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排球比賽時,常常聽到教學員講某隊“兩點換三點”,什么意思呢?簡便的說,就是要經過換人,讓前排的兩個打擊點,變成三個打擊點。
當主力二傳輪換到前排4號地點時(就是主攻常??矍虻膱龊希髁Σ邞@時就會處在1號地點(后排發球線四周)。這時,前排打擊就僅有3號位(主攻)與2號位(副攻)兩個點了,這就是“兩點”。
兩點打擊容易被封住,為使前排有三個打擊點,就會用替補策應換下處于4號位的主力二傳,由于二傳扣球不可,換上的替補策應打擊才能較強,可以起跳打擊,如此讓前排三個地點都可以起跳打擊。
但如此一來,場上就沒有二傳了,怎樣辦呢?就用替補二傳換下站在后排1號位的主力策應。因在主力策應這個時分在后排也起不了多大的打擊作用,而替補二傳上場今后,可以換到前排來對三個點構造打擊。
如此換人后,前排就構成了策應(4號位)、主攻(3號位)、副攻(2號位)三個打擊點,并且這三個打擊點可以互換地點,便于二傳對高點強攻和快攻構造更豐厚的打擊戰術組合,也就是教學員常說的“三點攻”。
更普通的說,就是主力二傳和主力策應同時被換了局的時分就是使用“兩點換三點”戰術。對中國女排而言,就是當刁琳宇和龔翔宇同時換了局的時分。
“兩點換三點”戰術要依據本隊場上的情勢決定用不必。假如前排兩點攻擊得很愉快,就不會“兩點換三點”。如今排兩點攻遭遇卡輪時才被動接納。因此,教練尋常不會主動使用“兩點換三點”戰術。
今晚中國女排對波蘭隊的比賽中,觀眾可以眷注一下兩隊使用“兩點換三點”的戰術使用情況,如此觀賽會更風興趣。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52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