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
中文版世界地圖
谷歌地球版中英文對照地圖
高清中文版
維斯特洛(英語:Westeros),也被稱為日落國度(the Sunset Kingdoms),是喬治·R·R·馬丁的奇幻系列《冰與火之歌》中四塊大陸中的一塊,它的設定大致基于中世紀的歐洲。
地理
《冰與火之歌》的故事主要發生在維斯特洛大陸上。它的面積與南美洲大致相等。但因為極端寒冷的天氣以及當地居民野人的不友善態度,極北地區仍有大片未經勘測的土地。維斯特洛的北部與南部大體相當,人口卻比南方稀少的多。維斯特洛最主要的五座城市,按大小排列分別是:君臨,舊鎮,蘭尼斯港,海鷗鎮和白港。
另有兩塊大陸與維斯特洛處于同一世界當中。廣闊的厄索斯大陸(Essos)位于狹海對岸以東。離維斯特洛最近的外邦政權是自由貿易城邦,一組位于東大陸西部海岸的獨立城邦。東大陸一直延伸到南方海岸線的土地,統稱為夏日之海地區,包括吉斯和瓦雷利亞的廢墟,那里原本是維斯特洛坦格利安諸王的故鄉。
維斯特洛以南是索佐爾約斯大陸(Sothoryos),對這塊大陸所知甚少,只知道那里的生活著黑皮膚的居民,而且“叢林密布,瘟疫橫行,大塊土地未經開發”。暗指非洲大陸。
在征服戰爭統一維斯特洛之前,維斯特洛被劃分為許多獨立的王國。在伊耿征服之后,坦格利安王朝將所謂七大王國合并,把維斯特洛劃分為四個主要區域——北境,南境,東境,西境,任命當地的一位封臣為每個區域的守護和管理者。在本書的開篇,蘭尼斯特家族為西境守護,史塔克家族為北境守護,提利爾家族為南境守護,艾林家族為東境守護。
北境
北境是頸澤以北的地帶,臨冬城的史塔克家族作為北境之王和伊耿征服后的北境守護已統治了數千年之久。北境十分嚴寒,人口也比南境少得多,當地大部分居民都信仰舊神,但有一部分,主要是白港附近區域信仰七神。本地區的北部邊界是絕境長城,那是守夜人軍團的駐地。北境與南境被頸澤分割開來,那是一個遍布沼澤的地峽。矮小的澤地人居住在頸澤當中,他們的頭領是臨冬城的下屬黎德家族。頸澤的狹隘崎嶇,地形復雜,使之成為北境不受侵犯的天然屏障。北境的私生子姓雪諾。
鐵群島
鐵群島是位于大陸西海岸鐵民灣中的一組群島,它們分別是派克島,大威克島,老威克島,哈爾洛島,鹽崖島,黑潮島和奧克蒙島。居住在艱苦島嶼中的居民被維斯特洛其他地區稱為鐵民,他們則自稱“鐵種”。在征服戰爭滅絕了黑心赫倫的血脈后,派克島的葛雷喬伊家族被選為鐵民的統治者。在征服者伊耿到達之前,鐵民統治著河間地以及維斯特洛西海岸的大部分地區。鐵民是大海的子民,他們的海軍優勢曾經無與倫比。安達爾人入侵鐵群島后他們與當地人通婚,他們的后代放棄了安達爾人的七神信仰,轉而皈依淹神。鐵群島的私生子姓派克。
河間地
河間地是位于三叉戟河流域的肥沃地帶。他們的統治者是奔流城的徒利家族。在遠古的河流王滅絕后,河間地進入一個動蕩的歷史時期,其他的南方王國紛紛入侵,河間地多次易主。征服戰爭期間,河間地的統治者是鐵群島的霍爾家族,而徒利家族從來就不是河間地的國王,他們倒向伊耿反叛黑心赫倫。河間地的私生子姓河文。
艾林谷
谷地是一處幾乎被明月山脈完全環繞的區域,他們的統治者是艾林家族,是最古老的安達爾人貴族之一,在伊耿征服之前是山嶺和谷地之王。他們坐鎮鷹巢城,一處位于高山之上的城堡,雖然小卻難以攻破,到達頂端的唯一路徑是一條陡峭的羊腸小道。谷地的冬天十分嚴酷,穿越山脈只能在夏天進行。不法的高山氏族讓行進變得更加危險。本地區的貴族包括杭特家族,科布瑞家族,雷德佛家族和羅伊斯家族。谷地的私生子姓石東。
西境
西境位于河間地以西和河灣以北,由凱巖城的蘭尼斯特家族統治,他們是從前的巖地之王。這個地區的百姓常被稱為“西境人”。緊靠凱巖城的蘭尼斯港是本地區的主要城市,也是維斯特洛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西境土地富含珍貴金屬,這是當地的財富來源。西境的私生子姓希山。
河灣
河灣是由高庭的提利爾家族所統治的肥沃土地。提利爾家族原本是園丁家族的總管,園丁家族是伊耿征服之前的河灣王。最后一位園丁王孟恩九世死于怒火燎原戰役,提利爾家族將高庭獻給伊耿,作為回報,伊耿將高庭城堡和河灣統治權賜給他們。多恩和河灣之間的邊境地區被稱為多恩邊疆地,居住在邊境以北領主效忠于的提利爾家族,他們屢次與南方的多恩人開戰。河灣最著名的城市是舊鎮,這也是維斯特洛最古老的城市,學士的總部,也曾是七神教會的圣座。河灣的私生子姓佛花。
風暴之地
