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胡騰(《古代風俗百圖》,滿滿地都是回憶)

時間:2023-08-22 02:32:03 閱讀:6

《古時習俗百圖》,滿滿地都是追念

《古時習俗百圖》,滿滿地都是追念

中華民族的古時習俗,時至今天很多以前散失不見了。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頭眷注中華民族傳統文明,王弘力教師所繪《古時習俗百圖》,并配以竹枝詞,給我們展現以前那些優美的傳統習俗......


宋·饋歲

不計酒食與野鮮,每逢歲暮送年盤。

奉送雖少風憨厚,友鄰友情溢山川。

北宋時,年底人們互贈禮品,稱為『饋歲』。蘇軾有《饋歲》詩。南宋周到《武林往事》載:一入臘月后,路上便可見挑擔者送酒肉。稱為『送年盤』。不計送幾多,主要在表現慶賀。


清·賣對聯

塾中教師不甘貧,謄寫對聯賣文雅。

當眾揮毫顯技藝,自詡筆力勝右軍。

據《宋史·蜀世家》載:后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云: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是我國最早的對聯。宋代對聯仍稱『桃符』,但聯語則不限寫于桃符,而多貼于楹柱,稱為『楹聯』;且用粉紅箋寫出,稱為『春貼紙』。據明代陳云瞻《簪云樓雜話》紀錄:『對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夜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對聯一副,帝微行時出觀?!挥捎谥煸暗某珜Р攀埂禾曳桓姆Q并真正成為『對聯』。清代《燕京歲時記》載:『自入臘今后,即有文人書生,在市肆檐下謄寫對聯,以圖潤筆,祭灶之后,則漸次粘掛,千門萬戶,煥然一新?!慌D月間,私塾教師寫對聯賣,乃是稀有的事。清周宗泰《姑蘇竹枝詞·對聯》中說:『學書兒童弄筆勤,對聯幅幅賣文雅。人來問價增三倍,不使鵝群籠右軍。』連上學兒童也來賣對聯了。


清·喝豆粥

喜到初八臘月天,門前舍豆俗相沿。

信士弟子熬粥夜,念佛聲聲結善緣。

約在南北朝時,我百姓間受佛教寺院臘月初八吃『七寶五味粥』的影響,構成了吃『臘八粥』習俗。《東京夢華錄》中說:十二月初八日,請寺僧送七寶五味于門徒飲,謂之臘八粥?!稉P州風土小記》載:臘月八日前,寺院僧人聚數十黃衣,沿門托缽而乞米,名曰『乞臘八米』。清代的臘八粥制造更為精巧,如《燕京歲時記》稱『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棗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天津民俗,臘月初八日,作佛會,亦舍豆。善男信女先于夜間捻豆做粥。每捻一豆,念佛一聲,曰結緣豆,粥熟,則施臘八粥于行人。


宋·祭灶

時屆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酒糟涂灶醉司命,男兒酌獻女兒避。

我國古時奉祀的灶神,便是火神祝融,《禮記·禮器疏》:『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以為灶神?!灰詾樵钔跎咸煜蛴窕蚀蟮鄞驁蟾娴氖拢跁x代早已有之。晉葛洪《抱樸子·微旨》:『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惡行?!弧稏|京夢華錄》:『都人至除夜,備酒果送神,以酒糟涂灶門上,謂之醉司命?!回屎蠹涝钜浦僚D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又稱『小年』。范成大《祭灶詞》:『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車風馬小留連,家中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辉谠钔跸袂肮┨枪?、凈水、料豆和秣草,然后將舊像焚之,謂之送灶;除夜又買新灶王畫像供上,謂之迎灶。官方另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風習,故祭灶僅限男人。


