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從6月11日起,澎湃新聞“世界杯”頻道正式和大家見面啦。
澎湃新聞此前發出了《說出你的世界杯故事,16強門票等你來贏》的英雄帖,在眾多老鐵的好文中,來自深圳的張星女士獲得我們抽出的超級幸運獎——由2018FIFA世界杯全球官方贊助商蒙牛提供的八分之一決賽門票!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帶來她的世界杯觀后感:見證了梅西和阿根廷的離開,就感覺足球和生活一樣,只有陽光而無陰影,只有歡樂而無痛苦,那就稱不上人間吧。
張星在現場。
經過20多個小時的輾轉飛行,飛機終于在午夜降落,新的一天即將來臨。長夜飛逝,往后望去,是俄羅斯如夢如幻的日日夜夜;往前望去,是冗長單調的凡俗生活。
梅西不慌,我慌了
臨行前,盡管自己已經手握澎湃新聞送出的1/8決賽門票,注冊了fan ID,獲得了入境俄羅斯的資格,刷了N次往返莫斯科的機票,卻遲遲沒有下單,酒店住宿更是無從談起,為的就是等阿根廷“最后的審判”。
等待的過程漫長又煎熬,阿根廷小組賽第一場平冰島已讓我戰戰兢兢,第二場3球慘敗克羅地亞更令人心如死灰,第三場變成了“理論上有出線可能”的比賽。
嘴上說著出線無望,心里總還抱著一絲僥幸,而命運的劇本就如過山車般跌宕起伏,羅霍87分鐘的抽射破門讓阿根廷起死回生,也讓我本以為化為泡影的俄羅斯之行又失而復得。
按照事先計劃,應是先飛抵莫斯科再轉乘火車到比賽地喀山,經濟又實惠,卻未料到比賽一結束,早早看好的火車票一張不剩,連機票都被搶購一空,慘烈程度堪比春運搶票。
這下梅西不慌我慌了,望著刷不出票的空白頁面,我突然意識到自己是多么渴望去現場看一次阿根廷的比賽,又是多么恐懼旅程轉瞬化為泡影。
一夜未合眼,大腦昏昏沉沉,幾乎要在屏幕前睡過去,快要放棄的時候突然查出香港往返喀山的班次,雖然價錢幾乎是莫斯科往返的3倍,也只能咬咬牙買了下來。
匆忙之間我定好住宿,收拾行囊請好假,當晚就奔赴香港機場,等著次日清早的班機。
在我的人生中,像這樣毫無準備說走就走的旅程還是頭一遭。
2018FIFA世界杯全球官方贊助商蒙牛提供的八分之一決賽門票。
人生何處不相逢
來到俄羅斯發現遍地都是中國球迷,朋友們不用去灌溉花自然會開。
先是被拉進一個世界杯看球省級微信群,又被拉進一個市級微信群,還加了一個M50專場比賽群,微信群的規模從幾十人到上百人不等,成員都是來俄羅斯看球的中國人,大家在群里交流信息,插科打諢,咨詢求助,好不熱鬧。
