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和瑞典世界杯歷史(中立兩百年的瑞士,為何在俄烏沖突中不再中立?背后有五點原因)

時間:2023-05-19 12:22:14 閱讀:93

  2022年2月,俄羅斯與烏克蘭爭端正式展開,世界局勢仿佛一夜之間充滿各種不確定性。

瑞士和瑞典世界杯歷史(中立兩百年的瑞士,為何在俄烏沖突中不再中立?背后有五點原因)

  北半球的戰火引燃了世界各國貪婪的欲望。除遠在非洲大陸,為溫飽發愁的非洲國家,其余國家不約而同將目光投向俄羅斯。

  先是美國的制裁影響了俄羅斯的經濟,后來歐洲的封鎖又讓各行各業的發展迅速入冬。

  而對于中立國的瑞士來說,兩百多年的“不站隊”是國家得以存活的根本。但是在混亂的局勢下,它動搖了。

  瑞士和瑞典世界杯歷史(中立兩百年的瑞士,為何在俄烏沖突中不再中立?背后有五點原因)

 ?。ㄈ鹗浚?/p>

  2023年1月,瑞士宣布放棄中立,并且就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對其實施制裁。

  這項決定立即引來連鎖性恐慌,反對的聲音不絕于耳,瑞士的銀行業也因此遭受沉重打擊。

  瑞士在200多年前成為中立國家,即使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依然沒有動搖不偏向任何一方的原則。

  而俄烏爭端的規模遠不及兩次世界大戰,是什么讓瑞士不惜親手葬送自己的口碑,也要制裁俄羅斯呢?

  以前的瑞士為什么要中立

  天下大勢分分合合,以歐洲最為典型。

  最初的瑞士并不是獨立的國家,而是羅馬帝國的轄區。

  很多人認為以羅馬帝國強盛的國力足以統一歐洲,但事實上內戰止住了它的前進步伐,甚至走上了分裂的道路。

  而那時,瑞士本土并沒有強大的軍隊和強盛的國力。在周圍其他公國眼里,它是待宰的羔羊。

  瑞士和瑞典世界杯歷史(中立兩百年的瑞士,為何在俄烏沖突中不再中立?背后有五點原因)

  直到13世紀中葉,勃艮第公國的哈布斯堡家族開始強占瑞士城邦,這片土地的人們才開始恐慌,各松散的城邦開始緊密團結起來,進行聯合反擊。

  隨后,軍隊體量連續攀升,武器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瑞士各城邦簽訂了聯盟協議,這就是瑞士建國的開端。

  在與哈布斯堡家族的對抗中,更多城邦選擇加入同盟,更增強了瑞士的軍事力量,于是一個國家就這樣形成了。

  雖然瑞士國土面積不大,但瑞士人更驍勇善戰,尚武精神似乎深深刻在基因里,是瑞士人一生斬不斷的特質。

  如今的瑞士在意大利、法國、德國等強國的包圍中,而古代的瑞士也同樣如此。甚至還有一個虎視眈眈的勃艮第公國想要吞并它。

  瑞士和瑞典世界杯歷史(中立兩百年的瑞士,為何在俄烏沖突中不再中立?背后有五點原因)

  瑞士地圖

  瑞士和勃艮第公國相距不遠,但國力并不能匹敵。尤其是到了查理成為勃艮第公國主人時,這個國家的強盛已經到了法蘭西都懼怕的地步。瑞士作為一個剛建立的國家,總會有風雨欲來的危機感。

  那個時代是勃艮第和法國的時代,兩個頂級國家相互殺伐,自然不能讓鄰國圍觀吃瓜。

  于是,法蘭西路易十一算計了勃艮第,導致后者與鄰國關系交惡,也將瑞士引入了戰場。

  瑞士和瑞典世界杯歷史(中立兩百年的瑞士,為何在俄烏沖突中不再中立?背后有五點原因)

  (路易十四)