清·吃灶糖

歲暮方思媚灶王,香瓜元寶皆麥糖。

粘口何需多云云,買顆先令小兒嘗。

在祭灶時,用飴糖涂灶神之口,以求『上天言功德』;古時的飴糖,或稱膠牙餳,或稱灶糖,又稱關東糖。入臘之后,市井便有賣用麥糖制成的糖瓜、糖葫蘆、糖元寶、芝麻糖、蓼花等。清文人厲鶚有《膠牙餳》詩:『節物關人意,殘年一碟添。蓼花分遮掩,粉繭共粘?!?/p>


清·跳灶王

年關催人諸事忙,乞兒結伴扮灶王。

敲竹歌噪門前舞,賞錢好言稟玉皇。

《清嘉錄》載:『乞兒三五報答一隊,扮灶公、灶婆,各執竹枝噪于門庭以乞錢,至二十四日止,謂之跳灶王?!磺迥椭茏谔豆锰K竹枝詞·跳灶神》云:『又是殘冬急景催,陌頭財馬店齊開。灶神人媚將人媚,畢竟錢從囊底來?!蝗藗円禾钔酢恢饕怯懞迷钌瘢S觼砟曩n福。


宋·照田

臘月廿五天正寒,長竿燃炬照南田。

儂家今晚火最旺,定知來年多稻蠶。

南宋范成大《照田蠶行》云:『鄉村臘月二十五,長竿然炬照南畝。近似云開森列星,遠如風起飄流螢。今春雨雹繭絲少,秋日雷鳴稻堆小。儂家今晚火最明,的知新歲田蠶好。夜闌風焰西復東,此占最吉馀難同;不唯桑賤谷芃芃,仍更苧麻無節菜無蟲?!唤缭姟蹲允w苕溪》云:『桑間篝火卻宜蠶,風土相傳我未諳。』


唐·驅儺

驅儺吹笛又伐鼓,瘦鬼涂面赤雙足。

桃弧射矢茅鞭打,鼠竄引得眾喝彩。

『驅儺』是古時驅除疫鬼的儀式,多在臘月舉行。唐王建《宮詞》:『金吾除夜進儺名,畫褲朱衣四隊行。院院燒燈如白天,沉香火底坐吹笙。』形貌了儀式的場面;孟郊的《弦歌行》:『驅儺伐宣揚長笛,瘦鬼染面惟齒白。暗中崒崒拽茅鞭,裸足朱衫行戚戚。相顧笑聲沖庭燎,桃弧射矢時獨叫。』形貌了儺的外形和人們驅儺的興奮心情。


唐·鏡聽

良人遠宦盼回程,膜拜灶前點香燈。

懷中抱鏡藏門候,聞人初言細品評。

《月令萃編》載:『元旦之夕,灑掃,置香燈于灶門,注水滿鐺,置勺于水,虔星期祝。撥勺使旋,隨柄所指之方,抱鏡出門,密聽人言,第一句便是卜者之兆?!挥帧冬槶h記》載:『先覓一古鏡,錦囊盛之,獨向神灶,勿令人見,雙手捧鏡,誦咒七遍,出聽人言,以定休咎。』唐王建《鏡聽詞》云:『重重摩挲嫁時鏡,夫婿遠行憑鏡聽。轉身不遣他人知,人意丁寧鏡神圣。懷中拾掇雙錦帶,恐畏陌頭見驚怪。嗟嗟嚓嚓下堂階,單獨灶前來膜拜。出門愿不聞哀思,郎在任郎回未回。月明地上人過盡,好語多同皆道來。卷帷上床喜不定,與郎裁衣失翻正。可中三日得相見,重繡錦囊磨鏡面?!?/p>


宋·兒童賣智慧

除夜悅民夜禁開,兒童結隊提燈來。

沿街穿巷呼賤價,賺取翁媼買智慧。

南宋范成大《賣智慧詞》:『除夜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迎新歲。小兒召喚走長街,云有智慧招人買。……櫟翁塊坐重簾下,獨要買添令問價。兒云翁買不須錢,奉賒智慧千百年!』


