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克(Snooker)的意思是“攔阻、停滯”,以是斯諾克臺球偶爾也被稱為停滯臺球。此項活動使用的球桌長約3569毫米、寬1778毫米,臺面四角以及兩長邊中央地點各有一個球洞,使用的球分為1個白球,15個紅球和6個彩球(黃、綠、咖啡、藍、粉、黑)共22個球。
擊球排序為一個紅球、一個彩球,直到紅球全部落袋,然后以黃、綠、咖啡、藍、粉紅、黑的排序逐一擊球,最初以得分高者為勝。斯諾克盛行于英國、愛爾蘭、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印度等英聯邦國度以及香港,現在在中國提高很快。
中文稱呼;斯諾克英文稱呼;Snooker
構成
1個白球,15個紅球,6個彩球;單桿最高分147分(滿分桿)
出名士物;戴維斯,亨得利,奧沙利文,丁俊暉,希金斯
汗青先容
固然臺球活動的汗青可以上溯到15世紀,但斯諾克(Snooker)的創造則相對晚了很多。關于斯諾克的劈頭,一個比力可信的說法是:在19世紀后期,臺球活動流行于駐扎在印度的英國步隊中,事先盛行的玩法是黑球入袋(Black Pool)。這種玩法用1個白球,15個紅球和1個黑球。1875年的一天,駐扎在印度賈巴爾普爾(Jubbulpore)的英國陸軍上校內維爾·張伯倫(Neiville Chamberlain)和他的戰友們以為這種玩法過于簡便、無趣,便決定增長黃色、綠色和粉色3個彩球上去。不久,又嫌不夠,再加上了棕色和藍色球。這種新玩法很快盛行開來,從而招致了斯諾克臺球的誕生。而斯諾克一詞則是事先英國步隊中對軍校一年級重生的盛行叫法。這使得斯諾克被這些兵士們用來稱呼這種新玩法的初學者,終極則成為了這項活動的稱呼。
如今盛行的斯諾克臺球一共有22只球。此中母球(白球)1只,目標球21只。目標球中:紅球15顆各1分;黃球1只2分;綠球1只3分;咖啡球1只4分;藍球1只5分;粉球1只6分,黑球1只7分。
斯諾克錦標賽肇始于1916年,事先舉行了首屆英格蘭副業斯諾克錦標賽。1927年,在喬·戴維斯等人的積極下,第一屆斯諾克臺球天下職業錦標賽在倫敦告捷舉行,并由喬·戴維斯本人取得冠軍,博得6.10英鎊(今約200英鎊)的獎金。喬·戴維斯是天下上最出色的斯諾克選手之一,在其1946年淡降世錦賽時,之前歷屆天下職業錦標賽的冠軍都為其取得。
斯諾克黃金時期的低潮顯如今1985年的天下錦標賽決賽上,只管兩位選手鏖戰到清早,但仍有近1850萬(相當于事先英國三分之一的生齒)觀眾經過電視轉播看到了丹尼斯·泰勒(Denis Taylor)以一技重擊將最初一個球送入袋口之后舉起獎杯慶祝的場景。斯諾克在英國持續廣泛地盛行,成為僅次于足球擁有第二多電視觀眾的一項活動。
分值盤算;打自在球時,彩球算1分,單桿滿分為147分。正常情況下,每個紅球為1分,種種彩球分值從2至7分,黃球2分,綠球3分,咖啡球4分,藍球5分,粉球6分,黑球7分。
斯諾克球臺
顯現“斯諾克”的場面:擊球必需依照“一紅一彩”的排序,當一擊后,由于死球的攔阻使得對手不克不及夠擊打主球使其同時直線完全經過隨意球的兩邊,即稱為斯諾克。使得這一種情況顯現的選手如此做被稱為作“斯諾克(Snookered)”,而另一方則必要“解斯諾克”,立刻使取得臺面上的最高分數仍落伍對手的時分,就必要經過做斯諾克來迫使對方失誤犯規罰分。
斯諾克
天下職業臺球同盟主要努力于提高職業臺球,舉行天下上的職業選手到場的職業排名系列賽,如天下職業斯諾克錦標賽等,像亨德利、戴維斯、奧沙利文、卡特等天下出名職業球手都到場的是職業比賽。而國際臺球團結會則擁有 72 個會員國,旨在舉世推行和普及臺球活動,天下斯諾克錦標賽便是該構造舉行的比賽。
主要東西
巧粉用于涂在球桿桿頭以加強球桿和主球(白球)之間的摩擦力。
滑石粉也叫撲手粉,通常被克制成正方體滑石粉塊,可吸汗除澀。
球桿(Cue)用于擊打主球的木制器具。
加長桿(Extension)也叫后招,加在球桿尾部的一根短棒用于增長球桿長度,當主球闊別選手時協助選手擊打主球。
架桿(Rest)用于支持球桿的具有銅制的X形頭部的木桿,中選手的非持桿手手臂不夠長時,可將球桿靠在架桿上,以安定地擊打主球。另有一種特別架桿,有一個彎頭能繞過球擊打,桿頭與架桿相反。
三角架(Tripod)也叫高架桿。相似架桿,但頭部是拱形的,并且頭部更大,可架在另一只球上方以便揮桿擊球。
定位器(Marker)一種帶有角形卡球啟齒或半圓形卡球啟齒的安裝,用于協助裁判確定球的準確地點。在其協助下,球在比賽中途擦拭后可以準確無誤地放回原本的地點。在裁判使用其擦拭母球時視為母球,統統對其的舉動視為犯規,直至裁判放回母球取走。
三角框(Triangle或Rack)開賽前用于將一切的紅球排成標準的正三角形的三角形框架。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42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