狀態,有人指出應當加重對“假摔”的懲罰,使其成本相對潛在利益而言,風險更高,這樣一來就可以減少“假摔”行為。

  然而,在真實的賽場上,情況并不如理想狀態那么容易判斷,如果裁判采用過于嚴苛的態度判罰球場上發生的“意外”,可能會影響比賽節奏,損傷球賽的觀賞性,還有可能因錯判而忽略真正遭侵犯的球員。

  足球場上的假摔(足球運動員為什么要“假摔”?)

  目前,大多數足球比賽開始采用影像輔助裁判(VAR)技術,協助場上裁判執法,雖然沒有明確對“假摔”加重懲罰,但通過回放鏡頭,反復確認“假摔”是否屬實,使得球員在“假摔”之前要考慮值不值得,客觀上遏制了“假摔”的頻繁出現。

  綜上所述,“假摔”是足球比賽中出現的特殊現象,球員們要么為了獲得對己方有利的判罰,要么出于動物本能,往往會使出各種各樣的“假摔”動作。

  然而,想要杜絕“假摔”恐怕并不可能,因為競技體育以獲勝為最終目標,只要“假摔”這種行為收益大于成本,且沒有可代替的策略,那么球員們還會鋌而走險,在綠茵場上不斷地表演啼笑皆非的“假摔”。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5431.html

標簽:足球場 運動員

Copyright ?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閩ICP備2023009674號 網站地圖 聯系:dhh0407@outlook.com

www.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