宋·打灰堆

除夜拂曉打糞堆,一任塵土滿院飛。

但求萬事如吾愿,定放汝向彭澤歸。

《録異記》云:有估客區明(《搜神記》作歐陽明)者,過彭澤湖,有車馬出,自稱青湖君,要明過家,厚禮之。問何所須?有人教明:『但乞如愿』及問,以此言答。青湖君甚惜如愿,不得已許之,乃其婢也。青湖君語明曰:『君提取至家,如要物,但就如愿,所須皆得?!蛔誀柟揽突蛴兴螅缭覆榧吹?。數年遂豪富。后至正旦,如愿起晚,估客以杖打之,如愿(以頭鉆)走入糞中,漸沒失所。估客以杖打糞掃,喚如愿,竟不還也。今北人,正月十五(正旦)夜,立于糞掃邊,令人執杖打糞堆云云,以答假痛,又以細繩系偶人,投糞掃中,云令如愿,意者亦為如愿故事耳。《荊楚歲時記》云:元日『又以錢貫系杖腳,回以投糞掃上,云令如愿?!荒纤畏冻纱蟆洞蚧叶言~》云在元旦拂曉前打灰堆:『除夜將闌曉星爛,糞掃堆頭打如愿。』


明·貼門神

當年噩夢驚唐王,秦瓊敬德守門旁。

傳到草民小茅舍,也請將軍佑吉利。

東漢應劭《習俗通》中引《黃帝書》云:上古有神荼郁壘二兄弟,居度朔山。山有一桃樹,樹蔭如蓋。天天他們在這樹下校閱百鬼。如有惡鬼為害人世,便縛之喂虎。故家家戶戶于春節戶懸『桃符』。到了唐代,門神的地點便被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所代替?!段饔斡洝分斜阌刑仆醴e噩夢,要秦瓊、尉遲恭守宮門的故事。明代《萬歷嘉興府志》:『除夜,易門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爆仗,燔紫,設酒果聚飲,鑼鼓徹夜,謂之守歲。』


清·壓歲錢

鐘打五更又一年,兒孫長高開笑顏。

分食棗糕與橘荔,更喜遍賜壓歲錢。

在以血緣干系為紐帶、以家屬生存為基本形式的傳統社會里,考究的是“長幼有序”,家長們平常都很威嚴。只是到了春節,在喜慶的氣氛里,小輩們給尊長們行叩首禮,表現對尊長的敬重與祝愿,尊長們則發給小輩們或多或少的壓歲錢,表現對小輩們的體貼和保護。壓歲錢的施與取,像是一出熱繁華鬧的戲,既表達了共度佳節、喜慶繁華的意思,也體現了“父慈子孝”、“尊尊親親”的傳統倫理,是對家屬血緣干系的確認和對傳統倫理的重申。


清·索羅桿

昔日烏鴉救汗王,索羅桿頂供斗糧。

如今丹階少人跡,坤寧宮前月昏黃。

滿族人家中皆立『索羅桿』,又稱『神桿、得勝桿、祖宗桿、媽媽桿』等。立桿的地點尋常在正房前庭院中的東南方側,下為高一二尺的石座,桿長一丈支配,下粗上細,頂端尖利。接近桿頂之處,套一錫斗。傳說當年仇人追捕努爾哈赤時,他跑到一棵枯樹下潛藏,一群烏鴉落在枯樹上,追兵以為樹下不會藏人,努爾哈赤因此得以逃生,厥后他便命滿族人家家立桿,在桿頂放肉和糧食報答烏鴉。據考『立桿祭天』是遼金時期女真人中早已存在的傳統習俗,在清開國后,才附會種種傳說。


唐·新婦不拜

并蒂蓮花兩相偎,紅氈展地迎親回。

新婦不拜新郎拜,感激天公為良媒。

唐代完婚有男拜女不拜之習俗。最分明的外貌證實,即在敦煌莫高窟第十二窟(又有記為四七三窟者晚唐的《婚禮圖》,『會堂』用步幛遮之,新娘立右,新郎跪左;新郎旁一人司儀。宴席設在劈面一大棚之內,長案陳列美食,來賀男女高朋分兩側而坐。據《寄園寄所寄》引《渤海國記》云:『古者男女皆跪,男跪尚左手,女跪尚右手,以此為例。自唐武后尊婦人,始易令拜而不屈膝?!?/p>


清·展現妝奩

婚禮前夕顯妝奩,衣箱鏡奩付杠房。

雙抬單頂沿街過,羨煞蓬門綺羅香!

