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世界杯對足球迷們來說是一場足球盛會,
但大多數觀眾并不能到現場親自去看,
這時候就需要傳播和解說員為觀眾講解現場的情況。
解說過世界杯的主持人很多,
但其中讓觀眾印象較為深刻的是黃健翔、賀煒、段暄三位主持人,
他們有的幽默風趣、有的詩意盎然,解說風格各有不同……
一、黃健翔
“黃健翔離開之后也做了一檔解說節目,收視率堪比天氣預報?!?/p>
“在黃健翔的關注下,國足沒有飛出亞洲,
賈yue/亭先生沖出了亞洲!”
在一檔脫口秀綜藝上,李誕曾經這樣吐槽黃健翔,
黃健翔的落寞之所以能讓這么多人關注,
是因為他曾經太過輝煌。
黃健翔被許多球迷認為是“央視最好的解說員”,
他的解說風格幽默深刻,這離不開黃健翔對足球的熱愛和準確的理解。
他從9歲開始就愛上了足球,
對黃健翔來說,能踢球是他童年最開心的事情。
1978年,黃健翔第一次看到世界杯的轉播,
看到球員和球迷們歡呼的場景后他被深深地震撼了,
盡管爺爺家的電視是黑白電視,
但是黃健翔的記憶卻是彩色的。
1986年的墨西哥世界杯上巴西和法國那一場激烈的比賽很多人印象深刻吧?
這一年黃健翔讀高三,
家里的人知道他對足球的熱愛,
因此并不反對他在學習之余看世界杯。
馬拉多納的偉大進球讓黃健翔忍不住歡呼、流淚,
那段時間黃健翔總是先看完世界杯再挑燈夜讀,
他一邊學習一邊暗暗幻想:“我以后要是能當解說員就好了,這樣就能讓更多的人看到我的歡呼。”
長大后他實現了這個夢想,
1995年,并非播音主持專業出身的他憑借著一股對體育的熱愛和對足球的深刻理解被央視錄取,
第二年,他解說了亞洲杯,主持了《足球總匯》,
走入了球迷們的視野中。
從那之后他終于有了解說世界杯的機會,
98年黃健翔如愿參加了法國世界杯,
2002年,他解說了至今仍讓許多球迷難忘的韓日世界杯。
黃健翔的解說風格幽默又富有激情,
在他之前的解說員如宋世雄等人解說都較為保守,
并且采用的都是“大家看,這個人把球傳給了隊友,隊友沒接住,球到門框上了”之類的“白描”手法,
中規中矩,但缺少一些比賽應該有的激情。
黃健翔的出現則彌補了這一缺陷。
他僅會在比賽過程中講解各個球員的表現,
還會穿插講解該球隊的歷史、過往的成績、各個球員的風格,
黃健翔那富有激情的語調總能調動起觀眾的情緒。
在韓日世界杯上,黃健翔完美發揮出了自己的優勢,
他的解說富有感染力、情緒飽滿,
球迷們即使不在現場也能感受到那激烈的氛圍,
這讓黃健翔的名氣越來越大,
他被多家媒體評為“優秀解說員”,
黃健翔的風頭甚至蓋過了老前輩們。
但太過激動也未必是好事,
06年的世界杯上黃健翔因為太過激動而情緒失控惹惱了不少球迷,
他不得不黯然退場,
但離開原單位之后黃健翔依然熱愛體育,
女足奪冠那天,黃健翔一邊解說一邊哽咽流淚,
看哭了不少觀眾。
也許這正是足球的魅力:只要不放棄就充滿可能性,
在未來,黃健翔依舊會熱愛足球、熱愛體育。
二、賀煒
賀煒的解說風格和黃健翔截然不同,
他有著“詩人解說員”之稱,
體育和文學原本是不搭邊的東西,
但是在賀煒的解說中,它們卻有緊密的聯系。
賀煒從小便熱愛足球,
小學時他常常從學校偷跑出來踢球,
一邊為自己進球而歡呼一邊擔驚受怕是他童年最多的心情。
就讀大學期間,他參加了一檔名叫《挑戰主持人》的節目,
由此看出賀煒是想往主持人的方向發展的,
當時黃健翔作為國內頂級的解說員之一深受球迷喜歡,
賀煒便是受他影響的人之一。
黃健翔發現了賀煒的主持天分,
把他挖到體育頻道著重培養,
賀煒擔任了《豪門盛宴》等體育節目的主持人,
黃健翔是他的老師,
他做到了青出于藍勝于藍。
黃健翔的解說雖然情緒很飽滿,但有一個缺點:傾向性也比較明顯,
這是很多球迷不喜歡他最主要的原因。
黃健翔也反思過自己:“我當然可以不帶任何傾向地解說完一場比賽,
可是那樣還有激烈的競技氛圍嗎?”