風暴之地位于君臨和多恩海之間,在東邊則是被破船灣和多恩海與南方分隔開來。伊耿征服之前風暴國王統治著這里,之后則屬于坦格利安家族的私生親戚拜拉席恩家族。本地區的多恩邊疆地是風暴國王所征服的領土,由卡倫家族和其他邊疆地諸侯統治。風暴之地,河灣和多恩經常在邊疆地開戰,直到上個世紀多恩并入七大王國。風暴之地的私生子姓風暴。
多恩
多恩是維斯特洛最南部的土地,從多恩邊境地的高山一直延伸到大陸的南海岸。這里是維斯特洛最炎熱的國度,擁有大陸上僅有的沙漠。多恩人的好斗性格名聲在外,他們的文化和人種都與維斯特洛其他地區截然不同,這是因為羅伊拿人的大規模移民。他們的食物、樣貌和建筑頗為類似那些地中海式文化的國家如希臘和土耳其,而其他六大王國則更類似西歐國家。多恩接受了許多羅伊拿人的習俗,包括性別平等的長子繼承制。多恩是維斯特洛唯一沒有被伊耿征服的王國,他們是在坦格利安入侵兩個世紀后才通過聯姻的方式并入七大王國,這使得多恩保留了一定程度上的獨立性。多恩的統治者馬泰爾家族始終冠以羅伊拿式的“親王”和“公主”頭銜。多恩的私生子姓沙德。
王領
王領是鐵王座之王的直屬領地。這塊區域包括君臨以及周圍地帶的羅斯比城和暮谷城,處在谷地以南,河間地東南,西境以東,河灣和風暴之地以北。王領環抱黑水灣,維斯特洛最大的城市君臨城也坐落其中。王領的私生子姓維水。
龍石島是位于狹海中的島嶼要塞,同時管理著狹海中的一些其他島嶼如潮頭島和蟹島,以及位于大陸上的尖角要塞。這些島嶼原本為瓦雷利亞自由堡壘占據并由瓦雷利亞貴族坦格利安家族所統治。伊耿征服之后,龍石島成為鐵王座繼承人龍太子的親王領,同時也是王領的間接組成部分。篡奪者戰爭之后,這里成為史坦尼斯·拜拉席恩的封地。
季節
維斯特洛的季節毫無規律,一季可能持續數年,但持續時間也是不可預料的。在《冰與火之歌》故事開始,維斯特洛已經歡享十年長夏,許多人擔心繼之而來的是同樣漫長的嚴酷寒冬。東方大陸的氣溫是否也是相同情況目前不得而知。喬治·R·R·馬丁多次明確表示他將在本系列的末尾解釋這個星球的氣候,在那之前他不會透露更多信息。他也提到這個解釋會與自然魔法有關,而不會卷入科幻元素。
伊耿登陸209年 – 春季
伊耿登陸209年 – 春季大瘟疫
伊耿登陸211年 – 夏季
伊耿登陸254年 – 冬季
伊耿登陸281年 – 錯誤的春天
伊耿登陸288–298年 – 長夏
生物和人類
智慧生物
人類 – 與現實中的人類大體無差異。一些顯著的差異則主要表現為貴族家庭的成員共有同一特征,比如,蘭尼斯特家族數千年以來全部都是金發白膚,雖然這可能是近親通婚造成的結果。同時,維斯特洛的人類通常比一個粗野的中世紀文明當中的預期身高要高,許多男性超過六英尺,反常的男性通??梢越咏统^七英尺。一些人類血統擁有奇特的身體特征。坦格利安往往是白金發色,紫羅蘭眼,吉斯帝國的后裔則常常同時擁有紅色和黑色的頭發。維斯特洛的原住民主要表現歐洲人的特征,只有局部的差異。盛夏群島和索佐爾約斯大陸的原住民[3]則表現非洲人的特征。其他地區原住民的體貌特征則來自于真實世界中種種族群。
巨人 – 毛發叢生的巨大人型生物,智商比人類略低,有些類似于站立的猿。巨人是一個逐漸衰微的種族,只有在大陸極北的長城之外才存在。他們騎著長毛象,使用天然原木投入戰斗。巨人使用先民的語言,但有一部分能理解維斯特洛的通用語。
森林之子 – 維斯特洛的原住民,屢次被人提及,但已有數千年沒有出現。他們被認為是極小的人型生物,黝黑而美麗,通過夢和自然施展不可思議的力量。據說他們在戰斗中使用黑曜石武器和魚梁木長弓。他們的遺跡留存不多,只有余下的魚梁木,以及他們無名的自然神靈信仰還在北境存留。喬治·馬丁多次強調森林之子不是精靈,對于此事他曾說:“森林之子是……誒,是森林之子。精靈早被殺死了?!盵4]
異鬼 – 一種長城以外的神秘的惡毒生物。只有在晚上才能見到他們,通常隨之而來的是極度的寒冷。異鬼是高大憔悴,長著藍眼的人型生物,身著隨著每一步行進都變換色彩的鎧甲,持有薄薄的水晶長劍,劍極為寒冷,足以粉碎鐵器。異鬼行進無聲,但他們的嗓音卻像砸碎冰塊一樣,這暗示他們擁有自己的語言。異鬼殺死的生物立刻作為尸鬼復活,那是擁有同樣鮮艷藍眼的亡靈僵尸。不過異鬼的弱點是懼怕黑曜石(也稱作龍晶)制成的武器,黑曜石可以輕易刺穿他們的鎧甲。異鬼死后仿佛融化為一灘極其寒冷的液體。尸鬼不怕黑曜石,但在火面前十分脆弱。是森林之子為了抵抗先民的進攻而創造出的物種,但后來失控,為了抵抗他們,森林之子和人類建立了長城。
動物
生活在這個星球的許多動物十分類似地球更新世的巨型動物群。