北京婚禮之前,展現妝奩。較富有人家,雇杠房由雙人抬箱籠等物,多者可十抬至數十抬,以顯豪富。平凡人家送妝奩,則招聘一人扛之,因低頭承扛箱瓶、鏡奩等物,北京方言稱為『窩脖兒』。袁枚《妝奩詞》云:『東家嫁女兒,珠翠盈千箱;路途多側目,門閣生輝光。……西家嫁女兒,荊苕與布裙;仆眾嗤其陋,戚里嫌其貧?!?/p>


宋·抓周啐

時逢滿歲戲抓周,擺列書玩并硯籌。

原是大人情愿事,今番卻令嬰兒求。

《東京夢華錄》:『生子百日,置會,謂之「百」。至來歲生日,謂之「周」,擺列盤盞于地,盛果木、飲食、官誥、筆硯、籌秤、經卷、針線使用之物,觀其所先拈者以為征兆,謂之「試」?!弧秹袅讳洝罚骸荷鷥褐羴須q得周,名曰周啐。其家擺列錦席于中堂,燒香炳燭,頓果兒飲食,及父祖誥敕、金銀七寶玩具、文房冊本、道釋經卷、秤尺刀剪、升斗等子、彩緞花朵、官楮錢陌、女工針線,使用物件并兒戲物,卻置得周小兒于中座;觀其先拈者何物,以為佳讖。謂之「拈周試啐」,其日諸親饋送,開筵以待親朋。」


唐·折柳

奔走風塵輕分別,天涯芳草亦萋迷。

只因出發常折柳,橋畔岸邊皆禿枝。

前人分別時,有折柳枝相贈之習俗。隋末無名氏《別詩》:『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此為較早之思行人而折柳之詩。唐王之渙《送別》云:『楊柳旭風樹,青青夾御河。邇來攀折苦;應為分別多?!豁n翃《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敦煌出土唐代官方曲子抄本《望江南》:『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臨池柳,者人折了那人攀,恩愛一時間。』最初因相思而詠柳,厥后送別時折柳以示相思。王翰《涼州詞之二》:『秦中花鳥已應闌,塞外風沙猶自寒。夜聽胡笳折楊柳,教人意氣憶長安?!弧凑蹢盍嫡撸撕张c笛之曲目名也。其取名折楊柳,當與離人相思有關。


唐·步障

國殷民富夸盛唐,權門出行步障長。

不幸明皇幸蜀路,難遮風雨任凄慘。

晉代即有步障,貴族富家出門要用步障遮住路的兩側,尤其內眷不欲路人望見。《晉書》:『王愷作紫絲布步障四十里;石祟作錦步障五十里以敵之。』唐代貴家婦女出門,仍用步障;在敦煌莫高窟唐代多處壁畫中有步障顯現。但更多的不是長形安穩步障;而是方形活動步障,以橫梁展障,梁正中接一豎杖,由男役持之,可以隨人挪動。婦女下車,即用步障遮之。


