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曾嫣艷 通訊員 葉曉菲
棒球交換賽現場。(李毓琳 朱毅力 攝)
本報記者 曾嫣艷 通訊員 葉曉菲
為進一步推進廈門中小學與金門縣中小學校際交換事情,發揚翔安區與金門的“五緣”上風,搭建青少年棒壘球交換平臺,促進兩岸青少年交換,為期兩天的2024年海峽兩岸(翔安)青少年棒球交換賽昨日落下帷幕。
據悉,賽事時期還舉行了兩岸青少年閩南文明交換活動??梢哉f,兩岸青少年的出色對壘,不僅是一次深化兩岸青少年交換的體育賽事,也是增長兩岸一家親的文明活動,更是翔安對金、對臺校際交換的一個縮影。
經過比賽發掘互助潛力
飛跑、接球、揮棒、出色的守備……選手在場上展現各自球技,劇烈的比賽讓人琳瑯滿目。5月11日,2024年海峽兩岸(翔安)青少年棒球交換賽在翔安區大嶝中學舉行。
據了解,本次賽事約請目標主要為廈門和金門的青少年棒球隊。賽事共設有U12和U15兩個賽事組別,參賽人數近200人,此中大陸步隊5支,臺灣步隊3支。終極金門縣金寧中小學和大嶝中學分散斬獲U12、U15冠軍。
金門縣中正小學校長蔡雪芳泄漏,中正小學棒球隊組隊來翔安到場比賽已多數次,本年6月中旬將再次到廈門參賽。
比年來,翔安區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以增長兩岸青少年福祉為愿景,富裕發掘互助潛力,告捷打造兩岸棒壘球校際交換項目,買通專業人才團結培養通道,搭建專業資源共享平臺,策劃產學研用互助創新,協同培養具有濃厚家國情懷、深沉文明沉淀、踏實專業才能、寬廣國際視野的兩岸青少年,架起廈金相反橋梁,拉近兩岸距離。
探究“閩臺團結組隊”參賽
作為故國大陸距離金門邇來的場合,翔安區與金門地緣相近、人脈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擁有協同的根脈和文明傳承。賽事時期,主理方還舉行了兩岸青少年文明交換活動。參賽選手一同旅行了抗戰時期金門縣當局故址、同安孔廟,以及中國棒球活動團體標準訂定單位之一的廈門市再豐活動東西僅限公司。
金門縣金寧中小學校長宋文法表現,本次賽事為海峽兩岸青少年棒球喜好者搭建了一個互相相反的平臺,讓各位可以加強球技交換。同時,兩岸青少年還可以在文明等方面舉行交換學習。
廈門市劉五店中學校長宋火金表現,渴望借助本次賽事,加強兩岸青少年在棒球武藝及文明范疇的交換,探究閩臺青少年以“閩臺團結組隊”等辦法到場大陸棒壘球比賽新路子,深化兩岸青少年文明交換,促進互鑒相助互愛。
(泉源:翔安區人民當局網站) 【投稿、地區互助請郵件 信息新報 3469887933#qq.com24小時內回復。】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47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