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陸軍缺兵少將(羅科索夫榮升16集團軍司令,卻發現缺兵少將,到處撿人抵抗德軍)
1941年8月初,羅科索夫斯基接到了一項新的任命——他將成為第16集團軍的司令官。這一命令來得十分突然,因為第16集團軍原本的司令官是米哈伊爾·費奧多洛維奇·盧金中將,盧金在斯摩棱斯克打得十分頑強,沒道理突然間就把盧金換掉才對。帶著一肚子的疑問,羅科索夫斯基被鐵木辛哥元帥帶去了第20集團軍的司令部,到了這里羅科索夫斯基才弄明白,敢情是第20集團軍的司令官庫羅奇金被調回莫斯科了,盧金要去頂庫羅奇金的缺,所以羅科索夫斯基就頂了第16集團軍的缺。
按道理說這是個好事,但是羅科索夫斯基高低有那么點愁眉苦臉,原因特簡單,看看盧金現在這樣子就知道了。羅科索夫斯基看到盧金的時候,盧金差不多是被人從車抬出來的,他在撤離斯摩棱斯克的時候被德軍飛機投下的炸彈給炸傷了。盧金作為集團軍司令都已經這樣了,那他的第16集團軍就更好不到哪去了。這不兩個人交接的時候,盧金就很沉痛地表示:“第16集團軍沒有被敵人打垮,它是被拖垮了!”
為什么盧金會這么說呢,我們想想蘇德戰爭初期蘇軍的情況就知道了,當時蘇軍在前線遭遇了一連串慘敗,其中尤以西方面軍損失最為慘重。鐵木辛哥接手西方面軍的時候,西方面軍的主力大部分都被德軍殲滅了,前任司令官巴甫洛夫都被拖到莫斯科槍斃了,現在的西方面軍那都是重組過的。也就是這時候蘇軍的部隊編制也發生了變化,1941年乃至以后很長一段時間里,蘇聯的一個集團軍充其量也就是相當于德國人的一個軍,有時候可能還不如德國的一個軍,整體情況就突出一個凄風苦雨啊。
而盧金的第16集團軍是個什么狀態呢?擱在倒霉的西方面軍里都是慘不忍睹的那種。斯摩棱斯克戰役里盧金的第16集團軍死戰一月有余,損失比友鄰的第20集團軍還大,羅科索夫斯基接手的時候這差不多都快成了一個空架子了。這下好了,本來羅科索夫斯基還指望著能補充點部隊呢,現在番號是有了,這官也升了,可這部隊是真沒有啊。沒法子,羅科索夫斯基只能把自己的戰役集群和第16集團軍合并,把兩支部隊攢在一起,他還能湊出一個相對完整的集團軍出來。
經過羅科索夫斯基這么一重組,第16集團軍的基本編制也就算是湊出來了。基洛夫上校的第38步兵師和米哈伊洛夫上校的第101坦克師是他的老底子,當初和他一起在亞爾采沃死磕德軍的就是這兩個師。剩下的部隊則包括利夫科夫上校的莫斯科第1摩托化步兵師、切爾內紹夫上校的第152步兵師、格里亞茲諾夫上校的第64步兵師、奧爾洛夫上校的第108步兵師和列米佐夫的第27坦克旅。除此之外,他還擁有一個重炮兵營和一些規模不大的混成支隊/分隊,這就屬于是殘兵湊齊來的了。
總體來說,羅科索夫斯基現在的情況沒比之前好多少,部隊基本都是傷痕累累,找不到任何一支滿編的部隊,突出的就是一個大寫的慘字。雖然說同時期西方面軍,乃至是整個蘇軍差不多都是這個衰樣,可考慮一下羅科索夫斯基從戰爭爆發到現在一直沒太多好運氣,不是轉移就是四處拾荒,所以他眼下這情況基本可以說是喝口涼水都塞牙縫。當然,羅科索夫斯基畢竟是一位名將,這么點小挫折按道理是沒法讓他頭疼的,真的問題在于他眼下的處境非常惡劣,簡單說就是他直接撞德國人槍口上了。
第16集團軍的防區位置很糟糕,他們不光要守衛原來就控制的亞爾采沃,現在他們的防區還擴大到了斯摩棱斯克至維亞濟馬的主要公路線上,整個防區寬度足有50公里。雖然說羅科索夫斯基手頭有六個師的兵力,可這六個師都是殘破不堪的狀態,讓他們守衛寬度達50公里的戰線,高低是有點難為他們了。就算退一步來說,哪怕這六個師都是滿編狀態,想要守住都困難重重,何況是現在呢?尤其德國人是一點都沒閑著,差不多羅科索夫斯基剛接管第16集團軍,那邊德軍已經開始對亞爾采沃發動攻擊了。
沒轍,羅科索夫斯基只能一邊抵擋德軍的攻勢,一邊琢磨著自己上哪再淘換點兵力裝備什么的。說白了就是他還得去戰場上拾荒,反正能撿來點就算點,總好過現在大家喝西北風吧?不過讓羅科索夫斯基覺得幸運的是,德軍的兇猛攻勢就持續了兩天,兩天后就偃旗息鼓了。這倒不是德軍那邊突然良心發現,而是德軍那邊也補給不足了,現在正等后方送補給過來呢。羅科索夫斯基自然不知道對面的德軍是什么情況,但他明白自己現在算能喘口氣了。
在此后的一段時間里,羅科索夫斯基睜開眼睛就倆字:拾荒。他頻繁地派出“拾荒分隊”,命令這些分隊盡一切可能尋找能派上用場的東西,甭管是被打散后突圍出來的散兵游勇,還是被拋棄的武器彈藥,他現在是來者不拒的狀態了。他手底下那些步兵分隊也確實是手腳利索,很快就給他收攏回了不少人員和物資。但這里存在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散兵游勇是收攏了不少,可這些人的武器彈藥早就已經所剩無幾了,而第16集團軍的物資儲備也早就是不可持續的竭澤而漁了,他羅科索夫斯基去哪弄點武器彈藥呢?