元·驛站送信

天涯海角難邂逅,尺素轉達賴遠征。

驛站健卒鞭快馬,天長地久亦貫穿。

秦漢已有驛傳制度。但至宋代才廢棄唐代以民為驛夫的制度,而代之以軍卒轉達。并實行急遞鋪。二十里有歇馬亭,六十里有館。《夢溪筆談》:『驛傳舊有三等,曰步遞、馬遞、急腳遞。急腳遞最遽,日行四百里,唯軍興則用之。熙寧中,又有「金字牌急腳遞」,如古之羽檄也。以木牌朱漆黃金字,光芒眩目,過如飛電,望之者無不避路。日行五百余里。』宋雍熙二年,允許私書附遞。蘇軾就有『亂山橫翠嶂,夕陽淡孤燈。奔波煩郵吏,安定愧老僧?!坏脑娋?,約莫蘇軾托郵吏(驛卒)捎的就是公家信件。跑路送信的人稱『急足』或『急腳』。如《夷堅甲志》:『陸氏晚步廳屏間,有急足拜于庭,稱鄭官人有書。』到元代,設有『站』,郵遞的掩蓋面加大,速率也更為提高。


宋·茶販

銀針碧螺漫自詡,玉壺沏煮勝紫砂。

夏至日長行人少,擔歇柳蔭閑斗茶。

陸羽《茶經》引晉代《廣陵耆老傳》云:『有老嫗每旦獨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競買,自旦至夕,其茗不減?!凰^茗,即茶水;這老嫗是最早的茶水小販外貌。厥后雖提高有茶棚、茶室、茶室,而小茶販仍舊存在。范祖述《杭俗遺風》:『杭州有茶司一行,最為便利:每擔一副,有錫壺兩張,其杯箸、調羹、瓢托、茶盅、茶船、茶碗……無不敷用?!弧秹袅讳洝罚骸涸谖彘g樓前大街坐鋪中瓦前,有帶三朵花點茶婆婆,敲響盞,掇頭兒搖頭,大街嬉戲人們看了,無不哂笑?!粯虻婪幌铮憾码m大雨雪,亦有夜市盤賣。至半夜后,方有提瓶賣茶。冬閑,擔架子賣茶、馓子,蔥茶始過。公私營干,深夜方歸故也。』『夜市于大街有車擔設浮鋪,點茶湯以便游觀之人?!凰稳擞小抖凡鑸D》,刻畫茶販間比美茶的活動。


金·貨郎擔

鼗鼓陌頭搖丁東,無須勉力叫賣聲。

莫道雙肩難負重,乾坤盡在一擔中。

〈貨郎擔圖〉在宋人繪畫中多數幅。〈青明上河圖〉中即有兩架貨郎擔子;金代有〈乾坤一擔圖〉明代也有〈貨郎擔圖〉?!秹袅讳洝分兴浱魮u物者品種甚多:『并挑擔賣油,賣油苕、掃帚……瓜、茄、菜蔬等物。』屬生菜類;『又有鐃子、木梳……與各色麻線、鞋面、領子、腳帶、粉心、合粉、胭脂等物。』屬小百貨類;『又有挑擔抬盤架,買賣江魚、石首……河蟹、河蝦、田雞等物?!粚偎a物類;以及賣熟食、花卉、糖果、玩具等,都有挑販,『并于小街后巷叫賣?!粚こ7Q貨郎擔,主要指賣小百貨之貨郎。


明·磨鏡

云想衣裳花想容,寶鏡綽約映旭風。

難見廬山真相貌,撥霧還賴老磨工。

古時用銅鏡照面,用久則不明,需倩工磨之。如遇吉事,為使鏡面光亮,也要磨之,如唐王建《鏡聽詞》即有:『重重摩挲嫁時鏡,夫婿遠行憑鏡聽?!芍腥盏孟嘁?,重繡錦囊磨鏡面?!弧秹袅讳洝芳摧d有:『修磨刀剪、磨鏡,不時有盤街者,便可喚之。』與現今磨刀工相似。


清·拉車賣酒

蒸出佳釀入酒海,驅車趕到圍場來。

曲香何懼鯨飲量,醉倒獵手臥虎臺。

用車載酒在市井賣,唐代已有之。杜甫《飲中八仙歌》:『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贿@種車就是運酒或賣酒的車。宋代挑酒桶賣酒,見于《水滸傳》中。清代燒鍋造酒,多用大型容器儲存;如用高麗紙裱糊大竹簍,涂以豬血,尋常為酒簍;可容酒百斤以上者,名為酒海。以車載酒海售酒,多在人數浩繁場合,如廟會、圍場等處。承德離宮藏有清代『長白山老滿洲京旗駐防熱河興旺阿』所繪之《圍場習俗圖》,此中即有大車載酒海售酒之情況。