野牛 – 牛的大型遠親。常被用來象征大小、力量和愚蠢。傳說中,克萊倫斯·克萊勃為展示他的力量,騎上了一頭野牛。
冰原狼 – 狼的遠親,但比普通的狼要巨大和強壯的多,完全發育的冰原狼可以長到矮種馬大小。絕境長城以南幾乎無法見到冰原狼。
蜥獅 – 出現在頸澤的大型沼澤爬行生物,這種生物十分類似巨型鱷魚。
長毛象 – 居住在極北之地的生物,在一本記述多恩戰爭的書中,提到維斯特洛只有長毛象的皮比大象更厚。它們被巨人用作坐騎。
洞穴獅 – 出現在某個角色的夢中
其他生物似乎是現代生物的變體,或者根本沒有真實世界的對照。
海怪 – 大型烏賊,足以把捕鯨船拉下海。
蝎尾獸 – 一種小型生物,卷曲起來就像圣甲蟲。它們的臉是惡毒的模糊人臉,帶有讓人致命的毒刺。蝎尾獸可能來自于狹海對岸。
渡鴉 – 形態十分類似地球的渡鴉。渡鴉在維斯特洛被用于城堡之間傳遞信息。每座城堡的學士通常都要照料各自的渡鴉群,學城飼養的渡鴉更多。據說白鴉更加聰明。渡鴉有時能模仿人言。
影子山貓 – 帶有黑白條紋的巨大肉食性貓科動物,生活在多山地帶。它們的毛皮十分珍貴。
斑馬 – 黑白條紋相間的馬,十分類似現實中的斑馬,作為坐騎由某些外邦人引進維斯特洛。
龍
龍一度遍布整個世界,坦格利安把它們從瓦雷利亞帶到龍石島,伊耿征服時期引入維斯特洛,圈禁飼養,而現在已在維斯特洛滅絕。龍是長有鱗片的爬蟲類生物,只有動物級別的智商。它們擁有類似蝙蝠的帶膜前肢,但是《冰與火之歌》當中某些角色的著作則把龍描繪為帶有四肢和一對分離的翅膀。龍長有長脖子長尾巴,背部則是帶刺的脊,身體散發大量的熱,在寒冷的晚上則會噴出蒸汽。龍吐出灼熱的烈焰,在進食之前就將獵物烤熟。
龍沒有性別的差異,但通過生產覆蓋鱗片的巨大龍蛋繁殖后代。它們一生都在不斷生長,所以龍的個體和壽命的極限都無法估量。坦格利安最大最老的龍貝勒里恩活了大約300歲,足以吞下整只野牛。但是在坦格利安的龍穴中養育的龍要比野生的龍要小。在《群鴉的盛宴》中曾提到圈養龍限制了它們的形體大小。馬爾溫博士暗示學城的學士對君主獻上謬誤的建議,讓龍逐步滅絕。
在《冰與火之歌》的開始階段,龍已在維斯特洛甚至可能在全世界絕跡超過了100年。據推測魔法的消亡和越發寒冷的冬天都與龍的滅絕有關。
歷史
黎明紀元
史前在人類到來之前,維斯特洛定居著神秘的小型類人生物“森林之子”,除此之外還有巨人和其他神秘的物種。約前12000年人類的一個族群先民穿越了多恩臂半島,引進了青銅武器、皮制鎧甲和馬匹,開始入侵維斯特洛。森林之子使用魔法升起了海水掠過大陸,摧毀了多恩臂半島,形成了石階列島。他們的魔法沒能戰勝更多、更大、更強以及更有文明技術性的先民,先民逐漸地控制了維斯特洛。約前10000年盟誓的簽訂。在漫長的交戰后,先民及森林之子同意停戰,給予先民控制開闊地和海岸,而內陸和森林則歸于森林之子。最終,先民皈依了舊神的信仰。
英雄紀元
約前10000年在盟誓的簽訂之后,維斯特洛進入到一個和平與繁榮的時期,先民放棄了許多自身的文化,接受了森林之子的傳統。維斯特洛眾多的貴族家族的祖源都可以追溯到這個時代。約前8000年長夜,這個時期的夜晚持續了整整一代人的時間,最嚴寒的冬天襲擊了維斯特洛。在黑暗的籠罩下,異鬼從永冬之地入侵維斯特洛,將人類殺死并轉化為他們的非生命體仆人尸鬼,維斯特洛幾乎所有的人都被殺死。長夜隨著黎明之戰而終結,森林之子和先民聯合起來使用龍晶武器擊敗了異鬼,把他們趕到極北之地的冰封地帶。聯軍的領袖是一名偉大的英雄,在東方被稱為亞梭爾·亞亥,他手持一把強大的燃燒之劍“光明使者”。
絕境長城的建立,在異鬼被擊退后,傳說筑城者布蘭登在巨人、先民也許還有森林之子的幫助下,在北境升起長城。長城是一座覆蓋著冰與魔法的巨大防御工事,保護人類王國免遭來自北方的威脅。人類為保衛長城創建了守誓軍守夜人軍團。
據傳說南方的風息堡也是由筑城者布蘭登建造,他也營造了臨冬城并成為第一代北境之王。
夜王,在絕境長城建成后不久,守夜人軍團第十三任總司令被一名長城外的女野人誘惑成為夜王,發起叛亂,將守夜人軍團變成了他的私人軍隊。十三年后,臨冬城的史塔克家族和塞外之王喬曼聯手挫敗了夜王,恢復了守夜人軍團的榮耀,將夜王的真名從軍團的記載中移除。正是這個喬曼發現了冬之號角,據傳他用號角從大地中喚醒了巨人。
安達爾人的入侵
約前6000年七神信仰在東部大陸厄索斯的安達洛斯山丘傳播開來,根據安達爾人的傳說,他們的神第一次出現在那兒,引導著他們遷徙進入維斯特洛。七個神圣的生命體出現在東大陸的安達洛斯山丘,似乎是無上神靈的化身,山丘附近的居民成為他們的信徒。這些被稱作安達爾人的居民帶著鋼鐵武器和新的七神信仰入侵維斯特洛,