  法蘭西和勃艮第公國斷斷續續打了近20年,最終以勃艮第公國的慘敗告終,大量土地被周邊國家瓜分。

  從此勃艮第一蹶不振,漸漸退出歷史舞臺。

  而瑞典作為戰勝國之一,按理說應該是獲利很多才對,但事實上兩個大國交手,差點把瑞士打崩潰了。

  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只有一個字:錢。

  瑞士國土面積小,還多山地,很難大規模種植農作物。沒有日常的糧食供給,瑞士人就要為食物發愁。

  而解決糧食問題的唯一途徑,不是愚公移山一樣鑿平山地,而是花錢去其他國家買糧食。

  瑞士和瑞典世界杯歷史(中立兩百年的瑞士,為何在俄烏沖突中不再中立?背后有五點原因)

  那么瑞士有錢嗎?

  當然沒有,否則怎么會在不適宜種植農作物的山地老實巴交地生活了這么多年。

  不過瑞士當然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士兵。

  當時瑞士境內大多是賽爾特人和蕾蒂亞人的后代,民風剽悍,驍勇善戰,勇猛的名號幾乎人盡皆知。

  所以為糧食發愁的瑞士人收拾好行李,帶著兵器遠走他鄉,成了周游各國的雇傭兵。

  雇傭兵最早出現在古希臘時期,可謂源遠流長,所有國家都會聘請大量雇傭兵上陣殺敵,以此減少本國士兵的損耗。

  在法蘭西和勃艮第的爭端中,兩國率先派上的正是雇傭兵,而等到雇傭兵損耗嚴重,才會命令本國士兵上陣殺敵。

  所以有時候明明看到歐洲各國打得熱火朝天,但實際上損耗的兵力并不都是本國固有兵力。

  瑞士和瑞典世界杯歷史(中立兩百年的瑞士,為何在俄烏沖突中不再中立?背后有五點原因)

  瑞士雇傭兵

  歐洲中世紀時期并沒有汽車和飛機,瑞士人也去不了太遠的地方混飯吃,有絕大部分去了勃艮第和法蘭西。不難想象,兩國交戰必定血流成河,橫尸遍野,所以首先陣亡的恐怕就是瑞士雇傭兵了。

  好在雖然瑞士人口驟減,但因為地形易守難攻,同時也沒有太大開發價值,所以它總算是有驚無險地獲得了養精蓄銳的機會。

  到了15世紀,奧地利、法國和西班牙同時看中了意大利北部區域,都想并入自己版圖。

  而瑞士自知國力不夠,雖然離意大利很近,但也不敢加入爭奪。

  原本經過百年修養,瑞士基本恢復了元氣,只要看著大國追名逐利,自己置身事外就好。

  但土地爭端哪有不戰隊的道理,連已崩的勃艮第公國都明白,單打獨斗絕對必死,要拉攏盟友造勢才更有把握成功。

  瑞士和瑞典世界杯歷史(中立兩百年的瑞士,為何在俄烏沖突中不再中立?背后有五點原因)

  所以法國各處結盟,準備大干一場,而瑞士此時位置有些尷尬。

  雖然瑞士已經建國,事實上還依附于法國。等到戰爭開始,瑞士人忽然靈光一閃,扭頭臨陣倒戈,成了奧地利的盟友。

  震怒之下的法國盟軍馬上加派兵力,并以珍藏許久、專門攻破瑞士長矛兵的秘密戰法對抗瑞士。

  結果那場戰役打得天昏地暗,對方穿著重甲和后盾步步往前推進,瑞士的長矛怎么都攻不進去,直被殺得血肉橫飛,丟盔棄甲。

  如此一戰,瑞士長矛兵的神話破滅,兵力損失慘重,它所支持的奧地利也一蹶不振。

  瑞士和瑞典世界杯歷史(中立兩百年的瑞士,為何在俄烏沖突中不再中立?背后有五點原因)

  瑞士被法國打得差點丟了家底,只能向法國人屈服,并接受了對方兩個要求。

  第一,瑞士的雇傭兵只能為法國效力,不能出現在其他國家的隊伍中。

  第二,兩國開放和平貿易,而且免除關稅。

  在這兩項條款的助推下,瑞士和法國的關系更進一步,而瑞士在遭受重創后陷入了深深的反思:打仗到底是為了什么?

