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尹成君
當高科技與足球發生碰撞,到底帶來什么?北京時間7日凌晨,在歐冠聯賽小組賽多特蒙德主場3:0戰勝哥本哈根的比賽中,哥本哈根中場法爾克曾在第89分鐘打入一球,但全新的半自動越位判定技術判定進球無效,這是這項技術首次在歐冠賽場得到使用。
兩個月后,這項目前足球界的最高端科技還要運用在卡塔爾世界杯上。
科技含量越來越高
所謂的半自動越位判定技術,其實是一種VAR的延續,但是它本身又比單純的VAR先進很多,也復雜很多。本賽季開始前,歐足聯宣布新賽季的歐冠將全面啟用半自動判定技術,相較之前的人工和VAR劃線,它會有更高的精確度,以及更短的處理時間。
之前的VAR技術,也就是視頻助理裁判,主要是通過多部攝像機捕捉到球員細節,再交由技術人員分析,當主裁判需要回放錄像來確認判罰時,技術人員找出相對應的節點加以提示或者佐證,從而得出更加公正的比賽判罰。
而歐足聯這次力推的半自動越位判定技術,則更要高出一個檔次。這一技術的關鍵是在球場頂部下方設置了12個專用攝像機,它們將被用來跟蹤足球及場上球員的位置等信息,實時分析每名球員身上的29個數據點(特別集中在四肢及與越位相關的身體部位)。與此同時,比賽用的足球內部植入了傳感器,可以每秒發送500次皮球運行數據,精確地判斷球員的最后觸球時間點,讓越位判罰更加公正合理。
不光如此,半自動越位判定系統還能直接代替主裁判做出判罰,而不需要像以前的VAR那樣,讓場上當值主裁對著屏幕不停地回放分析。這項技術在幾秒鐘之內就能把判罰的工作做好,并以3D畫面上傳到場上的大屏幕上,共所有球迷觀看,讓判罰毫無爭議可言。這都是人工智能的功勞,讓主裁判少操了很多心,也少挨了不少罵。
越位是足球的“死穴”
為什么國際足聯以及歐足聯會花這樣大的氣力把人工智能與VAR運用在判罰越位上呢?因為越位是足球的“死穴”,越位不存在或者判罰不正確,那么足球將索然無味,不再是一項體育賽事了。
在足球規則里,越位是一項頗為復雜與難判斷的鐵律,也很難用只言片語表達清楚,用稍微簡潔的話說,就是在進攻方球員出腳的瞬間,在對方半場,接球球員比包含門將在內的倒數第二名防守球員距離端線更近,同時比球距離端線更近,并試圖從中獲利或者干擾對方球員比賽,會被判罰越位。
如果沒有越位規則會怎么樣?那么在足球比賽中,不管是有巴西隊、德國隊參加的世界杯,還是小伙伴們踢的校園足球,每支球隊都將有一名球員站在對方球門前面,等著隊友大腳長傳到自己跟前破門得分。這樣的話,足球將變得毫無趣味可言,并隨之消亡。
不過翻翻足球歷史,現代足球產生之際,還真沒有越位規則。1848年之前,在英國進行的早期足球比賽中,還真有一名叫“直射員”的球員站在對方球門前,逮著機會就臨門一腳,所以那時足球比分都特別高。
玩著玩著,這幫球員自己都覺得沒啥意思了,就坐下來仔細商量所有的足球細則,越位一詞就被提了出來,還做了嚴格的限定,其程度甚至比現在的規則還嚴格,不管對方有幾名防守球員,只要有一名進攻球員在足球的前面就算越位了。結果玩起來,他們又發現這樣也太難進球了,于是又繼續修改規則,慢慢地才有了今天這樣子。
足球就是在不斷地刷新前輩們的認知上,逐漸成為世界第一運動的。當一本厚厚的足球規則放在你的面前時,你會發現里面凝結了上百年的體育精神與智慧。
科技改變足球
越位規則制定好了,接下來怎么來裁定又成了新難題。在一百多年的時間里,無數足球人都想解決好這個問題,但是都很難實現。尤其是在肉眼判罰時代,誤判是家常便飯的事,也因此造就了數不清的足球冤案。