安達爾人的入侵,安達爾人帶著鋼鐵武器和新的七神信仰,通過多恩臂入侵維斯特洛,同時與先民以及森林之子開戰,就像數千年前先民所做的那樣,最終絕境長城以南每個地帶的森林之子都滅絕了。在數個世紀的戰斗之后,安達爾人在南方建立了六個國度,然而北方卻依然處于先民的掌控之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卡林灣要塞的戰略地位,它阻止了多次進攻,日后成為維斯特洛南境和北境的門戶。
瓦雷利亞紀元
約前5000年瓦雷利亞自由堡壘的崛起,一個由牧羊人所組成的小型文明瓦雷利亞在瓦雷利亞半島的十四火峰中發現了龍的巢穴,在成功馴養了龍之后瓦雷利亞迅猛崛起,龍和魔法使他們開始擴展自己的影響力。
吉斯的征服,吉斯帝國是東部大陸最大的帝國,他們發動了五次戰爭試圖壓制自由堡壘以及自由堡壘的龍,但五次均告失敗。最終自由堡壘發起反擊,毀滅了吉斯帝國并完全摧毀了他們的首都老吉斯,接管了奴隸灣附近的領土。
約前1700年一名多恩戰士用墜落的隕石鑄造了一把強力的劍,名為“黎明”,此劍成為戴恩家族最珍貴的傳家寶。星墜城也因此得名。約前700年羅伊拿人入侵,瓦雷利亞的自由堡壘緩慢的向西擴張,直到到達母親河羅恩流淌的地帶,那是一條位于東大陸西海岸的巨大河川。偉大的蓋林親王帶領二十五萬人的軍隊反抗瓦雷利亞,但是最終失敗了。
羅伊拿人的逃亡,一個羅伊拿人城邦的女王娜梅莉亞,帶領蓋林部下中的幸存者和老弱婦孺乘著數萬艘船穿越狹海,在多恩登陸。在與莫爾斯·馬泰爾公爵結盟后,羅伊拿人統一了這塊難以對付的土地,并將陽戟城的馬泰爾家族確立為多恩的統治家族,莫爾斯采用了羅伊拿式的“親王”頭銜而不是“國王”。羅伊拿人帶來了諸如性別平等的長子繼承制的習俗,除此之外的東西沒有被多恩接受。娜梅莉亞和莫爾斯所引導的統一帶來了邊疆地與風暴之地的新沖突,無法形容的襲擊、沖突和偶爾的戰爭持續了數個世紀。
約前500年瓦雷利亞的自由堡壘征服了如今位于自由貿易城邦以南的大部分地區。一個宗教派別月詠者,帶領數千難民向北進發,到達了一個被環繞的群山和迷霧所保護的礁湖,在那兒他們建立了秘之城布拉佛斯。他們之后修建了布拉佛斯的泰坦,一座作為防御工事的巨大雕像。約前200年瓦雷利亞的自由堡壘占據了龍石島,位于西部城市和維斯特洛之間的狹海。一個瓦雷利亞貴族家庭坦格利安家族,控制了龍石島。約前100年瓦雷利亞的末日浩劫。除與強烈的火山活動有關之外,末日的本質原因無從得知。瓦雷利亞半島被摧毀,瓦雷利亞的城市盡管沒有完全毀壞,也成了廢墟,他們的龍幾乎徹底滅絕,自由堡壘也分崩離析。西部海岸的城市獲得了獨立,自稱為自由貿易城邦。
布拉佛斯顯露出與其他城市的不同,依靠他們龐大的艦隊和經濟實力成為最強的自由貿易城邦。奴隸灣的城市重新獲得獨立,然而吉斯帝國的勢力再次在南方興起。廣闊東方大陸的戰士游牧民在瓦雷利亞的覆亡之后膽子大了起來,他們統治的部落多斯拉克開始侵占周邊的領土。可能是西部世界最后三只巨龍的守護者坦格利安家族,安全的處于龍石島。
坦格利安王朝
1征服戰爭。瓦雷利亞末日浩劫一個世紀后,伊耿·坦格利安開始入侵,除多恩以外,他最終征服和統一了維斯特洛的大部分地區并建立了新的首都君臨城。伊耿的私生兄弟奧里斯·拜拉席恩擊殺了最后一代風暴國王“驕傲的”亞爾吉拉·杜蘭登,得到了風息堡作為封地。河灣王孟恩九世·園丁與西境之王羅倫·蘭尼斯特組成了55000人的盟軍,盟軍輕易的被龍所摧毀,孟恩九世及其子死于怒火燎原戰役,羅倫·蘭尼斯特逃脫后次日即被俘,旋即投降。高庭的總管哈蘭·提利爾向伊耿投降并得到了高庭,北境之王托倫·史塔克獻出王冠。維桑尼亞騎著巨龍瓦格哈爾直接飛到鷹巢城,谷地攝政女王莎拉·艾林發現維桑尼亞與自己年幼的兒子羅納·艾林在一起玩耍后立刻屈服。雷妮絲飛到多恩卻發現每座城里只剩下婦女和小孩,到達陽戟城時只找到了年近80的米拉姆·馬泰爾女親王,米拉姆既不投降也不戰斗,雷妮絲威脅她下次會帶來血與火,米拉姆則以馬泰爾家族的族語“不屈不撓”回應。奔流城的艾德敏·徒利和派克島的維肯·葛雷喬伊則被分別任命為河間地管理者和鐵群島大王。37教團武裝暴動,伊耿死后,他的兒子伊尼斯一世繼承王位,七神教團便發起叛亂反抗坦格利安家族。伊尼斯一世無力解決,他指派他的弟弟梅葛去處理危機。梅葛使用無情殘忍的手法鎮壓反叛,結果導致了大量死亡。48杰赫里斯一世繼自己的叔叔殘酷的梅葛后登基為王,通過和平談判終結了教團武裝的叛亂,獲得了仲裁者的稱號,他給全境帶來數十年的和平與繁榮。103韋賽里斯一世的統治期。129血龍狂舞,維斯特洛第一次大規模內戰,由伊耿二世與他的異母姐姐雷妮拉爭奪鐵王座而引發。許多坦格利安家族的小分支家族以及坦格利安大部分的龍都在沖突中滅絕。雷妮拉死后,戰爭繼續以她的兒子伊耿三世的名義進行。最終伊耿二世無嗣而亡,戰爭戛然而止,伊耿三世隨之加冕。