羅科索夫斯基是名將,不是霍格沃茲的巫師,他沒法用第聶伯河的水和烏拉爾的泥土造出武器裝備,所以這個問題好懸沒把他給愁死。然而,第16集團軍的軍事委員洛巴切夫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他琢磨既然己方能有被打散的士兵從包圍圈里沖出來,那就說明德軍對于戰線的控制力度遠沒有表面上那么強。那既然如此為什么不派點人跑到德軍屁股后面,從淪陷區找點武器彈藥回來呢?哪怕是偷襲德軍的后勤分隊也能搞點東西回來吧?
這個建議立刻點醒了羅科索夫斯基,塔里克從集團軍里選出最精明能干的士兵,給他們配上卡車和最精良的武器,讓他們想方設法潛入到德軍后方去,盡一切可能搞點裝備回來。本來羅科索夫斯基沒指望這些拾荒分隊能取得什么太大的成果,畢竟他琢磨這種鉆到德軍后面拾荒的行為還是太作死了,能稍微撿回點物資就已經是老天保佑,指望有太大收獲的可能性實在不高。但不久之后,羅科索夫斯基就意識到自己想錯了,因為拾荒分隊的人實在是太能干了,他們帶回來的物資已經不能用多來形容,而應該說他們是搬了個倉庫回來。
拾荒分隊的組成很有意思,這樣的分隊大多都有最精銳的士兵和那些從包圍圈里突圍歸來的幸運兒組成。這兩伙人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膽子足夠大,他們在經過簡單的合計之后,決定跑去德軍后方轉上一大圈。目標除去那些曾經是戰場的區域之外,他們還敢于去那些名義上已經被德軍奪取,實際上卻沒有什么人駐守的城鎮去看看。
這種行動往往會讓他們收獲頗豐,除去輕武器如步槍、沖鋒槍、輕重機槍之外,他們還能回收一批迫擊炮和76.2毫米榴彈炮回來的,甚至于他們還和變魔術一樣帶回了一批45毫米反坦克炮,至于彈藥之類的那更是恕不生育,而這些正是第16集團軍急需的東西。
而在檢閱拾荒分隊的成果時,羅科索夫斯基還發現這些武器里多出了一批德國武器,開回來的卡車也莫名其妙地多了幾輛德國卡車,一并被帶回來的還有一批被錘的鼻青臉腫的德國兵。羅科索夫斯基立刻意識到是他的拾荒分隊伏擊了德國的后勤車隊,這也意味著德軍的戰線有許多可以穿過去的縫隙,后方更是缺乏駐守兵力。
想到這里,羅科索夫斯基立刻派出了更多拾荒分隊去搜尋物資,同時也內心也暗嘆現狀的窘迫,如果不是蘇軍兵力不足的話,就憑德軍現在這個千瘡百孔的戰線,蘇軍早就發起反擊來教訓德國人了,哪會和現在一樣被動挨打???
雖然羅科索夫斯基心里多少有點不是滋味,可他的第16集團軍就在這種拾荒活動中日漸強大起來。第16集團軍在短時間內變成了一支強大的部隊,兵員和裝備情況都已經通過羅科索夫斯基獨有的拾荒行為而大大好轉,別的集團軍還在等待上級給補給的時候,羅科索夫斯基自己已經解決了很大一部分問題,并在隨后的戰斗中越戰越勇。
也因此,第16集團軍成為了蘇聯統帥部戰報上的??停粌H工廠和黨組織的代表在慰問時高度贊譽他們,英國軍事代表團參觀后也對第16集團軍敬佩不已?,F在,羅科索夫斯基和他的第16集團軍做好了戰爭準備,而更殘酷的戰斗也在不久的未來等待著他們。
結尾,以上就是陸軍缺兵少將(羅科索夫榮升16集團軍司令,卻發現缺兵少將,到處撿人抵抗德軍)的文章整合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3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