  如果說法國和勃艮第公國的戰爭只是傷到了瑞士的元氣,而三國的地域之爭更是直接威脅到國家的生死存亡。

  瑞士環顧四周,發現周圍都是比它強大的國家。一旦打起來,它一點辦法也沒有。

  雖然本國易守難攻的地勢和沒什么入侵價值的雙重原因保障了國家的延續,但是戰爭對瑞士來說,真的不是斂財的方式,而是純粹沒事找事。

  有了之前的教訓,瑞士改變了國家政策,于1815年通過了《維也納公會宣言》,成為永久中立國,也是歷史上第一個中立國。

  瑞士和瑞典世界杯歷史(中立兩百年的瑞士,為何在俄烏沖突中不再中立?背后有五點原因)

  瑞士宣布中立國的時間處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此時英法等國家崛起,資本主義的欲望開始向更寬廣的大陸延伸,而一場規??涨暗膽馉幰苍谀j釀中。

  在接下來的歲月里,瑞士真的會不為所動,保持中立嗎?

  百年瑞士

  經過幾十年發展,瑞士終于慢慢擺脫了戰爭的陰霾,不但人口得以恢復,和法國長期友好貿易也推動了本國經濟。

  工業時代下的歐洲發展迅速,很快掌握了先進的技術,研制出威力更大的武器。

  一個個膨脹的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到處尋找一切可以征服和盈利的機會,從一開始的歐洲內耗,慢慢發展到世界各地開發殖民地。

  但是當其他地區逐漸被占領或控制后,資本主義國家欲壑難填的胃口像一個定時炸彈,不斷地壓制著爆發時間,籌備互相吞并的瘋狂計劃。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在薩拉熱窩被殺,導致兩國交惡,而其他國家在接到消息后不約而同選擇借此名義發起戰爭,試圖靠戰爭掠奪其他國家的資源和財富。

  瑞士和瑞典世界杯歷史(中立兩百年的瑞士,為何在俄烏沖突中不再中立?背后有五點原因)

  當時,工業革命養肥了英國、德國、法國、俄國等國家,無論在財富積累方面還是軍隊體量方面,都屬于世界頂級。

  而奧匈帝國皇儲被殺事件讓該國顏面無存,當即集結軍隊,要鏟平塞爾維亞。

  在一系列強國摩拳擦掌時,意大利也不甘寂寞,硬是想找個縫擠進去,和其他國家較量一下。

  一戰的兩大集團分別是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結成的同盟國,和英、法、俄組成的協約國。

  從地圖中不難看出,瑞士可以說是夾在兩大集團之間。

  雖然它已經中立了幾十年,但是強國之間的聯合絕對會讓其他國家惶惶不安,何況瑞士有這么優越的地理位置,不害怕被滅是不可能的。

  瑞士和瑞典世界杯歷史(中立兩百年的瑞士,為何在俄烏沖突中不再中立?背后有五點原因)

  可事實上,瑞士真的不是很怕打仗,原因有這幾點。

  第一:瑞士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上面已經說到它夾在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可以說是兩大集團的緩沖地帶。