唐·騎驢打球

吐番馬球號波羅,傳入大唐靡中國。

官方亦好擊鞠樂,被動馬少騎驢多。

馬球藏語稱波羅。在唐初傳入長安后,即為天子和貴族們所喜好。盛行情況可見《封氏聞見記》。尤其到唐玄宗時,打馬球習尚大盛。波羅球大如拳頭,用堅固木料制成,內里挖空,外表涂色或裝飾。故又稱『朱球、畫球、彩球、七寶球』等。球杖長數尺,擊球一端呈彎月形。球場寬廣平展,兩頭各有球門,兩隊球手騎馬入場,打入球門為勝得一籌,將籌插在球門上。事先也有在大街上打球者,也有騎驢打球者。如《逸史》載:李林甫『年二十,尚未念書。在東都,好游獵打球,馳逐鷹狗,天天城外槐壇下,騎驢擊球,略無休日。既憊舍驢,以兩手返據地歇?!回屎笠灿胁叫写蚯蛘撸缤踅ā秾m詞》:『殿前鋪設兩邊樓,寒食近人步打球。一半走來爭膜拜,上棚先謝得頭籌?!?/p>


唐·相撲

孟賁古冶兩相搏,強者角抵在必得。

今番對陣顯技藝,他日三軍勇報國。

我國古時角觝最早進入宮廷,《禮記&S226;月令》:『天子乃命將帥講武習射御、角力?!辉谇貪h時的角觝不作為體育項目,而歸于百戲一類。唐《因話錄》載:『文宗將有事南郊,禮前,有司進相撲人。上曰:我方清齋,豈合觀此事!支配曰:舊例皆有,已在門外祗候?!豢梢娞拼鄵渚靡延兄0屠璨囟鼗吞拼鷮懡浬袭嬘袃蓚€赤身著犢鼻褲者相撲的外貌,可為外貌佐證。宋代《東京夢華錄》及《夢粱錄》載:宋代宮廷御用之相撲手,乃御前衛隊支配軍士,名為『內等子』。市井職業相撲手,則皆出名號。勝者受賞物品有:旗帳、銀杯、彩緞、錦襖、官會(鈔票)、馬匹等;『須擇諸道州郡體力高強、天下無對者,方可奪其賞?!灰嘤幸韵鄵湓O擂,如《水滸傳》中所形貌者。故我國職業相撲,要早于日本(十六世紀日本顯現職業相撲)。北宋另有『小兒相撲、喬相撲』。更有早于全天下者,南宋景定年間(1260-1264)臨安有出名的女相撲手,《夢粱錄》紀錄了她們的名字:賽關索、囂三娘、黑四姐等。《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相撲始于日本之說,并不準確。由于角力、相撲之類,歐亞很多民族都有,比如蒙古、伊朗、土耳其等,只是端正有所差別罷了。


宋·蹴鞠

一腳踢出天涯月,兩肩擎起海中星。

何嘆國足好漢少,當知妙手在圓情。

我國古時稱踢球為『蹴鞠』,《戰國策&S226;齊策》中說臨淄富實,『官方無不吹竽鼓瑟、斗雞走犬、六博、蹋鞠者?!弧稘h書;霍去病傳》注:『鞠,以皮為之,中實以毛,蹴蹋而戲也。』《文獻通考》:『蹴球蓋始于唐。植兩修竹,高數丈,絡網于上,為門以度球;球二分以支配朋,以角勝負?!粨鄂砭蠄D譜》載無球門踢法:一人或幾一局部踢稱打鞠;二人對踢稱白打;三人以上稱場戶。宋代更重無球門踢球,錢選繪《宋太祖蹴鞠圖》,《水滸傳》中形貌宋徽宗趙佶好踢球可證。事先有很多球社,稱『齊云社』、『圓社』;稱踢球者為『圓情的』。《蹴鞠譜》中還先容十種踢法:『肩、背、拐、搭、控、拽、捺、膝、拍、月?!挥腥嘶驙幾闱蛟从谥袊缯ㄋ?、造紙印刷,如今言之,底氣已不甚足。


