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NBA很熟悉了,自1994年正式登陸中國大陸這近30年來,NBA可以說對我們的籃球文化實施了地毯式轟炸。專業的可以說出它的工資結構,普通愛好者都了解它的賽事文化,甚至連純正的籃球素人也知道湖人科比。
但做為世界籃壇上不可忽視的體系—歐洲籃球確很少讓人們討論,認知可能也只是停留在歐冠籃球上。所以我在這篇文章里大概介紹下歐洲籃球及歐洲籃球體系,更多的是為我們中國籃球的發展提供思路和啟發。
不同于NBA,但又類似于歐洲足球,我喜歡把歐洲職業籃球聯賽或體系概括為“打怪升級”式職業聯賽。
各個國家有自己的聯賽,影響力大的有西班牙甲級聯賽(ACB),意大利籃球甲級聯賽(LBA),俄羅斯VTB聯賽,法國籃球甲級聯賽(LNB),德國籃球聯邦聯賽(BBL),土耳其籃球超級聯賽(BSL),希臘籃球甲級聯賽(GBL)以及前南幾個國家組成的亞得里亞海聯賽(ABA)。國家級聯賽里有升降級制度的甲級,乙級等聯賽。賽制上是單場雙循環,但跟足球不一樣,籃球上有類似于NBA季后賽的淘汰賽,決賽。
在歐州層面別上,又把各俱樂部放在一起分成了四個聯賽。最高級別的歐冠籃球(Euroleague Basketball),歐洲杯籃球聯賽(Eurocup Basketball)。這兩個聯賽是歐籃聯組織,有上下級通道,歐洲杯籃球聯賽的冠軍升入歐冠,同時歐冠最后一名降入歐聯杯。國際籃聯組織的FIBA Basketball Champion League和 FIBA Europe Cup。這兩個聯賽在感官上不如上面兩個級別高,普遍認為是歐洲的第三和第四級別聯賽,但互相之間并沒有升降級關系。
在賽制上,除了歐冠聯賽是主客場雙循環制,其他都是帶有主客場的分組賽。
而對于我本人來說,我比較喜歡馬拉加這個俱樂部。雖然它在西班牙聯賽屬于中游,在歐洲打FIBA BCL。但這個球隊擁有很純粹的歐洲體系打法,并且功放轉換也非???。在國家隊比賽窗口期,由于西班牙主力在美國無法回來,西班牙國家隊是以馬拉加隊員為主體組織國家隊打比賽。其他球隊比如阿爾巴柏林,法國的南特,奧林匹亞科斯都不錯。
我們大概了解了下歐洲籃球的體系,但這個體系相對于NBA來說有什么優缺點呢?
先說缺點:
最大的缺點就是球隊“階級”固化。在這個體系下,如同我們制造業的上下游供應鏈一般,每個球隊都在這個體系下行駛著體系分配給你的功能。小球隊就是做好自己的青訓,然后等豪門球隊前來“采購”,當然也會分得豪門球隊所吸引來的資金的一杯羹。但不同于制造業供應鏈的是,上下游也有競爭關系,在理論上是有“咸魚翻身”的可能。
當然,在賽事端也會由于巨大的差距會過多出現把比賽“打花”了的現在出現。
再來說說優點:
因為這種“打怪升級”式的體系,整個歐洲有上千支俱樂部球隊,這就為歐洲乃至世界提供了一個龐大的球員市場。斯洛文尼亞,塞爾維亞這樣的人口小國為什么能這么強?籃球可以吊打我們這個14億人口大國?就是因為雖然是小國,但籃球運動員面臨的是一個龐大的球員市場,注冊在歐籃協下的球員除了合同限制以外,他們可以無障礙的加入任何一支俱樂部,從而帶動了本國籃球人口基數增加和梯隊建設。
當然,大量的美國球員登陸歐洲也會影響到歐洲籃球原本的戰術體系(幾乎每支球隊里都有美國球員,歐冠球隊美國球員比例更高),越來越多的美式打法出現在歐洲,但又何嘗不是進行了籃球高層次的交流呢?看看這些年歐洲籃球的進步。
最后,了解完歐洲籃球的體系再回過頭看下我們自己。我們是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在體量上相比于美國更接近于歐洲,而歐洲籃球的體系是不是又給了我們一個有別于NBA的,更合適于我們的發展思路呢?或者說是中國籃球原本的發展思路。
圖自網路,侵刪。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5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