  如果同盟國占領了瑞士,協約國必然要集中火力爭奪,否則肯定會被對方掣肘。

  此外,瑞士中立時與各國簽訂了《巴黎條約》,其他國家承認瑞士為永久中立國,而一旦有國家攻打瑞士,其他國家會按照條約幫助瑞士打退侵略者。

  第二:作為中立國的瑞士并沒有放棄培養軍事力量,甚至比其他國更重視軍事。

  雖說山地是瑞士的天然屏障,坦克或大炮無法在這里大施拳腳,但是機動性強的軍隊依然可以順利進入瑞士境內,飛機也可以投下炸彈,將這片只有4萬公里的土地炸成一片焦土。

  瑞士想捍衛國家領土,終究要擁有一定規模的武裝力量。

  為了將軍事力量遍布各地,瑞士在一戰爆發前已經把連綿的山挖透了,建成了世界上最完善的地下遮蔽工程,戰備資源也十分豐富。

  第三:瑞士人口不多,但是瑞士人真的相當勇猛。

  早在歐中中世紀期間,瑞士雇傭兵的名聲已傳遍各地,而如今依然有大量瑞士雇傭兵在為其他國家效力。

  這些瑞士人的脾氣很硬,也有很強的團結性,一旦遇到滅國危險,侵略者肯定要付出相當沉重的代價。

  況且瑞士真沒有可以掠奪的資源,屬于雞肋型國家。

  瑞士和瑞典世界杯歷史(中立兩百年的瑞士,為何在俄烏沖突中不再中立?背后有五點原因)

  (一戰老照片)

  有了以上幾點的考慮,兩大集團自然不會輕易攻占瑞士。

  對資本主義國家來說,戰爭是一把雙刃劍,既不斷消耗本國資源,又能得到其他國家的資源。

  一旦打贏,獲利大多數會高于損失。

  協約國戰勝同盟國,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賺得盆滿缽滿,而同盟國的下場就相當慘了。

  意大利和德國差點賠光了家底,而奧匈帝國更是被打解體了。

  與奧匈帝國和意大利接壤的瑞士,默默看著鄰居蕭條的樣子,默默抓緊了法國人的衣角,兩國關系更密切了。

  一戰打得相當慘烈,統計到的傷亡人數超過一千萬,這讓歐洲迅速進入“休眠”狀態。

  大家有的悶聲發展,有的靠雄厚的家底加快殖民步伐。也有的像瑞士一樣不敢爭不敢搶,老老實實做自己的中立國,看強國的臉色當墻頭草,好好經營自己的國家。

  令瑞士再次沒想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不久,二戰猝不及防的來了,主動挑事的還是被揍得抬不起頭來的德國和意大利。

  瑞士和瑞典世界杯歷史(中立兩百年的瑞士,為何在俄烏沖突中不再中立?背后有五點原因)

 ?。ㄏL乩眨?/p>

  此時距離一戰結束還不到30年,德國人已經受不了協約國的壓迫,心里的恨意愈發膨脹。

  正巧本國局勢動蕩,極端的政客很快控制了國內輿論,一種叫做軍國主義的思想在人們心中快速生長。

  于是,德國元首希特勒毫不猶豫地違反《凡爾賽條約》,秘密擴充軍力,準備找英法等強國算賬。

  瑞士北臨德國,南靠意大利,歐洲兩個法西斯國家都是它的鄰居,如此一來,瑞士有面臨上不去下不來的尷尬境地。

  作為遠近聞名的中立國,瑞士還能堅持自己的原則嗎?

  瑞士和瑞典世界杯歷史(中立兩百年的瑞士,為何在俄烏沖突中不再中立?背后有五點原因)

  (二戰老照片)

  德國有相當一部分領域和法國接壤,而且一戰期間,英法兩國對德國的蹂躪是有目共睹的。

  雖然英法的軍事力量很強大,但只要拿下英法,其他國家必然會惶惶不可終日,甚至主動投降也不是不可能。

  德國只用了一個半月把法國打到投降,希特勒準備集結軍隊南下打瑞士。在他看來,瑞士這個軟柿子比法國好捏太多了,攻下這里不是什么難事。

  很快他集結了50個師屯在兩國邊境,并部署了“冷杉行動”,準備以強大的兵力迅速拿下瑞士。

  讓他意想不到的是,瑞士只用了幾個小時動員了50萬大軍,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上漲。

  瑞士神一般的速度讓希特勒心中一驚,德國人根據瑞士軍隊的情況反復推算,最后斷定:

  想在瑞士這種窮山惡水的地方打敗50萬人不太現實,何況只要有山的地方,就有瑞士人挖的窟窿。

  瑞士和瑞典世界杯歷史(中立兩百年的瑞士,為何在俄烏沖突中不再中立?背后有五點原因)

