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破重重的困難,2022賽季的中超聯賽終于將戰火重燃,但對于足協來說,他們現在所面臨的問題卻依然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就是新賽季的中超聯賽轉播權問題。
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如今的中超聯賽已經進入了寒冬期,而轉播商對中超聯賽的認可程度也隨之下降,甚至比上賽季還要低。
2年前,PP體育拒絕支付中超聯賽的轉播版權費,使得他們失去了中超的獨播權。隨后的2021賽季,中國足協將中超的直播權拆分,分別賣給了騰訊體育、懂球帝和PP體育等幾家大型的互聯網平臺。
而在今年,足協準備故伎重施,繼續采用拆分的手段,將中超的直播權賣給幾家不同的大型互聯網媒體,但這一次足協的如意算盤是打錯了。據悉,現在除了騰訊之外,其他幾家國內最大型的互聯網直播平臺都拒絕與足協合作,購買中超的直播權。
即便是有抖音和快手這樣的網紅平臺愿意與足協合作,但他們也不會出錢來購買中超的直播權。也就是說,今年中超聯賽的直播權根本就賣不上價。
而這個殘酷的現實也證明了,如今的中超聯賽對于轉播商來說已經沒有了太多的市場價值,市場不認可,自然不會有人愿意花錢來買中超的直播權。
眾所周知,金元足球時代的中超聯賽曾經呈現出過一片虛假繁榮的景象。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超聯賽的獨播權曾經被賣出過“10年110億”的天價。
轉播商之所以愿意支付如此的高價來直播中超聯賽,那是因為當時中超聯賽的關注度非常高,隨便一場比賽的在線觀看人數就可以達到幾百萬,關鍵場次的比賽可以輕輕松松地超過千萬級別。
但在足協出臺的一系列限薪、限投和中性名等政策的打壓之下,金元足球的泡沫已經徹底破裂,再加上中國男足在世預賽上的糟糕表現,中超聯賽的關注度已經跌入了前所未有的谷底,如今一場普通中超聯賽的在線觀看人數只有少得可憐的幾千人而已。
顯然,這樣的數據對于轉播商乃至需要買廣告位的商家來說是毫無吸引力的。所以,除非足協出一個“骨折”價,否則今年真的不會有更多的平臺來購買中超的直播權了。而這樣意味著,過去足協最賺錢的一個門道如今已經徹底行不通了。
造成這一切的始作俑者不是別人,正是足協自己。為了給國足的世預賽讓路,上個賽季的中超聯賽的賽程被足協切割的支離破碎,再加上“中性名”政策,以及陳戌源倡導的“公益足球”,使得投資人徹底地失去了投資足球的信心。
接下來的連鎖反應就是,大部分俱樂部被停止輸血后,出現了嚴重的債務危機,欠薪已經成為了近2年中超聯賽的主題,俱樂部解散也已經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鮮事。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失去了中超版權費這塊“大蛋糕”,足協已經沒有了太多的收入來源。而對于俱樂部來說,沒有了投資人的資金,很多民企背景的俱樂部的運營也變得越來越艱難。這使得中超聯賽進入了一個死循環,如果還沒有人來出手救市,那么下個賽季的中超聯賽將會變成什么樣,真的令人難以想象……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21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