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編輯:張錦河
北京時間6月17日,NBA總決賽結束,勇士大比分4-2戰勝凱爾特人奪冠。這個總冠軍是勇士隊史的第7座總冠軍,超越公牛獨占歷史第三,僅次于湖人和凱爾特人的17座總冠軍。
勇士隊史的7座總冠軍中有4座來自最近8年,最近8年勇士6次進入總決賽,4次奪冠,這也是勇士自2018年之后首次奪冠。
庫里掩面而泣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31N1403376270
而在賽后,庫里直接喜極而泣……本場比賽,庫里拿下34分7籃板7助攻;維金斯18分;格林12分12籃板8助攻;湯普森12分5籃板;替補普爾15分。
在凱爾特人一邊,布朗34分7籃板;塔圖姆表現不佳,僅得13分;霍福德19分14籃板。
截至發稿前,相關熱搜“勇士總冠軍”沖上微博熱搜第一位。
勇士擊敗凱爾特人
據紅星新聞,比賽開局,背水一戰的凱爾特人迅速進入狀態,布朗和塔圖姆雙探花都在外線穩穩命中,內線老將霍福德也頻頻利用身體背打;勇士這邊則是開局慢熱,在進攻端連續失誤,對綠軍一開始就展現出的比賽強度明顯沒有過多準備。2-14落后的情況下,勇士隊內魯尼和湯普森都已經身背兩次犯規,但是隨后科爾換上小佩頓和普爾,勇士開始找到進攻節奏,在第一節節末用一波11-0反超比分,以27-22領先結束第一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31N1241354786
第二節伊始,勇士的進攻依舊保持了很高的成功率,同時綠軍的進攻依舊沒有找到狀態,勇士將連續得分的勢頭延續下來,一波進攻打出21-0的小高潮,兩次打停對手。第二節還剩下9分鐘,綠軍后場斯瑪特在防守繞掩護時再次犯規,領到個人第三次犯規之后,讓主帥烏杜卡的部署更顯局促。本節凱爾特人的進攻一直受阻,單節只得到了17分,凈負對手10分,以39-54落后進入到下半場。
經過中場休息的調整,凱爾特人在下半場回來之后依舊還是沒有能夠限制住對手的進攻,第三節比賽勇士隊一度將比分優勢拉開到22分。但是在中段的暫停之后,勇士內線防守的問題被凱爾特人抓住,主場作戰的綠軍在后半段打出了一波16-4的進攻高潮,讓他們在三節比賽結束之后只落后勇士10分,雙方進入決戰。
第四節比賽,雙方依舊在防守端纏斗,凱爾特人的進攻狀態沒能延續第三節末段的強勢。而庫里延續了自己的出色狀態,帶領全隊守住了領先優勢,最終勇士隊103-90擊敗對手,總比分4-2奪得本賽季NBA總冠軍。
奪冠背后的“科技圖譜” 最早使用大數據分析的球隊之一
據每經網,作為聯盟之中最早擁抱也是最為倚靠大數據技術的球隊之一。勇士隊的崛起絕非偶然,背后離不開科技的支撐。利用靠近硅谷的天然優勢及球隊老板在科技圈的人脈,勇士隊主場大通中心成為了全球前沿運動科技的“試驗場”,勇士隊員也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
為了打造一支“黑科技”戰隊,勇士隊老板喬·拉科布早于2016年,就決定在舊金山開建一座全新的智能化球館——大通中心,其造價高達13億美元,排名全聯盟第一。
在球館設計階段,喬·拉科布就找到了熟悉的IT巨頭埃森哲負責規劃,提前預留了位置,在場館中設置了數百萬個數據采集點,建立起全新的數據采集系統。
與此同時,喬·拉科布還從硅谷請來了一批數據工程師,組建勇士隊的大數據團隊,幫助球隊逐步確立起了以團隊傳切配合和三分球為主的核心打法。這正是勇士全隊能夠打出水銀瀉地般的流暢進攻,一個賽季投進1000個三分球,屢次打破NBA三分記錄的關鍵所在。
如今,大通中心這座智能化的新場館可以實時記錄勇士隊每一位球員的跑動、投籃,運球速率、平均心率,球員的配合等海量數據。像是不斷迭代的SportVU系統,它能夠通過智能攝像頭追蹤賽場上所有球員進行的籃球技術相關動作。
海量數據如何轉化成“球隊戰力”?這離不開眾多硅谷巨頭的助力。比如谷歌云工具會幫助勇士采集處理數據,而此前勇士奧克蘭球館的冠名商甲骨文公司,則將抽象的數據可視化。
大數據工具分析NBA球隊進攻及防守陣型 圖片來源:網絡
近年,勇士教練組愈發熟練地運用大數據處理和智能決策系統MOCAP,制定合理的臨場戰術,模擬各種情況下的陣容搭配——包括庫里和誰擋拆更有威脅、維金斯如何使用更高效、替補上場時間安排等。
基于大數據模型,勇士隊的工程師甚至將數據分析精細到了兩名隊員之間的戰術配合細節。當勇士隊員在場上“沖鋒陷陣”時,勇士教練組可以實時接收到賽場數據,發現一些肉眼難以發覺的問題。
勇士隊主教練科爾表示,“在當今的籃球運作中,數據分析已經成為一個重要部分,對我這樣一位主教練來說,我一直都在基于實時數據,觀察不同的陣容搭配效果,不同比賽策略的效果。”
不僅在賽場上,勇士隊還率先運用相應的體育科技。比如Catapult Sports無線裝置,能夠實時追蹤球員的細微動作,監測球員跑動的心率和速度,對膝蓋和腳踝壓力給出及時反饋。這項技術,能夠幫助勇士教練組科學地安排哪些球員可以上場打球,哪些球員已經體力透支需要休息。
除此之外,近年來勇士隊還在醫療科技、運動裝備、球員心理健康等方面投入了數億美金,積極參與研究試用,不斷完善球隊的“科技圖譜”。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紅星新聞、公開信息
每日經濟新聞
每日經濟新聞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3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