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球友@楊磊 原創,國球匯經授權發布歡迎更多球友在國球匯發表觀點、分享心得
?。ㄎ恼聝热輧H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遇到一個乒乓球俱樂部的朋友,聊了聊球館運營事宜。2020年多事之秋,經濟下行,波及各行各業,舉步維艱是共識。
朋友的球館地處市區繁華地段,交通便捷,設施一流,12張大彩虹球臺,一千多平米的面積,中央空調冬暖夏涼,每天還有專門保潔阿姨打掃,論硬件論環境,絕對杠杠的。但是相應的,一年租金小30個,亞歷山大。
朋友想了很多辦法,搞少兒培訓、會員聯賽、商業比賽,一年到頭,忙個不停,臨了算賬,一年留下不到5個,典型的“叫好不叫座”。他很苦惱,我于心不忍,談了談自己的看法:
一、比起掙錢與否,更需要關注的是降低成本
多年朋友,誠心實意,我開門見山地說:“不是球館不掙錢,是成本太高。”
經過幾年積累,繳費的年卡會員二百多人,每人一千元,也是一筆相當穩定可觀的收入。為啥仍喘不過氣來?關鍵是租金成本過高。
個人觀點,場地需要重新選擇,哪怕硬件、軟件品質下降了,會員流失一部分,只要成本大幅下降,壓力反而會小。反之,只能圖個表面熱鬧,“見錢”、“留不下錢”。
二、“少兒培訓”,永遠是球館的生命線
每個行業有每個行業的主業,不管愿不愿意承認,乒乓球行業,無論專業圈還是業余圈,“培訓”是核心行當。一個乒乓球館如果不搞培訓,幾乎鐵定賠錢。
培訓又分少兒與成人,少兒培訓是重中之重,持續性強、出成績又有帶動力,成人這塊現金流要差得多。
同時,要想學員多,還要形成特色。是氛圍好?是師資優?是有專業隊路子?還是能哄孩子開心,有吸引力?可以看不上,但一定要心中有數,有選擇、有側重。
三、組織比賽,要面子更要里子
參賽費與參賽人數,永遠是一段矛盾。不要怕流失部分參賽選手,經過實踐,要有信心和定力,定一個合理的價格,畢竟數量有上限,不可能期待人數無限增加。有了里子,慢慢就可以有面子。
推心置腹地談了談自己的想法,朋友一聲嘆息,有感謝也有感慨。所謂,知易行難。說了一句“話好說、事難做,只有先活著,才能有別的”,道出了太多一線乒乓球運營者的心聲和無奈!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4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