宋·捶丸

城間小兒喜捶丸,一棒橫擊落青氈。

縱令相隔云山路,迂回輕便入窩圓。

《樸通事諺解》中有關于元代多數民俗中『捶丸』的紀錄:『用有柄木勺接球,相連不停,方言謂之球棒。球用木為之,或用瑪瑙,大如雞卵?!?也有皮球的紀錄) 其園地『掘地如碗,名窩兒?;蚋舻铋w而作窩,或于階上作窩,或于平川作窩。人打球兒,先掘一窩兒,后將球兒打入窩內。』盛球棒的器具,稱為『提攬』,即筐上有圓圈,用手提攜。在宋代繪畫有小兒《蕉陰捶丸圖》;成人亦有捶丸活動,《續夷堅志》:[京娘墓]:『他日寒食,元老為友招,擊丸于園西隙地?!蛔钤缦涤眯∧景魮羟颉<s莫至元代有所改動。按捶丸的形制,就是高爾夫球之祖源。而《簡明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沒有高爾夫球劈頭紀錄,只說最早1457年 (明代)蘇格蘭克制高爾夫球。


明·婦女踢球

陽春三月小桃開,笑語飛過百花臺。

五彩毛團翻上下,原是雙嬌踢球來。

漢代即有女性踢球活動,南陽漢代畫像石中便有女性踢球外貌?!段墨I通考》:『宋,女弟子隊一百五十三人,衣四色,繡羅寬衫,系錦帶,踢繡球。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看,萬人仰望?!幻魍踝u昌《崇禎宮詞》:『錦罽平鋪界紫庭,裙衫風姿壓婷婷。天涯自結齊云社,一簇彩云飛便停?!幻鞔嫾叶泡览L有『仕女蹴鞠圖』,畫中三位婦女在踢一白色大球。明錢福有《蹴鞠》詩:『蹴鞠就地二月天,仙風吹下兩嬋娟。汗沾粉面花含露,塵撲蛾眉柳帶煙。翠袖低沉籠玉筍,紅裙斜曳露金蓮。多次蹴罷嬌疲勞,恨煞長安美少年?!磺宕戤嬛腥杂写骰崩p足婦女踢五彩球之外貌。


明·放紙鳶

巧糊彩畫飛蹁躚,乘風起舞綠楊天。

影馳碧空飄雙帶,又送紅燈到上邊。

《朝野僉載》:『魯般者,嘗作木鳶乘之而飛?!辉椭x宗可《紙鳶》:『畫里休看郭恕先,巧糊片楮作蹁躚。影馳空碧搖雙帶,聲遏行云鼓一弦。避雨飛來芳草地,乘風游遍綠楊天。傍晚人倚樓頭望,添個紅燈到上邊。』清代墨客形貌放鷂子:『槐榆舒綠柳含青,陣陣旭風掠面熟。最是兒童行樂事,置身檐瓦放鷂子?!弧捍阂路Q體近青明,風急鷂鞭到處鳴。忽聽兒童齊拍手,松梢吹落尤物箏?!槐本┓Q鷂子為『鷂子』;縛竹笛于鷂子背上,因風播響,稱為『鷂鞭』。聽說早春的風,由下往上刮,過青明風則不穩;故易吹落。


