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Gamewower
最近這段時間,發生在LDL上的假賽事件并沒有隨著官方的調查以及處罰結果而結束,相反的是愈演愈烈。
在之后官方組織了一場“LDL假賭賽問題媒體答疑線上會議”,我問了騰競體育LPL生態總負責人——孫政這樣一個問題:
“LDL的問題,本質上是經濟上的問題,現在LDL俱樂部一方面沒有聯盟分成,也沒有讓LDL上升到LPL的通道。未來LDL和LPL有沒有可能打開通道?LDL商業方面的開發有沒有計劃?”
從底層邏輯去看,假賽頻繁發生在電競領域,直接指向就是商業上的問題,也就是“獎勵”,除了這個之外,還有“處罰”。
以目前來看,無論是獎還是罰,想要杜絕假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
01
我們先來說獎勵的方面。
2019年的時候,JDG俱樂部曾經在微博上發布了一份招聘信息,其中給出了對于隊員的具體薪資:一線隊年薪50萬-100萬,二線隊也就是LDL聯賽中的JDM是25萬-100萬,而青訓是8萬-20萬。
JDG是所有俱樂部當中比較有錢的,實際上選手的薪資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就我們所知,現在在LPL戰隊當中的替補隊員一年薪資在20萬左右的也有很多。
LPL如此,那么再考慮LDL。
LDL的主力隊員如果沒有辦法進入LPL,很多人可能也就是20萬元一年的水平,甚至月薪不到1萬元的也有很多。
這個薪資如果對比大多數職業,看上去不算低,但也肯定不算高,而且我們要考慮到職業電競選手的生涯是很短暫的,強如Uzi這樣的選手,也是在23歲選擇了退役。
那么會有很多人說,退役之后其實也可以從事與電競相關的職業,比如主播、賽訓或者產業鏈當中的其他環節。
然而,事實是,真正能夠進入電競產業的絕對不會是LDL這些沒有成名的選手,這些選手更多的是在打了幾年職業后,只能轉行。
那么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之下,有多少人能夠抵抗假賽團體給出的誘惑就一目了然了。
所以我們才認為,要想解決假賽問題,單單的靠選手的自覺性肯定是不夠的,你必須要在物質基礎上給予選手一些保證。
這個道理在任何領域都是這樣的,就以足球為例,在目前的歐洲主流的聯賽當中,有沒有和博彩掛鉤的假賽,我不知道,因為目前很少有新聞報道,沒有任何的證據指出這些事情。
但是,在歐洲的一些不那么受關注的聯賽,假賽已經泛濫成災,去年10月,捷克足協副主席羅曼-貝勒伯爾與另外20人因涉嫌操縱比賽被捕,布拉格首席檢察官Lenka Bradacova稱,這些高級官員因涉嫌參與影響足球賽果有關的犯罪活動而被拘留。
俄羅斯國家媒體Sputnik也報道了白俄羅斯聯賽發生了大規模假賽事件,很多隊員參與其中,這些球員接受了50美元、250美元、300美元和600美元的不同金額的現金獎勵。
這就是經濟因素的直接主導,主流聯賽由于受到的關注度、球迷的數量因此帶來了不錯的商業開發,賽事轉播分成、商業贊助、球迷收入等,另外俱樂部因為曝光的問題,涌現出一個天才球員也可以用更好的價格賣給那些豪門。
這樣的折射同樣就是LDL的問題,沒有聯盟分成、關注度的問題導致商業開發難、粉絲數量少,因此LDL的收入主要就是來源兩個方面賣人、賽事獎金。
如何解決LDL的商業問題,讓選手的收入變高,讓俱樂部可以良性運營下去,就一定會在某種程度上減少假賽的發生頻率,這是根子上的問題。
孫政對此的回答是:
①加大對LDL投入,包括賽事上的調整、優化,做更多內容上的包裝,所有LPL用的東西我們希望逐步地用到LDL上,讓LDL比賽本身變得更加吸引力。
?、贚DL相對于LPL有自己的特點和賣點,是針對年輕選手,是未來之星的地方。我們可以根據該特點提供符合LDL商業邏輯很多事情,比如增強俱樂部和用戶之間的所謂的職業電競體驗概念,這是俱樂部層面。
?、蹚慕衲甑南募举愰_始針對LDL設置很多給到選手自己的獎金,比如LPL會評選最有價值隊員等等。在LDL也會做這些工作,并且我們對評選的隊員有實質性的錢上的獎勵。
這個能不能解決一些經濟問題,我不知道,因為這個還是要看具體的商業開發到底走的如何。
另外再說一個題外話,今天虎牙20億拿下了LPL、LDL、LPL全明星周末及頒獎禮未來5年的版權,這個收入會不會有一部分流向LDL,這個是值得關注的。
02
說完了獎勵的部分,我們再來說說懲罰的部分。
現在我所看到的懲罰,是聯盟所出具的“禁賽”。說實話,這個禁賽的處罰到底會讓選手對于假賽有多大的敬畏心,我保留疑問。
一個選手如果是主觀的受不了誘惑選擇打假賽,那么第一次打假賽或許是很忐忑的,第二次、第三次慢慢就習以為常了,因為他已經做好了終生禁賽的準備,撈一筆快錢走人這樣的心理不難猜。
所以我認為“禁賽”是不足以對這些選手帶來威懾的,那么要以什么樣的懲罰方式帶來威懾,這個問題不言而喻。
當然,我也知道的是,現在職業電競在中國發展也就10年左右,很多東西并沒有完善,我們只能說期待一點點的完善,最終帶來真正震懾性的處罰。
03
