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懂車帝原創 李楊/陳志明
[新車 懂車帝原創] 有人說,群眾只會造一款車那就是高爾夫,拍扁了拉長了就衍生出了整個家屬,這句話固然是打趣話,但高爾夫相對是群眾最經典的車型。1974年誕生以來,到如今履歷八代,舉世累計銷量凌駕3000萬輛,可以說在天下汽車產業的提高史上也有著很緊張的意義。
如今全新一代高爾夫態度,我們在第一時間拿它和第七代車型做個比力,看看第八代高爾夫畢竟有什么亮點。
第八代高爾夫
第七代高爾夫
很多人吐槽說第八代高爾夫的厘革不大,起首我們來直觀比力一下兩代車型的車身參數信息。新車的長寬高分散為4296/1788/1471毫米,而第七代車型的尺寸是4259/1799/1476毫米,兩者沒有太大區別,兩臺車的軸距都是2631毫米。
第八代高爾夫
軸距一樣是不是代表了兩者的底盤安靜臺也沒有厘革呢?答案:是,也不是。第八代高爾夫基于MQB Evo平臺開發,該平臺作為MQB平臺的晉級版,主要針對電氣化、智能化,以及人機交互體系舉行了變革,以是兩代產物的軸距、車身尺寸并沒有太大厘革。
第八代高爾夫
第七代高爾夫
這里必要分析的是筆者如今拿到的第八代高爾夫是R-Line版,以是它有很多玄色的外表套件和熏黑的輪輞,平凡版外表和該車相差不少。筆者以為第八代高爾夫R-line版的確要比身邊這臺第七代高爾夫平凡版帥很多。
第八代高爾夫
除了分明不同的燈組之外,第八代高爾夫的外表舉行了很多比例上的調停,這些讓它更切合如今年輕活動化的趨向。行進氣格柵和大燈相連,緊縮了縱向高度,增長了橫向視覺寬度。進氣格柵中到場LED燈帶,也是一大特征。
第八代高爾夫
大燈接納了不端正外型,雙透鏡計劃讓大燈看起來很精力。第八代高爾夫也接納了群眾的IQ.LIGHT燈光武藝,光源全部為LED,在夜晚可以提供出色的照明。
車身一邊肩線和門把手的相對地點產生了厘革,為了讓車顯得更低矮,第八代高爾夫的C柱變得愈加傾斜。
第八代高爾夫
尾部群眾LOGO下方到場了“GOLF”字標,尾燈愈加扁平細長,不外假排氣非得做成四出在筆者看來就大可不必了。這些細節使新老兩代車型在觀感上有了差別,很分明第八代高爾夫要更年輕一些。至于內飾,兩臺車的區別更分明。
第八代高爾夫
第七代高爾夫
比力新老兩代車型的內飾可以發覺,比擬外表,內飾則更能讓人以為第八代高爾夫的確是一款換代車型。筆者以為第七代高爾夫的內飾以前不錯,但第八代高爾夫還要更風雅一些。
第八代高爾夫
第八代高爾夫內飾有更強的條理感,第一層是全液晶儀表和中控觸摸屏,第二層是空調出風口和駕駛體系控制區,第三層是換擋利用區。
第八代高爾夫
這次全液晶儀表在第八代高爾夫上成了全系標配,不再像老款僅有頂配才有。全液晶儀表尺寸為10.25英寸,信息自界說化水平比第七代高爾夫要高。
第八代高爾夫
第七代高爾夫
實體按鍵在第八代高爾夫里基本散失了,功效控制開頭使用觸摸帶振動反應的利用辦法,好比已往的燈光控制旋鈕不見了,如今換成了小小的觸摸面板。
第八代高爾夫
第八代高爾夫的中控屏尺寸為10英寸,高屏幕區分率和標致的UI計劃帶來了出色的觀感。MIB 3體系功效豐厚,支持無線CarPlay、CarLife手機互聯,可以富裕滿意不同手機用戶的使用需求。
第八代高爾夫
第八代高爾夫
第八代高爾夫幾乎一切的功效控制都必要經過中控屏來觸摸完成,一些常用的功效(好比空調)僅有進入二級菜單才干做全盤利用,開車歷程中很難再像第七代高爾夫那樣做到盲操,駕駛寧靜性遭到一些影響。別的第八代高爾夫雖晉級了電氣架構,不少CAN模塊的傳輸速率都大幅提升,但是車機體系利用起來并不流利,快速一連滑動常常會顯現卡頓,點擊圖標進入二級菜單時也總以為速率有些慢。云云養眼的中控屏讓各位對車機體驗有了高預期,但實踐上手以為很尋常,這讓筆者有點出乎意料。