坦格利安最后的巨龍死于伊耿三世的統治期,這使他獲得了“龍禍”的稱號。龍留下了一些石蛋,坦格利安無法將其孵化。
157“少龍主”戴倫一世的統治期,他征服了多恩,但未能守住,四萬人在戰爭中死去。戴倫的弟弟貝勒一世在繼承王位后赤腳穿過骨道,與多恩講和,并從蛇坑中救出了他的堂兄弟龍騎士伊蒙。161受神祝福的貝勒王,亦稱修士國王的統治期。貝勒在君臨修建了大圣堂,便是此后人稱貝勒大圣堂的地方。貝勒將他的三個妹妹鎖在紅堡的處女居當中,這樣她們就不能引誘他陷入肉欲。盡管如此,他的妹妹戴安娜與其堂兄伊耿王子有了私情并生下了一個私生子戴蒙·黑火。約170貝勒一世的堂侄戴倫王子迎娶了多恩的彌麗亞·馬泰爾公主,他們的長子貝勒王子隨后誕生。171韋賽里斯二世的統治期。172伊耿四世的統治期,庸王伊耿是維斯特洛歷史上最糟糕的國王,他臨死前將他“高貴的私生子女”——戴蒙·黑火、伊葛·河文、布林登·河文和“洋星”西蕊劃歸正統。戴倫二世繼承父位登基為王,但他的合法性因為其母與龍騎士伊蒙的親密關系而備受質疑。184戴倫二世的統治期。195第一次黑火叛亂,七大王國第二次大規模內戰,起因是戴蒙·黑火謀求鐵王座,他聲稱戴倫二世是不合法的國王,許多領主加入戴蒙·黑火向王室進攻,但他們紅草原之戰中失敗,戴蒙·黑火被異母弟弟血鴉殺死,他的其余幾個兒子與寒鐵一起逃到了自由貿易城邦。197通過戴倫二世的妹妹丹妮莉絲與馬倫·馬泰爾親王的聯姻,多恩正式并入七大王國。209《雇傭騎士》中的故事發生。王位繼承人“破矛者”貝勒王子,死于一場比武競技的事故。數月后,國王戴倫二世和貝勒的兩個兒子都死于春季大瘟疫。戴倫二世的次子伊里斯一世即位為王。貝勒王子的侄子伊耿寄磨練性格,成為一名雇傭騎士“高個”鄧肯爵士的侍從。209伊里斯一世國王的統治期。約211效忠劍士中的故事展開。河灣的威博家族和奧斯格雷家族成為盟友。血鴉此時被任命為御前首相,這激怒了貝勒和伊里斯的幼弟梅卡王子。約212第二次黑火叛亂,黑火的支持者試圖反動第二次叛亂,但血鴉揭穿了他們的計劃,在戰爭發生之前,戴蒙二世·黑火被活捉,許多共謀者被處死。221梅卡一世國王在伊里斯無嗣而亡后開始了他的統治,梅卡在位期間,他的長子戴倫死于性病,次子“明焰”伊利昂死于喝野火,第三子伊蒙則身在舊鎮為成為學士而努力。梅卡在與盜匪頭目的戰斗中死去后,伊蒙拒絕了王冠并前去絕境長城。伊耿王子隨之加冕為伊耿五世,因為他是第四子的第四子,所以人稱“不該成王的王”。血鴉被流放到絕境長城,之后他被選為總司令。約255九銅板王之戰,馬里斯·黑火與另外八名喪失了土地的領主結盟征服領土,他們征服了泰洛西和石階列島并打算進攻七大王國。巴利斯坦·賽爾彌爵士殺死了馬里斯·黑火,布林登·徒利爵士則在此戰中建功揚名。259盛夏廳的悲劇。坦格利安家族的夏宮燒為灰燼,伊耿五世國王、鄧肯王太子及御林鐵衛的隊長鄧肯等在坦格利安的夏宮因為一場巨大的火災而死。因為孵化巨龍留在西方世界的最后三顆龍蛋的嘗試失敗而引發了大火,這項事故預示或是直接宣告了雷加王子的誕生。259伊耿的次子杰赫里斯二世的統治期。262瘋王伊里斯二世的統治期,他任命年輕的泰溫·蘭尼斯特出任御前首相。約270伊里斯王拒絕了泰溫·蘭尼斯特之女瑟曦與雷加王子的婚事,讓雷加娶了多恩的伊莉亞·馬泰爾公主。
因為達克林家族拒絕給鐵王座繳稅而發生了暮谷城反叛。伊里斯急于獨自解決問題,結果被囚禁。暮谷城被圍困了六個月直到巴利斯坦·賽爾彌爵士設法營救了國王。達克林家族被伊里斯滅族,萊克家族取而代之成為暮谷城統治者。據傳正是暮谷城反叛開始讓伊里斯墜入瘋狂。大約在這個時期,雷加王子開始與黑城堡的伊蒙學士通信,反復猜想是否自己就是“預言中的王子”,轉世重生與即將重臨的強大黑暗作戰。不久他們認定預言中的王子實際上是雷加襁褓中的兒子伊耿。
勞勃叛亂
281御林兄弟會被數名御林鐵衛帶領的一些騎士擊敗,亞瑟·戴恩殺死了兄弟會的首領。詹姆·蘭尼斯特在此戰中表現卓著并被亞瑟·戴恩冊封為騎士。詹姆加入御林鐵衛,這等于剝奪了他父親的繼承人。泰溫·蘭尼斯特辭去首相職務,憤怒的抗議這一做法,而后回到凱巖城。
錯誤的春天。河安伯爵在赫倫堡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比武競技,雷加王子贏得了勝利,他沒有選擇自己的妻子,而將臨冬城的萊安娜·史塔克命名為愛與美的王后。艾德·史塔克與灰水望的霍蘭·黎德相識并成為朋友。
