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加拿大,人們會想到它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美麗的自然風光。然而,當被問到這個國家的首都時,也許并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在哪里。
人們最常想到的往往是溫哥華、多倫多,或者蒙特利爾。盡管這些城市擁有超凡的國際影響力,卻沒有一個是加拿大的首都。
那么,加拿大的聯邦首都,為什么會定在渥太華呢?要知道,雖然現在的渥太華已是加拿大第四大城市,但在當年,它可僅僅是一個木材貿易通道中的內陸小鎮!
圖源:Instagram@brett_milne
“輪流坐莊”的首都
從1840年起,加拿大的政治家們就不斷要求維多利亞女王確定首都的位置,但首都所在地卻一換再換。
原先的首都于1841年定在金斯敦,之后在1844年遷至蒙特利爾,在1849年再次遷至多倫多。
從1849年起,加拿大政府決定采取首都“巡回制”,也就是將首都所在地在多倫多和魁北克之間輪換。于是,在1849-1851年和1855-1859年間,多倫多是首都;而在1851-1855年和1859-1865年間,首都又在魁北克。
維多利亞女王(圖源:parliamentum)
讀到這里,你一定對加拿大政府的這種“折騰”感到困惑:每隔四年,就要將政府所在地及議會搬到另一個城市,四年后又要再搬回來,究竟是圖什么呀?
其實,加拿大政府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要兼顧英語區和法語區之間的平衡。大家都知道,加拿大是英法雙語的國家,多倫多說英語,魁北克的官方語言則是法語。
而之所以有這樣的區分,就不得不提加拿大的殖民歷史。
歐洲殖民者的“村莊”
歐洲殖民者最早于16世紀中葉登陸加拿大。
1534年,法國航海家雅克·卡迪亞(Jacques Cartier)來到了圣勞倫斯灣(Gulf of Saint Lawrence),7月24日,他在加斯佩半島(Gaspe Peninsula)建造了10米寬的十字架,上面寫著“法蘭西國王萬歲”的文字,并以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Fran?ois I)的名義,宣布對這片土地的占有。
卡地亞俘虜了兩個原住民做向導,聽著他們嘴里不斷說著一個原住民詞匯“Kanata”,意為“村莊”,于是將這片土地起名叫Canada。
16世紀50年代,加拿大(Canada)的名字第一次開始出現在地圖上。
雅克·卡迪亞與原住民(圖源: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17世紀初,多名來自法國的探險家,在名為Canada的這片土地上建立起多個定居點。1608年,另一位法國探險家山姆·德·尚普蘭(Samuel de Champlain)在現在的魁北克市修建了一座堡壘。
這些歐洲殖民者不僅要與惡劣的天氣作斗爭,還要與當地原住民部落相處。鑒于歐洲對海貍毛皮的需求,法國人與原住民在巨大的皮毛貿易中進行了合作。
法國人用貨物與原住民交換皮毛和肉類,還進行捕魚和捕鯨等活動。慢慢地,他們建立起在北美大陸的“新法蘭西”。
原住民的皮毛貿易時代(圖源:Canada.ca)
與此同時,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的探險隊也慢慢開始涉足這片北美的新大陸。
從1610年開始,英國在紐芬蘭建立了更多的定居點。1670年,查理二世(Charles II)將魯珀特地區(Rupert's Land)皮毛貿易的壟斷權,授權哈德遜灣公司(Hudson's Bay Company)。
當時的魯珀特地區,是今天加拿大領土的很大一部分,包括曼尼托巴省的全部、薩斯喀徹溫省的大部、阿爾伯塔省和努納武特的南部、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的北部。
圖源:Canada.ca
哈德遜灣公司也依托著附近的法國地盤“新法蘭西”,建立起了自己的皮毛貿易網絡,并運營至今。
不久之后,隨著1763年北美“七年戰爭”(Seven Years' War)的結束,法國根據《巴黎條約》(Treaty of Paris)將其幾乎所有的北美領地割讓給了英國。
法國將蒙特利爾市交給英國(圖源:wikipedia)
魁北克省在1791年被劃分為“上加拿大”(Upper Canada)和“下加拿大”(Lower Canada)。
“上加拿大”包括現在安省的大部分地區,主要為移居到當地的英國人及后裔,說英語。
“下加拿大”主要是圣勞倫斯河(Saint Lawrence River)下游的部分,包含現在的魁北克省南部及紐芬蘭和拉布拉多省的拉布拉多地區。許多法國探險家及其后裔在這里居住下來,并一直在當地說法語。
圖源:Encyclop?dia Britannica