到達喀山的第二天,群里一大早就有人到阿根廷下榻的酒店門口蹲守,還實時匯報現場動態,我聞訊而去,和群里的朋友接上了頭,才發現名字起得很“社會”的其實是個白面書生;說話耿直霸氣外露的竟然是個妹子……
大家結伴軋馬路、下餐館,他們其實個個“蓄謀已久”,從國際足聯第一輪抽簽就開始搶票,提前數月定好了球迷專列,手握N張球票,往返于各個城市看球。
這群人里有阿根廷的擁躉,也有把荷蘭隊徽紋在腿上的郁金香粉,還有剛看完葡萄牙比賽趕來的C羅迷妹,以及睡眼惺忪精神不振的德國隊粉……
阿根廷VS法國,場外留影。
在他們中間我成了徹頭徹尾的異類,聽他們講述乘坐球迷專列時目睹德國被灌2球后阿根廷球迷擊掌相慶的情景,還有刷了N場比賽后的種種心得體會,著實有些羨慕嫉妒恨。
一杯莫吉托下肚,C羅的迷妹開始數落皇馬的見利忘義,為卡西利亞斯和C羅打抱不平,激動之處音調高亢,引來周圍老外紛紛側目。
聊著聊著,大家又紛紛放出了回憶殺,郁金香大哥看了5屆世界杯,告訴我們他1998年第一次看世界杯時候中央臺只轉播了幾場重要的比賽,因為其中一場愛上了博格坎普。
更多的人足球記憶始于2002年,當一眾人沉浸于討論羅納爾多的傷病和鐘擺式過人技術的因果關系時,一直在玩手機的男孩漫不經心地插了句嘴:“羅納爾多?我只在紀錄片里看過他,我是C羅的球迷”。
一問年齡,才發現是個1995年的小鮮肉。
來自天南海北的中國球迷,在俄羅斯因一場比賽而相聚,又因另一場比賽而分離,聚散之間的交流碰撞,為旅程增添了許多趣味。
折回酒店,阿根廷隊仍不見蹤影,阿根廷球迷卻越來越多。雖已是下午,喀山陽光絲毫沒有減弱的趨勢,酒店門口正是陽光直射的區域聚集了最多最死忠的球迷,任憑烈日暴曬也要在狹窄的過道里牢牢占據有利位置,讓后來人人無孔可入,無縫可鉆。
各種加油的旗幟標語已經掛上了隔離帶的鐵絲網,頭戴藍白色小丑帽的阿根廷球迷邊唱邊跳開始造勢。一個追著阿根廷看了三場比賽的女孩打趣告訴我:
“這首歌特別洗腦,這幾天聽了無數遍了,晚上睡覺腦子里還會自動播放”,說這話的時候,她正踩在鐵欄桿上奮力為自己擠出一個位置。
和阿根廷小球迷合影。
下午4時,阿根廷的大巴車終于出現,藍白色的潮水立刻涌向隔離帶,警察在鐵絲網內嚴陣以待,像是在提防一群準備隨時越獄的暴徒。
大巴車在我面前停下來了,人群騷動著,叫喊著,面對著我的車窗里出現了馬斯切拉諾的光頭,周圍的阿根廷人大喊著他的名字,鐵血后衛湊近窗子回以大家一個明朗笑容。
大巴車在路上停留了一會兒,享受著球迷的朝圣,我一早占據了有利位置,還是被后來的阿根廷球迷擠得無處立足,整個護欄都在巨大的外力下搖搖欲墜。
不遠處有女球迷的尖叫聲傳來,估摸著應該是梅西出現了。佇立許久,盡管球員早已走進了酒店,球迷們仍然沒有散去,歌聲不停,余音裊裊。
賽后沮喪的球迷
或許,你也喜歡梅西?