282勞勃叛亂。雷加·坦格利安從君臨劫持了萊安娜·史塔克。萊安娜的長兄布蘭登·史塔克帶著數名隨從憤怒的沖進紅堡試圖殺了雷加,伊里斯逮捕了他們并以叛國罪的罪名召他們的父親進宮,除伊森·葛洛佛逃出,其余的人全被瘋王殺害。艾德·史塔克,勞勃·拜拉席恩和他們的養父瓊恩·艾林,揭竿而起發動反抗,勞勃以伊耿五世的外曾孫的身份謀求王位。篡奪者戰爭,也被稱作勞勃叛亂就此展開?;羲固亍ね嚼С峙褋y,而提利爾家族依舊忠于國王并圍困了勞勃的城堡風息堡,那里當時由勞勃的弟弟史坦尼斯把守。御前首相,鷲巢堡的瓊恩·克林頓伯爵在鳴鐘之役中敗北,而后被流放到自由貿易城邦。反叛軍在三叉戟河之戰中擊敗了保王軍,雷加王子被殺。蘭尼斯特家族表面上出兵馳援伊里斯王,但與此相反他們與伊里斯為敵,拿下并劫掠了君臨城,伊里斯王被詹姆·蘭尼斯特所殺。伊莉亞·馬泰爾公主和她的孩子伊耿和雷妮絲被蘭尼斯特的下屬殘忍殺害,這導致艾德·史塔克和勞勃·拜拉席恩之間產生裂痕。艾德·史塔克和霍蘭·黎德擊敗了看守萊安娜的御林鐵衛,發現她已垂死,艾德和勞勃因此才和好。勞勃加冕為七大王國的國王并迎娶了瑟曦·蘭尼斯特。艾德帶著他的私生子瓊恩·雪諾返回臨冬城。忠于坦格利安的瓊恩·戴瑞帶著伊里斯兩個年幼的子女韋賽里斯王子和丹妮莉絲公主安全抵達自由貿易城邦。
勞勃國王統治期
289葛雷喬伊叛亂。巴隆·葛雷喬伊自稱鐵群島之王。他被擊敗,兩個兒子被殺,不得不向勞勃國王投降。巴隆僅存的兒子席恩成為艾德·史塔克的養子和人質。297潘托斯總督伊利里歐·摩帕提斯邀請韋賽里斯·坦格利安和丹妮莉絲·坦格利安作客并向他們提供幫助以重奪鐵王座。
御前首相瓊恩·艾林發現鐵王座的繼承人不是勞勃的子嗣,瓊恩被毒殺。
權力的游戲時期
298《冰與火之歌》的故事展開。前五卷書跨越了三年或更長時間,直到時間走過伊耿登陸300年。已經數千年未見蹤跡的異鬼在北境出現, 他們攻擊了守夜人軍團的一隊游騎兵以及野人。勞勃·拜拉希恩國王死后,七大王國陷入五王之戰,核心的沖突跨越了所有五卷書。
在東方,丹妮莉絲·坦格利安成功的孵化出三條龍,將龍再度帶回世界。
299丹妮莉絲·坦格利安在東方征服了巨大的奴隸都市奴隸灣,她釋放了奴隸,結果導致統治變得一團糟。300
宗教信仰
舊神
由森林之子傳給先民的信仰,是眾多的無名自然神靈。在安達爾人將七神引進維斯特洛之后,這些神靈被稱為舊神,對于他們的信仰也僅限于北境。舊神信仰沒有宗教團體、神職人員、傳道活動或經書,但某些傳統由信徒傳于后世。許多行為,如亂倫和弒親,都被認為是對神的冒犯??逃腥四樀聂~梁木被稱為心樹,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祈禱、誓言和婚禮都經常在心樹下進行。魚梁木上的人臉由森林之子雕刻,但是人類不能完全理解他們的含義或目的。昔日所有的貴族家庭都有一片中央長有心樹的神木林,但許多家族已不再追隨舊神,將神木林轉為世俗的花園。
七神
七神是一個神的七個單獨位態,他們分別是:天父,戰士,鐵匠,圣母,少女,老嫗以及陌客。該教派常簡稱為“教會”,擁有一本名叫“《七星圣經》”的經書。
教會的追隨者使用七芒星、水晶棱鏡、彩虹以及數字七來表示神性,宗教儀式中大規模使用光和水晶。安達爾人將七神信仰帶入維斯特洛,通過他們的征服使之成為大陸的支配性宗教。七神教會是一個高度系統的教會組織,與維斯特洛的政體和文化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它的首腦是總主教,一個教皇式的當權者,另外還有一個尚未確定人數、包括了“最虔誠者”的委員會,該委員會似乎類似于樞機團,由它來選舉總主教。一旦當選總主教,就要放棄自己的名字。
七神的禮拜堂稱為“圣堂”,每個圣堂的屋子中都有表現七神的藝術形式。在鄉間的圣堂,一般只在墻上掛著雕刻的面具或簡單的木炭素描畫,而在繁華的圣堂中,人們使用貴重金屬和石塊為七神塑造雕像。總主教和“最虔誠者”都處于君臨的貝勒大圣堂,貝勒大圣堂是由白色大理石建造龐大建筑,擁有七座水晶塔,是教會的圣座所在。坦格利安到來之前的教會圣座則在舊鎮華美的繁星圣堂,用黑色大理石建造,拱門尖頂上的窗戶則用著色玻璃制造。
教會的男性神職人員稱為“修士”,女性則叫“修女”,他們組成了奉獻給神的眾多的團體,每個團體都向一個位態獻身。比如,向鐵匠起誓的修士脖子上用帶子掛著小鐵錘。修士的修道院教團可以住在修道院中,自己維持生計的誓言兄弟則叫做“褐衣僧”。沒有圣堂的修士在鄉間漫游,幫助平民以獲得食物和居所。有時候他們被蔑稱為“乞丐幫”,他們的脖子上則掛著一只金屬碗。靜默姐妹是一個特殊的婦女團體,她們發誓守貞和沉默,作為死亡的代表,為陌客效力。她們的任務是處理死者,進行出殯和埋葬儀式。
