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會即將開賽,上周,國家乒乓球隊舉行了出征前的最后一次熱身賽。期間,中國乒協主席劉國梁表示隊員們的奧運會備戰極其艱難,“比如,受疫情影響,乒乓球比賽不允許球員用手接觸球臺,包括吹氣。所以備戰時,我們想盡辦法磨煉球員抗壓、抗干擾能力?!?/p>
禁止下意識動作,運動員注意力易分散
用手摸球臺,吹一下球拍或球,這些都是乒乓球運動員的下意識和習慣性動作。
比賽強度大,運動員手上會出汗,這時用手摸一摸球臺,吹一吹球或者球拍,或是擦掉球桌上的汗,都是乒乓球運動員的常規性準備動作。同時,節奏在體育比賽中十分重要,每個選手都有自己的習慣和準備節奏,若突然在比賽中禁止,顯然會打亂選手的發球和打球節奏。
在國乒的熱身賽中,已經出現了運動員違規的情況。馬龍在男單和雙打比賽中各吃一張黃牌,原因就是他習慣性地用手去擦汗濕了的球臺。“這可能會打亂運動員的節奏,需要重新適應一下?!瘪R龍對此表示道。
同時,如果比賽因此頻繁中斷,甚至是在關鍵時刻中斷,也會影響選手的注意力,甚至造成心理壓力。這也是為何劉國梁在訓練中要想盡辦法磨煉球員抗壓、抗干擾能力。
網友:那籃球足球怎么辦?
對于這一無厘頭的規定,網友紛紛表示看不懂。
“這不是搞笑嗎?那籃球比賽還不讓球員碰球了?足球比賽不讓球員發界外球了?柔道比賽怎么進行?”網友逼問了一連串的問題。并表示,“接觸了球臺就犯規嗎?這是什么奇葩規定。不如每天多給球臺消毒!”
對于新規規,很多網友認為根本原因是:限制中國乒乓球隊的方法又來了。
頻繁改規則,中國地位依然無法撼動
本次新規出臺的原因是否為了限制中國隊,不得而知,但回看歷史,國際乒聯確實多次修改規則,雖然沒有明說,但明顯是為了松動中國乒乓球的霸主地位。
為了不讓中國隊包攬賽事八強和四強,1999年,國際乒聯將世乒賽參賽人數上限減少為男單、女單、混雙7人(對),這樣中國隊就不能包攬八強,把男雙和女雙為三對,這樣中國隊就不能包攬四強。
為了限制中國隊快速的打法,2000年,國際乒聯開始將38mm的小球改為40mm的大球。
為了限制中國隊多變發球的威力,2001年,國際乒聯將規則修改為每兩球換發一次,同年,將發球改為無遮擋發球。
為了增加比賽的偶然性,2002年,國際乒聯將5局3勝制每局21分的賽制改為7局4勝制,每局11分。
為了限制中國隊的快攻打法,2007年,國際乒聯要求乒乓球拍海綿體粘合膠水由有機改為無機,減少彈性。
一路走來,中國隊一路面對挑戰,但最終一路登頂。對于中國隊是否成為受到頻繁規則更改的受害者這個問題,劉國梁曾有一句無懈可擊的霸氣回應:“我覺得勝利者就不是受害者,所以中國乒乓球一直是勝利,也不存在受害者?!?/p>
國手反應:改變習慣適應規則
國乒熱身賽上,全部模擬東京奧運會的比賽,對于新的規則,國手們皆表示必須去適應和遵守。
劉詩雯表示自己目前還有些不適應新規則,但必須去適應和遵守,并要控制自己不能犯錯。此外,如果因此被裁判警告,也要提醒自己不能受到影響。
樊振東也表示,不論是比賽上的規則改變還是空場比賽,對于所有選手而言都是公平的,選手能做的是積極應對,“我相信大家可以達成共識的。我確實需要改變一些比賽中的習慣,不過現在大家都需要這樣改變,所以是公平的。”
上游新聞記者 包靖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2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