說完了這兩個大的點,我們也想給LDL提出一些建議。
首先是關于孫政所提出的LPL和LDL的定位,孫政對游戲價值論說,“做了聯盟化之后目前LDL和LPL之間俱樂部層面的上升通道,其實LDL和LPL的通道一直存在,我們的終極目標是把LPL和LDL在中國做成像北美NBA和NCAA那樣,NCAA也沒有通道可以上升,NCAA本身具有非常高的商業價值。”
這是一個很好的設想,但在我看來,就以當下的形態來看,是很難很難去實現的,因為NBA只有一個,但LPL之外,還有一個LCK,LPL俱樂部每年從LCK簽人的數量也不少,另外NCAA作為一個高校聯賽,它沒有任何的商業壓力。
最重要的,就以當下LDL的情況其實更像NBA的發展聯盟,而不是NCAA,這當中有大量一線俱樂部的二隊。
所以,到底應該如何將LDL打造成一個類似NCAA的聯賽,我有一些想法,當然也只是一些想法:
?、伲簩⑺幸痪€戰隊的二隊全部踢出LDL,這里不是一線俱樂部打造二隊的地方。
②:取消所有戰隊的二隊儲備,以后一線戰隊要簽人每年只能在轉會窗從LDL進行選秀,或者從海外直接簽人。
③:選秀的模式參照NBA的選秀模式,每年規定每個戰隊簽一個一輪簽、一個二輪簽,甚至是三輪簽。
?、埽河陕撁酥Ц哆x秀費用,而不是由戰隊支付,比如某個戰隊培養出了狀元那么由聯盟進行人才培養支付,排名越高獎勵越高,現在的50萬狀元秀的價格實在是太低了。
這樣的好處是可以每年讓LDL的選手直接的看到進入LPL的希望,從時間上來說,LPL進行到現在已經接近10年時間了,以電競選手的職業生涯來看,已經可以滿足每年至少提拔1-2個年輕選手進一線隊。
同時,也大大減輕了一線戰隊的支出壓力,額外的培養一支二線戰隊也會產生一定的費用,雖然不高,但對于俱樂部也是一筆支出。
這樣或許距離NCAA的模式會更進一點。
除了這個,我們再來簡單的談談如何讓LDL增加吸引力。其實不只是LDL,現在這個階段,LPL的常規賽其實也需要增加一定的吸引力。
如何增加?有意思的是,前段時間我看到了EA和英超聯盟打造的一款游戲,切切實實的對于英超的比賽產生了一些影響,這個游戲是《夢幻英超聯賽》(以下簡稱FPL)。
這個游戲很有意思,區別于一般的足球游戲,如FIFA、實況、足球經理都是將現實的足球世界投射到虛擬的世界中,等于是兩個平行的世界。
但FPL不同,FPL是和現實打通的一款足球經營類游戲,現實的英超比賽當中當中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會對這個游戲產生影響,游戲中發生的事情一定程度上也在影響現實的英超比賽。
我們先說說現實是如何影響游戲的,這就是這個游戲最有意思的地方,簡單來說,玩家可以從整個英超聯賽中在一個總價下挑選一個首發陣容和替補陣容,然后每一輪比賽前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進行一些人員的微調,然后會根據這個陣容中的球員在每一輪的表現從而獲得積分。
比如,某隊員上場滿60分鐘可以獲得2個積分,前鋒進球可以拿4分,中場進球可以拿5分,黃牌減1分,紅牌減3分。最后積分每周更新,賽季結束時總積分排名前列的玩家還會獲得獎勵。
(圖片來源知乎:英超Fantas發燒友)
再說說,游戲又是如何影響現實的,前段時間英超的阿斯頓維拉的球隊的當家球星格拉利什受傷了,但這其實是一個極其絕密的消息,除了本隊的人沒人知道傷情如何,然而阿斯頓維拉的比賽對手卻提前知道了。
根據《泰晤士報》的報道,比賽開始之前,有一個名為“FPL Insider”的社交媒體賬號顯示,維拉球員塔加特和尼爾-泰勒以及冬窗租借離隊的霍里哈內都將格拉利什移出了他們的FPL陣容,俱樂部的工作人員包括體能師也有同樣的操作。
就是因為這樣的操作,所以它的比賽對手知道了格拉利什肯定是比賽提不了了,所以提前就在首發陣容上做了安排。
類似的案例還有利物浦后衛羅伯遜此前也有過同樣的操作,英超第21輪,利物浦客戰西漢姆聯,羅伯遜在賽前兩三天就將馬內移出他的FDL陣容,結果馬內那場比賽因傷缺陣。
這個游戲推出后,大大加大了球迷對于聯賽的關注,即便是非自己主隊的球員,因為很可能這個球隊當中有某個隊員就在你的FPL陣容當中。
我在想其實LPL或者LDL也可以推出這樣一個游戲,每周可以給排名靠前的用戶獎勵,比如皮膚或者周邊,賽季結束之后做一個總排名,靠前的用戶還可以以最搶手的世界賽門票作為獎勵以此提升用戶對于賽事的關注熱情。
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不是嗎?以前電競賽事被認為是推廣游戲的一種手段,那么現在為什么我們不能用游戲來反向的去推廣賽事呢?
總結去看,就是無論是在獎勵還是在懲罰上,加大力度,提高選手的待遇的同時對于假賽選手嚴懲,另外就是對LDL的模式進行改革,最后就是用游戲提升賽事的影響力。
最后,無論是關于LDL模式的一些想法,還是關于提升賽事熱度的想法,只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22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