維多利亞女王的"圖釘"
說了這么多,讓我們回到對首都的選定上。
正是基于上面的原因,使得加拿大首都的位置始終在英語區和法語區之間徘徊,雙方都希望把首都定在自己的區域內。
維多利亞女王也是深喑兩邊勢力的暗流涌動,因此才會出現首都每隔四年就“輪流坐莊”的情況。
坊間傳聞,女王曾在地圖上距離多倫多和蒙特利爾差不多遠的地方,釘了一枚圖釘作為居中的選擇,這個地方就是渥太華。
圖源:googlemap
渥太華位于現在的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邊界線附近,恰巧印證了平衡兩邊勢力的觀點。
同時,渥太華位于加拿大腹地,遠離與美國的邊界,易于防守。后來發生的1812年戰爭也充分說明,只有遠離美國邊界才能免受攻擊。
此外,出于政治動機,以往的首都都曾受到過大規模的暴徒襲擊,渥太華城市規模較小,不太容易發生這種暴亂。
渥太華還擁有渥太華河(Ottawa River)和里多運河(Rideau Canal),使渥太華與加拿大東西部之間的交通都極為便利,是作為首都的又一個優勢因素。
1876年繪制的渥太華鳥瞰圖(圖源: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一個"寶藏"城市
彼時的渥太華剛建成不久,在1855年才正式升級為市。
隨著維多利亞女王在1857年的最后一天宣布渥太華為加拿大的新首都,渥太華的人口開始迅猛增長。但直到9年后的1866年,渥太華議會大廈修建完工,各政府機構才最終搬到渥太華。
1863年,建設中的國會山(圖源:historytoday)
如今的渥太華是北美擁有高品質生活地方,連續被聯合國評選為“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
渥太華有很多地方可以游覽,無論在什么季節,這里都是一個令人興奮的寶藏。
國會山之旅
PARLIAMENT HILL
作為加拿大聯邦政府所在地和全國性慶祝活動的場所,國會山是渥太華最具標志性的景點,由三座哥特式建筑組成。
圖源:Instagram@theradicalc
在夏季的七、八月份,每天早上,國會山前的草坪都會舉行換崗儀式。
圖源:twitter@Ottawa_Tourism
冬季的時候,令人驚嘆的圣誕燈光秀會讓你的國會山之旅變得更加豐富。
圖源:Instagram@litovchenkoyaroslav
暢游里多運河
RIDEAU CANAL
具有歷史意義的里多運河蜿蜒穿過渥太華市中心,這是安大略省唯一一個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的世界遺產。
圖源:Instagram@ottawatourism
這里從春天到秋天滿是劃船者,到了冬天就會變成世界上最大的自然凍結的溜冰場,綿延近8公里。
圖源:handluggageonly
徜徉博物館之都
MUSEUM AND GALLERY
加拿大擁有9個國家博物館,其中7個都在渥太華,包括:
加拿大歷史博物館(Canadian Museum of History)
加拿大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Canada)
加拿大自然博物館(Canadian Museum of Nature)
加拿大農業博物館(Canada Agriculture Museum)
加拿大戰爭博物館(Canadian War Museum)
加拿大科學和技術博物館(Cana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加拿大航空博物館(Canada Aviation and Space Museum)
加拿大國家美術館(圖源:Instagram@visualsofair)
作為加拿大“博物館之都”,每一座博物館都能為你帶來豐富的體驗。
加拿大歷史博物館(圖源:Instagram@isa_bella_on_the_go)
可以辦一本國家博物館護照(National Museums Passport),能以非常優惠的價格在三天內參觀渥太華7個國家博物館中的3個。
加拿大自然博物館(圖源:Instagram@museumofnature)
拜沃德市場飽餐一頓
BYWARD MARKET
拜沃德市場是加拿大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農貿市場之一。
圖源:Instagram@bywardmarket
這里白天是一個農貿市場和購物區,晚上是頗受歡迎的餐館和俱樂部聚集地。
圖源:handluggageonly
怎么樣?是否已經對這座
融歷史與現代的城市蠢蠢欲動了?
渥太華,值得品味,等你來看。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21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