6月30日,翹首以盼的一天,經歷過心灰意冷的失望和絕處逢生喜悅,當它真的到來時,卻有了一份近鄉情更怯的感覺。
早早地換上10號戰袍,懷揣著教徒朝圣般的心情,在正午的烈日下往體育場出發。走進體育場對面的麥當勞,就被眼前的情景深深震撼到了:坐著的,站著的,啃漢堡包的,喝汽水的,到處都是阿根廷的球迷,滿眼都是藍白色球衣,恍惚間還以為是個阿根廷主題party。
麥當勞里的阿根廷球迷。
球場外的馬路上全是三五成群的阿根廷球迷,源源不斷,像銀白色的拉普拉塔河奔流不息。阿根廷球迷圍在一起吹拉彈唱敲鑼打鼓載歌載舞;過了安檢口買杯啤酒呼朋引伴繼續邊蹦邊唱。
阿根廷本土球迷的狂熱震撼著我的感官,那首我始終不知道名字的加油歌曲在我耳畔一次次響起,一曲唱罷大家高高跳起,把杯中啤酒還有亂七八糟的東西灑向空中,隨后有人在地上撿起一張Fan ID尋找失主,一圈人面面相覷,沉默數秒后有人突然舉手認領,人群中一陣哄笑,然后加油歌曲繼續無限循環往復……
走進球場內,陽光直射頭頂,仿佛沐浴圣光之中,放眼望去皆是藍白色身影,現場已成為阿根廷的主場,看臺的隔斷層上掛滿了助威的標語,無數個“梅西”站在我面前,連同我自己都成為這千千萬萬個“梅西”中的一員。
法國隊先出場熱身,應者寥寥;阿根廷隨后出場,當廣播里念出梅西的名字時全場沸騰,我沖到前排,梅西,巴內加,馬斯切拉諾……真的,活的,這些人就在眼前,我和所有人一樣,能做的也只有不停地按下快門,呼喚他們的名字。
比賽前告訴自己,享受每一秒,不論勝敗,盡興就好。但當開場哨響起時,一種緊張感從胃里升起,我才意識到原先無論勝敗的佛系心情全是虛假的自我催眠,我想讓阿根廷贏下比賽,想讓梅西走得更遠。
時至今日,比賽的結果早已不值一提,阿根廷踉蹌出局的熱度也早已退散,可每每想起終場前梅西射門失敗后跪地不起的樣子還是有些心疼。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梅西最后一場世界杯比賽,如果是,我應該是算是幸運還是不幸。
永遠的第十二人
坐在視野距離都俱佳的位置上,場上球員的一舉一動看得清清楚楚,回想起來卻恍如一夢。比賽的起承轉合已不想多說,阿根廷球迷對球隊的愛始終令人難忘。
上半場結束前,迪瑪利亞在我眼皮子底下轟進一腳世界波,我跳了起來,身后的阿根廷球迷喜極而泣,脫掉了球衣瘋狂慶祝,中場休息時抓著我的雙臂狂搖,幾乎要把我晃到散架。
赤膊大哥來自梅西的家鄉羅薩里奧,他自豪地指著球衣隊徽上NOB三個字母告訴我,這是紐維爾老男孩的球衣。
下半場伊始,我還沒來得及坐回座位,一場啤酒浴從天而降,一看大屏幕,原來是阿根廷進球了。彼時場內氣氛堪比希臘神話中酒神狄奧尼索斯的宴飲,抱頭痛哭的,扯頭發的,唱歌的,跪地不起的,所有陷入狂喜迷醉之人的神情都可以從阿根廷球迷的臉上找到。
或許是南美人天生性格外放,他們的喜怒哀樂具有強大的感染力,令人動容。
“法國的10號怎么沒有人防守?”比賽中國內的朋友發來一條微信問我,還沒來得及回復,10號就連進了2球。
80分鐘,90分鐘,時間在流逝,所有人都站了起來,焦急地守望,期待奇跡出現,即便是到了傷停補時階段,阿根廷球迷都還揮舞著球衣,不知疲倦地為球隊唱著那首著名的“Vamos vamos Argentina”。
舉世聞名的“第十二人”陪著球員們戰斗到了最后一秒,終場哨響起,大家站立不語,經歷從天堂跌落到地獄的起伏,所有人都需要時間來平靜和消化。
阿根廷球員離場時,球迷仍為他們獻上了掌聲,正如現場的一幅阿根廷球迷制作的標語上寫的那樣,“En las buenas y en las malas a mi lado siempre tú”(不論風光落魄,我的身邊永遠有你),是第十二人不變的心聲。
一個身穿博卡青年隊球衣的小伙子坐在椅子上哭得傷心欲絕,每個經過他的人都會拍拍他的肩膀安慰他,可沒人能止得住他的淚水。這樣長歌當哭的時刻,就讓一切情感盡情地宣泄吧。
場外,法國球迷的歡樂與阿根廷球迷的落魄形成強烈對比,可仔細想想,世界杯不也就是只有1只隊伍能笑到最后,31只隊伍哭著回家的比賽么?
只有陽光而無陰影,只有歡樂而無痛苦,那就稱不上人生吧。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21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