  希特勒慨然長嘆,意識到不值得在瑞士這么小的國家浪費時間,何況這個國家沒有特產,打下來也只能當荒地仍在一邊。

  想到這里,他默默擦掉額頭上的冷汗,頓覺神清氣爽,轉而惦記上了其他國家的土地。

  這邊德國一退兵,瑞士馬上表現出誠意來了。

  據統計,瑞士為意大利和德國提供的軍火,占瑞士總軍火輸出的90%。而且德國和意大利之間的運輸也途經瑞士,往來相當頻繁。

  瑞士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基本是假裝沒看見,任其隨便活動。

  瑞士和瑞典世界杯歷史(中立兩百年的瑞士,為何在俄烏沖突中不再中立?背后有五點原因)

  兩次世界大戰的硝煙計劃籠罩著整個歐洲,而在被戰火包圍的瑞士始終沒有被侵略,也算是天生頭鐵,外加真的是運氣爆棚了。

  瑞士不再中立

  雖然戰爭代表著毀滅和災難,但也處處藏著機遇。

  二戰期間,德國和意大利之間的貿易來往,有大部分是通過瑞士銀行完成的。

  戰爭絕對是相當燒錢的事情,一件先進的武器往往需要上千萬甚至上億價格,而國戰采購的武器和物資,絕對不僅僅只是幾億而已。

  就是瑞士人再實誠,從各國的牙縫里刮一點剩菜剩飯,都足夠吃好幾年的,何況除了德國和意大利,其他國家也和瑞士銀行有密切往來。

  瑞士和瑞典世界杯歷史(中立兩百年的瑞士,為何在俄烏沖突中不再中立?背后有五點原因)

 ?。ㄈ鹗裤y行)

  由于瑞士是中立國,地理位置特殊,其他國家也不太想爭奪這種堪比雞肋的土地,所以瑞士幾乎是歐洲比較安全的國家之一。

  除此之外,瑞士銀行不會檢查戶主資產來源,即使像希特勒這種全民公敵,也可以在瑞士銀行開戶,而且存取財務十分順暢。

  為了讓某些見不得光的人在瑞士銀行存錢,瑞士政府還頒布了一項銀行保密法,嚴禁銀行泄露客戶信息。

  如此不遺余力的保障戶主的權益,讓瑞士銀行深受黑白兩道大佬的喜愛。久而久之,瑞士銀行就成了歐洲三大銀行之一。

  瑞士和瑞典世界杯歷史(中立兩百年的瑞士,為何在俄烏沖突中不再中立?背后有五點原因)

  隨著時間的推移,德國逐漸被打殘,法西斯主義慢慢土崩瓦解,元首除了吹胡子瞪眼,再也想不到更絕妙的反擊策略。

  而瑞士忽然意識到,自己發財的機會到了。

  雖然瑞士在二戰期間為德國大開方便門戶,但它同時也和美國、蘇聯做生意.

  對它來說,所有人都是他的朋友,因為瑞士銀行實力雄厚,大家都來這里存錢,所以瑞士也很富有。

  一旦銀行業發展得好,錢變會慢慢生出更多的錢。一旦有錢了,說話也硬氣。

  二戰結束后,瑞士銀行忽然發現,有很多客戶很久沒有來取錢了。

  細究之下,這些人不是下落不明,就是在戰爭中死亡。

  于是這些人存在瑞士銀行的錢,成了它們長期盈利的支點。原本體量龐大的瑞士銀行,現在更加有錢了。

  瑞士和瑞典世界杯歷史(中立兩百年的瑞士,為何在俄烏沖突中不再中立?背后有五點原因)

 ?。ㄈ鹗寇婈牐?/p>

  瑞士是尚武的國家,即使成為中立國,也不能阻止他們訓練士兵。

  前面已經提到,瑞士所謂的中立是武裝中立,而且軍隊實力相當強大,每年用于軍事方面的軍費幾十億美元,屬于相當燒錢的了。

  富裕的財產提升了軍隊裝備,而軍隊強大了,世界地位也會有所上升。

  不過,讓瑞士更大程度上提升聲望的不是軍隊,而是國際組織。

  瑞士第二大城市日內瓦有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難民署、世界衛生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160多家聯合國以及其他政府間的國際組織,可以說密度直達,再沒有其他城市可比。