賀煒完全有資格回答:“有”。
從賀煒的解說中觀眾很少能看出他具體喜歡哪支球隊,
因為他的解說詞中不僅有對勝者的崇拜,
更有對敗者的憐憫。
賀煒的解說總是充滿文學性和詩意,
在他的解說中觀眾不只能看到勝負,更能看到關于人生、生命的種種哲學,
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上,
賀煒用一段文學性相當強的解說詞總結了德國隊和英格蘭的比賽,
自此他有了“詩人”的標簽,
賀煒沒有把自己的解說局限在球員的表現、球隊的輸贏之上,
而是把這場比賽擴展到了歷史上,
讓人聽到后忍不住熱血沸騰。
賀煒在解說中常常引經據典,
歐洲杯上,法國隊輸給意大利之后他用法國本土作家福拜樓的名言安慰球員。
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上,西班牙隊輸掉比賽后賀煒用羅曼羅蘭的經典名言鼓舞人心。
并且他還發出自己的熱血一問:“難道向上攀爬的那條路不是比站在頂峰會讓人血澎湃嗎?”
這句話不僅鼓舞了西班牙隊員,
更讓所有球迷重新打起精神。
談到國足時,賀煒豪情說道:“國足就算是再多人的痰盂,也永遠是我的圣杯?!?/p>
賀煒的解說不是靠立場取勝,不是靠大呼小叫制造氛圍,
他的語氣往往是那么平靜,
可是他解說里的蘊含的哲學又是那么讓人熱血澎湃,
賀煒的解說向球迷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體育精神:“向上,永遠比輸贏更重要。”
這樣的精神不僅會鼓舞球員贏得賽場上的比賽,
也將鼓舞著暫時處于迷?;蚴б庵械那蛎在A得人生的比賽。
三、段暄
提到段暄,也許有很多觀眾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他的“短褲事件”,
2007年,段暄在直播《天下足球》時以上身西裝、下身短褲的搭配在網絡上走紅,
遭到了不少網友的調侃。
除了“短褲哥”這個稱號之外段暄還有另一個外號叫“咆哮哥”,
這和他的解說風格有關。
段暄為了能解說足球比賽在央視做了八年的臨時工,
后來他才有了主持《天下足球》的機會。
如果主持人也分婉約派和豪放派,
段暄應該是屬于豪放派的。
“球進了!”是段暄在解說時最常說的一句話,
他喜歡用高昂的聲音表達內心的熱血澎湃,
每當到了賽點,有球員進球,
段暄就會“咆哮”著解說,
不少網友都開玩笑稱:“感謝段暄昨晚的精彩解說,不然我都睡著了?!?/p>
段暄并不是只會用咆哮解說比賽,
與黃健翔相比,他的失控更加讓人動容。
在解說c羅的比賽時,段暄用沙啞而哽咽的聲音感嘆道:“C羅沒有哭,一個男人,
究竟要走多遠的路才能成為真正的男人。”
段暄在說這句話時眼含熱淚,
球迷們聽到后同樣紛紛淚目。
這句話也成為解說史上的經典,
將永遠被球迷們銘記。
段暄的嗓音較為沙啞,
這對普通的足球解說員來說絕對算得上是劣勢,
可是段暄卻用這種嗓音解說出了一場場扣人心弦的比賽,
這絲毫沒影響他成為讓人難忘的解說員。
段暄先后解說過三次世界杯,
他的解說風格既有豪邁之氣又有分寸,
也許正是因為把握好了尺度,
段暄才能把比賽解說的如此精彩。
如今人們收看世界杯的方式發生了變化,
觀眾們不用圍著電視才能看比賽,
解說員們也越來越多、各有風格,
但相信球迷們都不會忘記那些年大家一起圍著電視看過的世界杯,
更不會忘記為大家解說、和大家一起歡呼的主持人。
他們用各自的風格為大家球迷們解說了一場場讓人難忘的比賽,
今年的世界杯上他們雖然沒有聚在一起,
但還是用各自的方式和觀眾一起關注著比賽,
以上三位解說過世界杯的解說員中,
你對哪位印象最深刻呢?歡迎留言討論。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21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