第八代高爾夫
第七代高爾夫
第八代高爾夫
第七代高爾夫
別的筆者也發覺了一些減配的場合,好比第七代高爾夫的手套箱內有植絨,第八代高爾夫就變成了光溜溜的塑料,原本車頂上另有眼鏡盒,如今也散失了。
第八代高爾夫
第七代高爾夫
筆者比力了兩臺車的各項乘坐空間數據,發覺各個方面的數據不同都在毫米級別,可以說兩臺車的空間體現基本一樣。
第八代高爾夫
第八代高爾夫
第八代高爾夫由于使用了風雅的電子擋把使得拿取儲物盒里的物品愈加便利,并且前排門板上的儲物空間要比第七代高爾夫大一些。
第八代高爾夫
第七代高爾夫
但是關于如此一臺掀背小車來說,后排并不會常常坐人,以是也不必有太高的要求。比力大的區別是,第八代高爾夫的后排地臺高度由上一代的195毫米低落到100毫米,車內搭客橫向挪動更便利了。
第八代高爾夫
第七代高爾夫
比擬外表內飾,第八代高爾夫在機器層面給各位的新穎感就少很多了,搭載的照舊EA211 1.4T倡導機,最大功率150馬力,最大扭矩為250?!っ?,傳動體系照舊7速DSG變速箱。正如各位所知,外洋的1.5T倡導機并沒有被引入國內,但我們也不必感受遺憾,由于一汽-群眾有本人的思索。
但是EA211 Evo 1.5T倡導機早在2016年就在外洋投產,分上下功率兩個版本,高功率版本功能和國內的1.4T一樣,最大功率都是150馬力,最大扭矩也為250?!っ?,但使用了包含APS缸壁涂層、350bar噴油器等新武藝。而低功率版本使用的創新武藝比高功率版本還多,好比米勒循環、VTG可變截面渦輪增壓器,緊縮比可以到達12.5:1,這些武藝都指向一個目標——省油。1.5T低功率版本由于VTG渦輪增壓器的耐受溫度僅限,以是動力功能尋常,最大功率為96千瓦,最大扭矩僅有200?!っ?,還不如國內的1.4T低功率版本。
高功率版本的功能和國內的1.4T一樣,引入國內意義不大,低功率版本的功能比1.4T差,并且制造本錢高,僅在油耗方面有些上風,不敷以壓服消耗者置辦,增長的制造本錢假如招致售價高了,在國內這么劇烈的市場競爭下約莫會讓產物很不受接待,綜合多方面緣故,EA211 Evo 1.5T倡導機沒分開國內。不外各位也不必發急,依照材料來看第二代EA211 Evo2 1.5T倡導時機在2023年伴隨著第八代高爾夫的中期改款到來,我們到時分可以好順眼下那臺倡導機的體現。
回到第八代高爾夫上,說到具體的駕駛以為,但是和第七代高爾夫不同不大,7速DSG雙離合變速箱仍然有起步時動力團結偏慢的成績,也就是輕踩不走,重踩分明前躥,這種起步增速不夠平順的體現對溫馨性影響比力大。至于速率提起來,變速箱升到4擋以上,這時換擋會變得很平順,動力銜接快速,踩下油門變速箱會敏捷降擋,增速一氣呵成。
1.4T倡導機的動力照舊比力充裕,應對都市快速超車完全沒有壓力,其動力體現乃至還能讓一些喜好駕駛的人感受一些驚喜。至于NVH體現,第八代高爾夫也交出了不錯的成果,怠速形態下很難發覺到從倡導機艙傳來的雜音和發抖,而在駕駛歷程中,除非急增速,倡導機的雜音也很少傳到車內,胎噪會有一些,但并不擾人,總得來說第八代高爾夫的NVH表如今同級中是出色的水平。
全體比力下去,筆者以為第八代高爾夫,尤其是R-Line版,外表內飾更帥,更風雅,照舊挺討人喜好的。但除了這些外表上的厘革,從內在角度來看新老兩臺車并沒有實質的區別,第八代高爾夫只是一個與時俱進的版本罷了,并沒有質的奔騰。在如今的情況下,高爾夫算是國內市場碩果僅存的極品兩廂小車之一了,我信賴關于那些尋求風雅,尋求駕駛機動性的消耗者來說,第八代高爾夫仍然可以成為他們的備選之一。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45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