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世界杯支付寶俄羅斯(4000家俄羅斯商戶世界杯前接入支付寶,中國移動支付引領全球)
“俄羅斯世界杯,中國除了足球隊沒去,其他都去了。?”
這盡管是一句網絡上的玩笑話,但當前在俄羅斯,確實充滿了不少中國元素,你可以嘗到美味的小龍蝦,見到熱情的中國大媽,甚至,還能發現熟悉的一抹“中國藍”。為迎接世界杯期間的中國游客,俄羅斯有4000多家商戶開通了支付寶消費。
作為“新四大發明”之一,支付寶于2017年4月正式進入俄羅斯市場,從最初莫斯科市中心的部分紀念品店,到如今覆蓋機場、百貨、地鐵等各類生活場景,中國消費者前往俄羅斯,也基本能夠不帶錢包就出門了。
而這,僅僅是支付寶將“無現金模式”帶往全球的一個縮影。
■圖片/東方IC從地鐵到商店,都能使用支付寶
今年端午節,85后白領倩倩帶著媽媽一起去了趟俄羅斯,表面上是看世界杯,實則身為偽球迷的母女倆,是想借著三天假期在莫斯科逛一逛。
“我們住在特維爾大街附近,離很多景點都近,交通也方便。”倩倩說。
因此,莫斯科那些別具特色的地鐵站,便成了她們每天都要去的地方。
6月17日,倩倩和媽媽看了來莫斯科后的第一場球賽,德國對陣墨西哥,在往返盧日尼基體育場時,她們就搭乘了中央環線地鐵,只不過去時她們是用盧布買票,而回程則使用了支付寶。
■圖片/倩倩在俄羅斯地鐵站
“看到支付寶的時候很親切,我也是只會英語不懂俄語,還要帶著媽媽。”倩倩表示。
在本次世界杯上,莫斯科共有兩座球場用來承辦足球比賽——盧日尼基體育場和斯巴達克體育場,分別有中央環線盧日尼基站和7號線斯巴達克站直達,而盧日尼基站,正好就屬于支付寶的覆蓋范圍。
在莫斯科,能用支付寶掃碼買票的地鐵站還有伊茲邁洛沃站、商務中心站、火車頭站和加加林廣場站,為了方便中國游客,部分站臺內還貼有中文提示和裝有PIN-Pad設備,專門用來生成并打印支付所需的二維碼。
莫斯科的地鐵票種類也很多,有單次、多次、單日、多日等形式,倩倩當天買的是單次票,一人花費55盧布,折合人民幣大約5.5元左右。
■圖片/在俄羅斯可以用支付寶坐地鐵
除了乘坐地鐵外,在俄羅斯“買買買”也能用上掃碼付款。倩倩表示,她在阿爾巴特大街上就偶然看到一家小店玻璃門上,貼了個支付寶Logo。
“一下子對這家店就很有好感?!?/p>
■圖片/倩倩在俄羅斯遇到小店支持支付寶付款
資料顯示,當前包括俄羅斯兩大知名百貨公司,莫斯科的TSUM和圣彼得堡的DTL,三大連鎖超市dixy、Victoria和Azbuka,以及有當地“絲芙蘭”職稱的L'Etoile在內,共計約4000家商戶都接入了支付寶,消費者直接使用支付寶結賬,還能享受實時匯率優惠直接扣除人民幣。
■圖片/俄羅斯支持支付寶消費商戶一覽中國移動支付引領全球
有人估算,本次世界杯將吸引10萬名中國球迷前往俄羅斯觀賽,這意味著,他們都能在異國他鄉見到這一抹熟悉的“中國藍”,而俄羅斯,只是支付寶全球版圖中的其中一塊,2018年以來,支付寶的國際化進程儼然進入加速階段。
目前,支付寶已經在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線下支付業務,主要為中國日益增長的出境游客提供他們熟悉的移動支付服務,包含了交通、購物、餐飲、景點等場景。而就在6月初,螞蟻金服對外宣布完成了新一輪140億美元的融資,主要用途之一便是支付寶的全球化拓展,另據阿里巴巴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支付寶連同其海外合營公司伙伴在全球已有約8.7億年度活躍用戶,這也是支付寶首次公布其全球活躍用戶數量。
不難看出,支付寶在海外拓展的潛力巨大,有很大一個因素是處于發展中國家行列的中國,卻在移動支付領域領先于不少發達國家。
據《環球市場》刊登的一期論文表明,移動支付在中國迅速崛起,主要歸因于網上購物驅動力和信用卡文化未充分發展兩方面。
在美國,刷卡幾乎貫穿了當地居民的衣食住行,長時間的沉淀讓這種消費方式成為了他們的生活習慣,繼而形成一種“信用卡文化”,從紙幣到信用卡再到移動支付,美國人擁有一條完整的支付發展路徑。但在中國,當人們的信用卡滲透率還并不高時,移動支付時代就已經伴隨著線上購物的興起而到了,相當一部分年輕人幾乎跳過了信用卡,“彎道超車”直接進入了移動支付階段。
有人開玩笑說,未來人人都拿手機來支付,小偷可能都沒錢可偷。而隨著支付寶在中國一二線城市逐步打造“無現金城市”,并將腳步延伸到海外,這一說法或許真要變成現實了。
結尾,以上就是世界杯支付寶俄羅斯(4000家俄羅斯商戶世界杯前接入支付寶,中國移動支付引領全球)的文章整合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3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