修女的女修道院被稱作“圣母之屋”(motherhouse),舊鎮就有一個大的。修女也有階層,分別是白衣修女、灰衣修女或藍衣修女,但是她們的奉獻位態暫時沒有披露。修女常在高級貴族的家庭成員中扮演家庭女教師的身份,教會對婦女的審判由七人審判團組成,當中也必須有修女參與。高階修女是“最虔誠者”的成員,在選拔總主教的時候能參與其中,修女是否能被升為總主教目前未知。靜默姐妹不被看做修女。
歷史上,教團也曾擁有軍事騎士團。由貴族組成的騎士團“戰士之子”和普通人加入的“窮人集會”,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圣劍騎士團”以及“星辰武士團”,兩者都被殘酷的梅葛殘忍的鎮壓。在《群鴉的盛宴》中,王太后瑟曦·蘭尼斯特為了擺脫財政危機,同意教會重建這兩支武裝,以此換取教會不再追償王室欠款的承諾。此后教團武裝便迅速壯大起來。
教會的信徒們根據個人的情況向七神特定的一面祈禱,尋求幫助和指引:向戰士祈求戰斗中的勇氣和技巧,向天父祈求公正,向圣母祈求憐憫,向鐵匠祈求破碎的物品完好,向老嫗祈求智慧,向少女祈求一生清白愉快,向陌客祈求死亡。每一位神的象征圣壇前點著蠟燭,圣歌長久響起?;槎Y則是在天父和圣母的圣壇之間進行。宏大的宗教儀式需要有七十七名修女參與的圣樂團加入。
想進階為騎士,一名侍從必須在圣堂中守一整夜,并且以七神的名義涂抹圣油;因為這個原因,某些地區,如北境,就只有很少的騎士,那里沒有教會。
淹神
淹神僅被鐵民所信仰,他的領域是大海。淹神信仰十分古老,可以追溯到安達爾人入侵之前。安達爾入侵者進入鐵群島后,皈依了當地的宗教而不是像南方的征服者那樣用七神取而代之。淹神信仰支撐著鐵民靠船的,北歐海盜式的文化。他們相信淹神創造他們去洗劫、搶奪和開拓國度。據說淹神本尊伴隨著火焰從大海之中駕船而來,帶著刀劍和烈火降臨人世。淹神的永恒之敵被稱作風暴之神。
受淹和重生是淹神信仰祈禱儀式的顯著特色。受淹是鐵民處以極刑的傳統方式,但同時也被認為是一種神圣的行為,最虔誠的信徒對其一無所懼。新生兒在出生后立刻受淹,淹沒在水中或者用鹽水涂抹。要成為被稱作淹人的神職人員,則需嚴肅的再次受淹,而后人們使用原始的心肺復蘇術讓他重生。淹人身著灰藍綠三色的雜色粗袍,攜帶浮木棍棒參與戰斗,用皮袋裝滿鹽水灑在受祝福者身上履行儀式。常見的祈禱文是:“逝者不死,必將再起,其勢更烈”。
母親河羅恩
在多恩,綠血河孤兒繼續著他們在狹海對岸的羅伊拿諸神信仰。他們的主神母親河羅恩,是他們故土羅恩河的化身。她也被稱作母親河。該信仰也有其他神祇,包括次級神“河中老人”,一個烏龜神,戰勝了蟹王,贏得了統治水下住民的權利。
拉赫洛
拉赫洛是一位狹海對岸的著名神明,但在維斯特洛只有很少的信徒。他也被稱作光之王,圣焰之心以及影子與烈火的真主,他的紋章是烈焰紅心。拉赫洛的信徒將他作為光、熱和生命的神而膜拜。他的敵人是“遠古異神”,此神的名字凡人不可道也,是暗之神,玄冰之魂,黑夜與恐懼的神。拉赫洛和遠古異神在為世界的命運進行永恒的戰爭。拉赫洛的信徒相信亞梭爾·亞亥,將印證亞夏古書的記載,作為救世主轉世,打破戰爭的平衡。亞梭爾·亞亥也被稱作預言中的王子、光明的戰士、圣焰之子。預言中他將攜帶一把燃燒之劍“光明使者”,英雄之紅劍,從石頭中喚醒龍。
拉赫洛信仰的神職人員因為身著寬松的紅色長袍被稱為“紅袍祭司”。在東方,幼童經常被送到拉赫洛的神廟中,直到被訓練為祭司。每天晚上,紅袍祭祀點燃火堆,在他們的神廟中吟唱祈禱文,請求拉赫洛把黎明帶回來?!伴L夜黑暗,處處險惡”是常見祈禱文。祭司們相信拉赫洛不定期給予以魔法支持,回應信徒們的祈禱。祭司們經常凝視火焰,以從中看到未來的景象。比武審判也是拉赫洛信仰認可的行為,信徒們在比武之前請求拉赫洛在比武中給予他們力量。
異鬼
一些居住在絕境長城以北的野人將人們俗稱為異鬼的寒冰生物膜拜為神。他們通常將異鬼稱為“寒冷之神”,伴隨著冰雪而來,野人相信只有滿足異鬼自己才能幸存下來。一名叫卡斯特的野人,將他所有的男性孩子都獻給異鬼,卡斯特的一些老婆聲稱異鬼就是卡斯特的兒子們。并且,著名的守夜人軍團的第13任總司令“夜王”,據說就被獻祭給了異鬼。紅袍女祭司梅麗珊卓聲稱異鬼是拉赫洛宿敵“遠古異神”的仆人。
重要地點
學城