在VAR系統產生之前,越位的判罰主要靠邊裁那雙犀利的眼睛。他們采取的辦法是與防守方的最后一名球員(不算門將)緊緊地站在同一條平行線上,只要進攻球員得球,邊裁感覺他超過了自己的位置,就舉起手中的小旗來提醒主裁判越位。畢竟人的精力與能力都是有限的,邊裁無法全部正確判斷越位也在情理之中,他們能做到的,只有問心無愧而已。
后來,科技慢慢融入足球,也開始改變足球。上世紀九十年代,一項小小的科技革新運用在越位判罰上,那就是在邊裁的小旗子上安裝一個無線遙控按鈕,另一端的接收器則綁在主裁判胳膊上,如果邊裁發現越位,就按動開關,主裁判的胳膊上就感受到接收器的震動,從而第一時間吹停比賽,阻止球員進行更多的無謂活動。這項技術現在看來絕對是小兒科,但是在當時是有轟動效應的,因為足球終于借助科技來改變自己了。
到了2018年,已經被廣泛運用了兩年的VAR,也就是視頻助理裁判第一次出現在世界杯上,標志著足球已經與高科技融為一體,在今后,兩者再也分不開了。直至今年,半自動人工智能越位判定技術將亮相卡塔爾世界杯,足球與科技的進步又一次上了新的臺階。
假如說越位是足球的“死穴”,那么進球就是足球的“命脈”。因此除了越位,國際足聯也非??粗貙M球的裁定。就這樣,“門線”技術也順其自然地產生了。以前那些被門框彈出來的射門,肉眼根本看不清楚到底進沒進,現在依靠“門線”技術,足球的落點與門線的位置一目了然,無可爭議。這也是科技改變足球的一大成果。
當然,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即將舉行的世界杯所用的足球,就是一個涵蓋了各方面高科技的產物,它是歷屆杯賽中速度最快的足球,同時其表面由20片帶紋理的超細纖維合成革組成,從而提升皮球的運動穩定性。這只足球可以為快節奏動作帶來速度、準確性、運動一致性和空中穩定。
看球從此少了樂趣?
也不知道是誰說的這樣一句名言:誤判是足球的一部分。這句話在沒有高科技介入足球的時代經常聽到,但是自從2016年VAR被普遍啟用后,這句話基本上銷聲匿跡了。直至今日,半自動越位判定系統的使用,將徹底解決困擾了足球圈上百年的世紀難題。
不過在足球圈里,解決了老問題,常常會帶來新問題。這項越位判罰技術實在是太明察秋毫了,對,連毫毛的越位都分析得一清二楚,這多少會損害足球的觀賞性,畢竟差之毫厘的越位并不能讓球員從位置上獲利,反而會打擊他在進攻上積極性,跑動會更加畏首畏尾。有球迷更是直言,如果這項技術早發明20年,那就沒有因扎吉啥事了。 的確,像他這樣的足球精靈就是生存在越位線上的,如果超過半根毫毛就算越位,那足壇也就少了一大流派,也少了很多樂趣。
不過,話雖這樣說,這項技術更多的是彌補人眼的缺陷,帶來的是公平與公正,不能因噎廢食。更何況這項技術判斷越位只需要25秒,而之前就算VAR也要大幾十秒甚至幾分鐘,這也大大節約了時間,其實帶給球迷的是更加流暢的比賽,何樂而不為。
2016年VAR技術被引入時,有球迷說這會毀滅足球,但是6年過去了,VAR不僅沒有毀掉足球,其本身也沒有消亡,而是更廣泛地被運用在足球賽場上。球迷和球員花了不少時間來欣賞和理解VAR,這一次面對半自動越位判定技術,相信大家同樣能夠做到,在享受足球的同時,也享受高科技給我們帶來的新的樂趣。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4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