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APP/游戲,「狂丸」可能是你見過最好玩的 今日頭條號
萬萬沒想到,中國足球竟然殺入了俄羅斯世界杯???這鋪天蓋地的新聞,網友們看的激動壞了。當然了,事情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樣......
好吧。我們的球員當然是沒有去成俄羅斯,但如果比賽用球是中國造,那就算是梅西也離不開它,每一粒進球四舍五入都算是中國的呀。本屆世界杯比賽用球就是這個由阿迪達斯設計的復古風足球:Adidas Telstar 18,外型還可以,就是長了一臉的馬賽克。
然而事情真的是這么簡單嗎?為了求證這一信息,狂丸檢索了關于Adidas Telstar 18的維基詞條,發現它確實已經標注了相關生產商,只不過目前沒有露出中國,而是巴基斯坦Forward Sports。
同時Forward Sports也在社交平臺上轉發了所在城市發布的相關報道,算是官方承認了。
狂丸進一步檢索,發現也有外媒對世界杯專用比賽足球的提供者進行了報道,除了標明其被錫亞爾科特的Forward Sports承包外,還吐槽了下國際足聯取消了和中國的合同,轉給了巴基斯坦的事兒。這...場面一度陷入尷尬。
所以說,中國確實有工廠生產了足球,因為這幾天有一家工廠在接受采訪時談到了生產足球的事情,也引發了網絡上「中國足球進了世界杯」的討論。但關于這個球有沒有去到俄羅斯的賽場,似乎還有點疑問。
當然,這只是狂丸發現的疑點,說不定其中有什么誤會,并不能代表中國「足球」沒去世界杯。事實上,狂丸還發現,除了阿迪達斯的老牌合作伙伴巴基斯坦外,中國在南非世界杯與巴西世界杯中,都是世界杯比賽用球的供貨商。
其中阿迪達斯還公布了具體的生產流程,讓狂丸發現足球制作起來原來這么麻煩。
通常來說,足球的制作可以簡單分為內外兩部分。在制作內膽時,2010年南非世界杯比賽用球使用了來自印度的乳膠,拼裝方式基本都由流水線+人工操作。首先用帆布縫制外皮:
然后加入氣囊、平衡物后進行充氣:
最后粘合球體,并進行干燥處理。
接著開始處理更為復雜的外部,足球表皮一般采用聚氨酯材料制作,2014年巴西世界杯比賽用球使用的就是這種材料。
在制作巴西世界杯足球時,首先需要將外層切割成設計好的形狀:
然后對外層進行印刷上色:
一些logo與商標都是后續打貼上去的。
結束后外層還要粘合一層泡沫層。
接著為這些零件涂抹膠水:
進行烘干后送入傳送帶,由工人拼接整理:
拼裝完成后,放入機器進行組裝,并最終壓縮成型。
當然這期間還伴有各種檢測,包括重量、大小、品質,步驟多達到40個。
最后一次檢測完成后,才能投入倉庫,準備發貨??偟膩碚f工藝流程相當復雜。
另外狂丸在這次調查中還發現,雖然國足水平依然和8年前一樣,但相比四年前,我們的生產線已經進步了很多。從前兩次的制作流程不能看出,流水線依然需要大量人手;而這兩天接受媒體采訪的那家來自中國的足球生產廠家,公布了全新的生產線流程,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原本需要80人的生產線縮減到只需10個人即可完成。
一眼望去,他們的流水線上全是機器人,四個大型模塊基本承包了足球片的切割、打印、噴碼、涂膠、折邊以及分揀等工序。流水線中自動化切割機取代了傳統的刀模切割機,這些碎片在切割后統一運往一下個加工地點。
小型機械臂可以同時分揀三個足球片。
傳遞過程就像是攤煎餅,干凈利索。
足球片自動粘合壓縮后,會被機械臂自己分揀成直線,排隊送出。
再由新的機械臂放入下一步驟,涂抹膠料。
這條流水線還加入了二維碼識別系統,每一個足球都如同擁有了身份證,可以查詢到原材料,生產時間等諸多信息。
最后的機械臂負責識別每個零件,并作出最終分揀。
最終到達拼接員工的手中,負責手動完成最后一步。在這樣的效率下,基本一天可以產出1000個足球。
其實除了足球之外,中國制造全家桶也是相當堅挺,全面打進了世界杯市場。例如中國公司制作的紀念幣:
售往俄羅斯的大力神杯紀念品:
吉祥物Zabivaka,我們全程參與了創意設計、產品規劃等多個步驟,中國制造正在向著中國創造轉變。
某個國產空調品牌這次占領了七座體育場,其中包括莫斯科的盧日尼基球場,揭幕戰與決賽都將在這里舉行。
甚至......還有一堆小龍蝦正在趕往賽場的路上,中國正宗料理就問你們怕不怕。
用白巖松的一句話說就是:俄羅斯世界杯「中國除了足球隊沒去,其他的基本上都去了」。
所以說我們的中國呀......是真的厲害......我是真開心,哈哈哈,哈哈哈......不知道為什么,笑著笑著,就哭了起來......
?。ㄎ闹袌D片素材皆來自網絡)
↓猛戳左下角「了解更多」,更多精彩就在下方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21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