  除日內瓦,蘇黎世有國際足聯,洛桑有國際奧委會。

  瑞士和瑞典世界杯歷史(中立兩百年的瑞士,為何在俄烏沖突中不再中立?背后有五點原因)

  大家都明白瑞士這個國家不夠強大,但它是國際承認的中立國,又有安全隱秘的瑞士銀行。

  從諸多角度來看,在瑞士設立國際組織是很好的選擇。

  雖然瑞士本身也不是特別干凈,但真要從矮個里挑將軍,還真沒有幾個國家比瑞士更合適。

  國際局勢風云突變,你方唱罷我登場,風水轉來轉去,就轉到了2022年。

  此時距瑞士宣布中立已過去了207年,這些年瑞士始終悶聲發財,如履薄冰地平衡各方關系。

  雖然帝國主義的嘴臉都是一樣臭不可聞,但是我國公民在瑞士銀行的開戶總數卻在穩步上漲。沖著瑞士辛苦維持了兩個世紀的名聲,大家就愿意給他捧場。

  瑞士和瑞典世界杯歷史(中立兩百年的瑞士,為何在俄烏沖突中不再中立?背后有五點原因)

 ?。ǘ頌鯖_突)

  不過在俄烏沖突后,瑞士也不老實了,甚至一上來就來了一記重拳。

  2023年2月,瑞士宣布將采取與歐盟對俄制裁相匹配的措施,以回應俄“入侵”烏克蘭。

  這條消息成了世界矚目的爆炸性新聞。

  一個自稱永久中立的國家,為啥忽然違反約定,倒向歐盟的政治集團?

  而此前兩次世界大戰下,瑞士一直堅持中立,為什么偏偏在這次俄烏沖突中憋不住了呢?

  瑞士作為老牌中立國,除了受國際組織歡迎,被周圍國家象征性保護之外,還需要承擔“中間人”身份。即一旦兩國或兩地發生沖突,瑞士有責任成為中間人,為兩國和平相處貢獻力量。

  瑞士和瑞典世界杯歷史(中立兩百年的瑞士,為何在俄烏沖突中不再中立?背后有五點原因)

  也就是說如果俄烏沖突一直持續,瑞士則要根據實際局勢從中斡旋。不管結果如何,瑞士的態度不能倒戈任何一方。

  從表面上看,中立國履行的義務是正當公正,有利于世界發展的,而且還有機會為自己撈國際聲望,屬于很好的差事。

  但就此次俄烏沖突來說,瑞士有點被架在火上烤的意味。

  瑞士和瑞典世界杯歷史(中立兩百年的瑞士,為何在俄烏沖突中不再中立?背后有五點原因)

 ?。ㄈ鹗浚?/p>

  瑞士是中立國,但它身處歐洲,經濟受周邊國家影響明顯。

  瑞士有四大產業,分別是金融業、鐘表業、機械機電業和瑞士刀。

  這些行業受周邊國家影響比較明顯。它的主要貿易伙伴是德國、美國、法國、意大利、奧地利等國家。

  這些國家政治傾向明顯,如果在以前,瑞士繼續保持中立態度毫無問題。

  但西方國家已經對俄羅斯表現出明顯的排斥態度,甚至滿世界地找同盟伙伴,試圖給俄羅斯制造更大壓力。

  瑞士是中立國,同樣也是歐洲國家。

  甚至進一步說,瑞士跟很多西方國家一樣,活在美國的壓力之下,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并不是隨心而發,而是要在合適的時機做適合瑞士發展的事。

  那么,俄烏沖突是影響瑞士發展的事嗎?