學城是學士組織的總部,他們在那兒花費數年時間學習,鑄造項鏈。學城位于河灣的舊鎮,那是維斯特洛最古老的城市。
君臨
君臨是維斯特洛以及七大王國的首都。它位于黑水河口,征服者伊耿就是在那兒登陸在維斯特洛,開始了他的征服。主城被一堵城墻所環繞,守備者則是被人稱為金袍子的城市衛隊。城墻以內的區域聳立著三座高丘,以伊耿和他的兩個姐妹命名。窮苦的平民在城外建造木棚屋安身。君臨人口極其稠密,但也無比混亂骯臟。城市排泄物的惡臭甚至遠在城墻外都可以聞得到。
王室的城堡稱作紅堡,坐落于伊耿高丘。城堡中矗立著君主的寶座——鐵王座,這是伊耿用戰敗之敵的兵器鑄造而成的。根據傳言,伊耿保留了劍刃的尖刺,因為他認為沒有統治者可以始終舒適的坐著。數個世紀以后,國王們還總是在王座上被刺傷。通常認為被王座刺傷的都是不適合統治的。(王座拒絕了他們)
君臨擁有貝勒大圣堂,那是總主教和“最虔誠者”的聚集地,也是七神教會最神圣的圣堂。
君臨的貧民窟被稱作跳蚤窩,那里的居民十分貧窮,他們通常喝“褐湯”為生,那是一種神秘的湯,當中含有小動物和被謀殺者的肉。
在奧柏倫·馬泰爾抵達君臨時,提利昂曾提到君臨人口估計超過50萬人。喬治·馬丁也提到過君臨比中世紀的倫敦和巴黎要大,但是比中世紀的君士坦丁堡或羅馬要小。
赫倫堡
赫倫堡坐落于維斯特洛中央地帶的神眼湖北岸,由霍爾家族的黑心赫倫耗費四十年的時間所修建,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城堡。赫倫堡由黑色的石塊建造,擁有眾多高大的塔樓和一座宏偉的大廳,足以容納一支軍隊。赫倫堡是赫倫的驕傲,但是赫倫幾乎沒有完成他的杰作,這是因為征服者伊耿得入侵。赫倫堡又厚又高的城墻對于伊耿的龍毫無作用。龍焰摧毀了和熔化了城堡的石頭,殺死了赫倫和他的兒子們。赫倫的血脈被抹去,他的王國也被征服。
赫倫不幸身死之后,赫倫堡被眾多的家族占有,幾乎每個家族都以悲慘結局而告終,這給赫倫堡帶來了受詛咒的名聲。另外,在如此龐大城堡中修繕和駐軍都存在后勤和經濟上的固有難題,使得這座城堡成為白象。
在五王之戰初始,赫倫堡已破敗不堪,只有一小部分得到維修保養。泰溫·蘭尼斯特攻占了城堡后,他的女兒瑟曦王后將它賜予杰諾斯·史林特,但是瑟曦的弟弟和御前首相提利昂·蘭尼斯特很快取消了這項獎賞,他把史林特送去了絕境長城。提利昂將城堡轉交培提爾·貝里席,培提爾只擁有名義上的所有權,他從未到過那里。
在戰爭進程中,赫倫堡多次易主,見證了許多的暴行。雇傭軍組織勇士團背叛了城堡內蘭尼斯特家族的駐軍,盧斯·波頓取而代之。波頓放棄了城堡后,格雷果·克里岡殲滅了勇士團,為蘭尼斯特家族奪回了赫倫堡。
臨冬城
臨冬城是史塔克家族的古老城堡,史塔克家族已在此地數千年之久。護城河環繞著城堡,位于城堡之下的溫泉流出的熱水穿過墻壁被送到許多房間。一些房間和塔樓已被廢棄,年久失修。臨冬城擁有一處面積為三英畝的神木林,樹林中央有一株古老的魚梁木。城堡有一個很深的地下墓地,埋葬著史塔克家族成員的尸骨,歷代臨冬城公爵和北境之王的石棺前則樹立著雕像。
在《權力的游戲》初始,艾德·史塔克是臨冬城公爵和北境守護。他的繼承人是其長子羅柏·史塔克。魯溫學士是一名深得信任的顧問、醫生,還是史塔克家族男孩的教師。茉丹修女是家族的女祭司,負責教導史塔克家族的女孩。羅德利克·凱索爵士擔任教頭,而他的侄子喬里·凱索則是侍衛隊長。
五王之戰期間,臨冬城遭到進攻,被人奪取和焚毀。眾多的家族部屬遇害。喬里·凱索在君臨為保護艾德公爵而被蘭尼斯特家族殺害,艾德公爵被公開處決后茉丹修女也被殺死。鐵群島的繼承人席恩·葛雷喬伊之后背叛了史塔克家族。席恩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以艾德養子的身份生活在臨冬城,與史塔克家的孩子們一起長大,又曾作為羅柏·史塔克的伴隨參戰。席恩騙走臨冬城守軍,帶著他手下一小群鐵民,秘密的潛進臨冬城。羅德利克·凱索帶著守軍返回后,拉姆斯·波頓帶著他的人馬出其不意的向他們進攻,結果守軍全軍覆沒。魯溫學士也在隨后的劫掠中被殺,但他死前看到了兩名史塔克男孩從廢墟中逃離。拉姆斯焚毀了城堡,將余下的史塔克部屬全部殺死,把整個事件歸咎于自己活捉的席恩。這座宏偉的史塔克家族城堡現在已是一片被遺棄的廢墟,不過它雖然破碎不堪卻未被完全摧毀,神木林以及古老的史塔克家族墓地依舊保存。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22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