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日23時38分,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宣布獲得2022年世界杯主辦權的國家為卡塔爾。
這個結果從公布之始,就出現了非常大的爭議,可是卡塔爾人卻沒有空理會這些爭議,他們開始舉全國之力,一心一意地訓練足球、準備比賽。
卡塔爾獲得主辦權到底為什么會引來爭議?而卡塔爾為了辦好這場比賽,又花費了多大的代價呢?
一、最有爭議的申辦方
卡塔爾是一個阿拉伯國家,它位于波斯灣西南岸的卡塔爾半島上,屬于典型的熱帶沙漠氣候。
這里一年只有兩個季節,夏季和冬季。冬季的氣溫一般在10-30攝氏度,而夏季氣溫最高可以達到50攝氏度,既炎熱又潮濕。
這樣的天氣,即使單單坐著不動也會很不舒服,更別說在這里運動了。如果在這樣的溫度下進行比賽的話,可想而知,一定會有大部分的運動員因為不能適應這種極端天氣而生病,影響比賽。
所以,一直以來,世界杯從來沒有在中東國家舉辦過。
除了氣候原因,世界性比賽一般對主辦國家的綜合國力也是有一定要求的。
可是,卡塔爾在國際事務上的話語權并不是很重,在世界的政治、經濟地位,仿佛也不算很高。
卡塔爾的領土很小,陸地面積只有約1.1萬平方公里。全國人口雖有近280萬,但是卡塔爾本地人口只占了15%,剩下的基本都來自外部移民。
所以說,從綜合國力上來考量,卡塔爾似乎也不具備舉辦世界杯的實力。
除此以外,作為世界杯主辦國,卡塔爾足球隊的整體的水平,也不算優秀。
卡塔爾足球隊1960年才成立,十年之后,他們才開始參加國際、洲際的足球比賽。
一直到2000年,他們才打入了亞洲杯的8強,隨后還被中國隊擊潰。這和有著輝煌的足球歷史的很多歐美國家,根本沒辦法比。
既然這樣,卡塔爾究竟是靠著什么拿下了世界杯主辦權的呢?
首先,卡塔爾從來沒有辦過世界杯,承辦世界杯也是對卡塔爾足球事業的助力。
其次,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卡塔爾,有錢,很有錢。
卡塔爾有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靠著大量的對外出口,賺得盆滿缽滿。
除了本國的固有資源,卡塔爾還能未雨綢繆,大規模進行海外投資、大力發展旅游業,這也給卡塔爾帶來了許多的收入。
卡塔爾的國內人均GDP常年穩居世界前列,因此他們有足夠的資產來保證世界杯的全部開銷,并且有能力為所有球員提供一個舒適的比賽環境。
除此以外,卡塔爾有著足夠的安保能力,能夠接待并且保障所有的比賽以及游客的安全。
而且,為了能夠有朝一日承辦一場體育賽事,他們從很多年前,就開始做準備了。
二、“歸化+青訓”,實現足球夢
盡管成立很晚,盡管水平一般,但是卡塔爾人一直有著一個強烈的足球夢,他們堅信,他們遲早會擁有一支強大的國家隊。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卡塔爾可以說是舉全國之力,打造通往夢想盡頭的階梯。
為了打造出一支強有力的國家隊,卡塔爾足球走上了一條“歸化+青訓”的發展模式。
2000年以后,借著國際奧委會歸化的政策,卡塔爾找到了發展足球事業的捷徑。
他們開始大力引進外部優秀人才,尤其是來自南美洲的遠動員、教練員等。
卡塔爾人認為,南美洲是生產足球健將的地方,足球文化底蘊深厚。即使是沒有進入國家隊的球員,在身材和體能素質方面都有著天然的優勢。
而且相比于歐洲球員,南美洲球員的技能更加嫻熟、動作也更加細膩,十分善于盤帶以及運球突破對方,尋求進攻的機會。
盡管后來國際足聯頒布新的規定,球員在改換國籍以后,要在該國連續居住五年,或者和新的國籍有明顯聯系才可獲得出場資格。
但是因為卡塔爾歸化運動員較早,所以,僅僅4年時間,卡塔爾男足已經變成了一支不折不扣地歸化大軍。
這只歸化大軍也提升了卡塔爾的整體足球實力,為申辦體育賽事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但是很快,卡塔爾人就發現,走捷徑,并不是長遠之道。
2002年,卡塔爾男足失利,與世界杯決賽圈擦肩而過;2004年,只奪得海灣杯冠軍,在亞洲杯小組賽中,僅一平兩負;2005年在世界足壇的水平由2002年的62名已經下降到了95名。
這讓短暫快樂的卡塔爾人清醒了過來,他們的國家隊遠遠沒有達到亞洲一流水平,而且雖然有歸化大軍,但是國內的青訓整體水平較低,基礎青訓設施建設不全。