  當然不,俄羅斯建議烏克蘭成為中立國才是。

  瑞士和瑞典世界杯歷史(中立兩百年的瑞士,為何在俄烏沖突中不再中立?背后有五點原因)

  如果烏克蘭成為中立國,其他國家則不能入侵,歐洲和俄羅斯之間會多一個緩沖帶。

  而這個緩沖帶既阻止了俄羅斯和歐洲直接沖突,也影響了歐洲隨心所欲對抗俄羅斯,更破壞了美國拉烏克蘭進北約的計劃。

  只要俄烏沖突繼續,歐美國家便可以繼續賣物資給烏克蘭,這些錢會緩解西方各國經濟壓力。

  有烏克蘭牽制俄羅斯,后者便無法安寧,綜合國力長期削減。

  在這種情況下,西方持續對俄羅斯施壓,可以加快俄羅斯的衰落,這是歐美國家喜聞樂見的事情。

  瑞士和瑞典世界杯歷史(中立兩百年的瑞士,為何在俄烏沖突中不再中立?背后有五點原因)

 ?。ㄈ鹗裤y行)

  首先,瑞士雖然是中立國,但只要有戰爭,大家便會更加信賴瑞士銀行的安全和可靠,更多資金將進入其中,成為瑞士經濟發展的增長點。

  其次,從二戰中可以看出,瑞士所謂的中立并不純粹,它跟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一樣,很善于發掘戰爭中的商機,為其他國家提供武器。

  如果俄烏沖突結束,瑞士銀行的進賬和武器貿易也會受影響。

  瑞士是獨立的國家,但同樣也受鄰居和美國影響。

  此時歐洲大致達成共識,美國又在一邊施壓,大家都忙著站隊,瑞士想要獨善其身并不容易。

  如果瑞士在這樣的環境下繼續中立,相當于得罪了美國和歐盟。

  第五,瑞士所謂的中立是武裝中立,并不是經濟中立,瑞士憲法中有相關介紹。

  雖然瑞士沒有經濟制裁其他國家的先例,但不代表不能實施經濟制裁。為了與西方國家步伐一直,瑞士需要有所行動。

  瑞士和瑞典世界杯歷史(中立兩百年的瑞士,為何在俄烏沖突中不再中立?背后有五點原因)

  (瑞士日內瓦)

  綜合以上五點,瑞士對俄羅斯下手了。

  瑞士參加歐盟制定的制裁方針,凍結了俄羅斯總統、總理和很多高官在瑞士的資產,大名單中密密麻麻地寫著363名俄羅斯各界人士和4家俄羅斯公司。

  除此之外,瑞士還對俄關閉了領空,成為制裁俄羅斯的36國之一。

  俄羅斯被制裁后,瑞士財政部長在公開場合中表示:

  俄羅斯只是瑞士金融中一個小角色,根本不會影響到瑞士金融體系,所以不必在這個問題上投鼠忌器。

  但事實上,瑞士的做法讓人們對瑞士銀行的好感一落千丈,大量資金開始離開瑞士銀行,甚至連它所謂的“盟友”都心慌意亂地從瑞士銀行取走財產。

  一時間瑞士如千夫所指,金融業遭受重創,國內經濟持續下跌,甚至讓本國人民心中惶然。

  總結

  瑞士和瑞典世界杯歷史(中立兩百年的瑞士,為何在俄烏沖突中不再中立?背后有五點原因)

 ?。ㄈ鹗空?/p>

  有很多人說瑞士是富有而美麗的國家。它因金融業而財富源源不斷,支撐著國家穩定發展。因中立而包容世界文化,受人們喜愛。

  不過因為俄烏沖突下的錯誤決定,這個國家的信譽正在土崩瓦解,當一個中立國不再中立,猶如世界秩序錯亂,苦心經營的美好家園終將覆滅,而等待瑞士的,是背信棄義帶來的惡果。

  編輯:忘詞

  責編:王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22060.html

標簽:中立 瑞士 沖突 瑞典

Copyright ?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閩ICP備2023009674號 網站地圖 聯系:dhh0407@outlook.com

www.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