清·打陀羅

冰上樂兮鞭陀羅,隨風旋轉呼怎樣。

貂帽錦靴小阿哥,來年躍馬金盤陀。

陀羅,又作陀螺,《普通編》:『陀羅者,木制,中實而無柄,繞以鞭之繩,卓于地,急掣其鞭則轉,頂光旋旋,影如不動也?!槐边呎?,天氣正寒,兒童多在冰上打陀羅,俗稱『冰嘎』。清李孚青《都門竹枝詞;打陀羅》:『青明佳節柳條拖,放學兒郎手折多。早送爺娘上墳去,好尋閑處打陀羅。』此指在平川打陀羅也。


漢·六博

六白六黑十二棋,兩邊相爭博一局。

只緣獲籌心歡騰,廢寢忘食仍嗜迷。

六博在漢代盛行。出土漢俑即有二人對坐六博者。鮑宏《博經》:『用十二棋,六棋白,六棋黑,所擲頭,謂之瓊?!幻咳肆澹址质?,正中橫一空間為水,放魚兩枚。博時先擲采,后行棋。棋到水處則食魚,食一魚得二籌。更多具體玩法,已失傳。


唐·雙陸

桐陰對坐品香茗,一局雙陸赤與青。

擲骰滴答如銅漏,深宮又聞小尨聲。

雙陸是古時一種棋類游戲,有安穩長方形盤,上畫支配各有六路,兩邊分好壞各十五個馬子,狀如保齡球的小木棒。馬子按劃定在盤邊擺放,兩邊輪替擲骰子,按點幾多挪動馬子。白馬子自右向左,黑馬子自左向右。馬子先出盡者為勝。晚唐反應宮人生存的繪畫中有打雙陸的外貌。


漢·弄劍與踏杯舞

壯夫弄劍不弄丸,上下青光懾人寒。

長袖應隨笙鼓樂,跳踏圓杯舞君前。

四川出土漢畫像磚中百戲局部有『跳丸』或稱『弄丸』者,一男人赤上半身,雙手上舉,空中有五個圓球,加其手中一球當為六球。漢代壁畫百戲中亦有一人在弄六丸、梳髻著衣,似為婦女。沂南漢墓石刻百戲中一赤上半身男人,所弄為四把短劍。張衡《西京賦》:『跳丸劍之糜費,走索上而邂逅。』又南陽畫像石中有長袖舞女在五個杯上舞蹈之狀;滎陽出土漢代陶樓所繪人物中,亦有長袖舞女在五個覆杯上舞蹈的外貌。這些可視外貌證實:我國的雜技在兩千多年前便有了相當高明的水平。


唐·西域歌舞

西域歌舞名胡旋,傳入宮掖靡長安。

吹奏何必瓊林宴,市間到處聞管弦。

隋唐時期,西域文明包含宗教(如景教、祆教)、衣飾 (如胡服翻領窄袖)、飲食 (如胡餅、燒餅)、繪畫、歌舞、音樂及樂器等一同傳入長安。音樂主要有龜茲樂、天竺樂、疏勒樂、安國樂等。樂器舞蹈也隨之而盛行。出名的『胡騰舞』出自石國;劉言史《王中丞宅夜觀胡騰》詩:『石國胡兒人見少,蹲舞尊前急如鳥?!焕疃恕逗v兒》詩:『環行急蹴皆應節,反手扠腰如卻月?!挥钟小汉琛唬鲎钥祰?;白居易《新樂府:胡旋女》:『胡旋女,出康居。弦歌一聲雙袖舉,回雪飄飄轉蓬舞。左旋右轉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已時。』出土唐三彩中有穿舞服的舞伎俑,唐墓壁畫中也有舞女張臂作舞外貌。


這些傳統文明習俗,在如今物欲橫流的年代,看起來是那么淳厚單純......假如以為不錯,趕忙報告你的伙伴吧,一同來追念那些優美的日子!

這些傳統文明習俗,在如今物欲橫流的年代,看起來是那么淳厚單純......假如以為不錯,趕忙報告你的伙伴吧,一同來追念那些優美的日子!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34591.html


Copyright ?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閩ICP備2023009674號 網站地圖 聯系:dhh0407@outlook.com

www.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