如果卡塔爾足球想要獲得長遠發展的話,這些都是十分不利的因素。因此他們開始沉下心,全力培養屬于他們自己的球隊。
首先,加強青訓體系的建設。卡塔爾國王埃米爾親自下令,斥資264億美元,在首都多哈,建立自己的青訓學校。
這里不僅有著先進齊全的硬件設施,還有來自德國奧運圈的布萊切和巴塞羅那俱樂部運營總監科洛默爾,親自運營這所學校。
他們兩人經驗豐富,尤其是科洛默爾,他還曾將梅西帶到了加泰羅尼亞,才成就了梅西最高的輝煌。
針對本國人口少,足球“苗子”不足的問題,布萊切和科洛默爾選擇到中東甚至非洲大陸尋找足球精英,送回本國進行訓練,在這些孩子們畢業以后,就對其進行歸化,讓他們為卡塔爾出戰。
卡塔爾還到各個發展中國家組織比賽,并邀請在比賽中表現優秀球員加入卡塔爾的國家隊一起進行練習,這樣整個國家隊的技術也能得到很大進步。
這套完整的“歸化+青訓”模式,不僅使球員的技術得到了飛速的提升,而且球員之間的歸屬感、認同感、使命感也增強了很多,整個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也得到了加強。
之后,卡塔爾在世界足壇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這為他們最終申辦世界杯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為了成功地承辦這場比賽,卡塔爾除了打造一支強勁的國家足球隊外,還花費了巨大的精力和資本進行硬件提升。
三、史上最貴的世界杯
卡塔爾的統治者,從一開始就在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上大力對世界杯的舉辦進行扶持,他為此調用了異常豐富的財富。
據媒體報道,為了籌備2022年的世界杯,卡塔爾預計將投入2200億美元的預算,這可以說是史上最貴的世界杯了。
從2011年開始,卡塔爾就拿出了30億美元,在7個城市中新建了8個新的體育場館,還更新了原有的4個體育場館。
為了保證球迷們在一天之內可以觀看多場比賽,這8個體育場館之間距離選擇并不遙遠,通勤基本在一個小時以內。
為了修建盧賽爾體育場,卡塔爾直接在距離首都多哈市大約9公里的地方,新建了一個占地28平方公里的路薩爾市。
這個城市由4個島嶼構成,場地十分寬敞,因此這里將會用來舉辦世界杯的開幕式,里面光坐席就配備有86000個。
除了體育設施以外,對于基礎設施的建設,卡塔爾也十分重視。
在世界杯其間,卡塔爾預測,世界杯門票將會售出290萬張,預期的旅客人數也在70萬左右。
因此,除了原有的酒店以外,卡塔爾還新建了230家酒店,以供游客們住宿。
為了應對大量的運動員以及游客的到來,卡塔爾對原有的交通網絡系統如高速公路、輕軌、地鐵等均進行了擴建。
多哈機場也計劃將原來的3000萬人次的年輸送量,短期內擴張到5000萬人次。
這么多人到來,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為了應對突發事件,卡塔爾在8座世界杯球場周邊裝了超過1.5萬個攝像頭,這些攝像頭還全部設置了面部識別系統。
不僅如此,這些攝像頭也連接到了全部球場的數字化指揮中心處,這樣,不僅可以監控每座球場的實時狀況,還可以遠程操控球場內的各類電子設施,對可能出現的危險情況也可以迅速地做出預警并采取應對措施。
因為安保人員不足,卡塔爾還和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國簽署了協議,這些國家會在世界杯其間派遣一定數量的軍警到達卡塔爾,幫助卡塔爾建立一支國際化的聯合安保力量。
為了保證運動員能夠健康地進行比賽,卡塔爾還保證向各地提供太陽能供能的冷卻系統,但是最終比賽還是改到了北半球的冬季舉行。這也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
卡塔爾之所以花費這么大的努力承辦這場世界杯,還是為了增強本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使卡塔爾在國際舞臺上可以作為一名重要的參與國而獲得廣泛認可。
至于本次世界杯的舉辦,究竟能不能在旅游業增長,國家形象提高以及國際地位的提高上面,達到卡塔爾的目標,還要等這次世界杯結束以后,再進一步探討。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5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