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作原因需要長期伏案撰寫材料,自認為比手機低頭族要健康一些,但自30歲后發現頸部僵硬,各種不舒服。尋找解決方案,朋友建議有二:1、小杯喝啤酒,可以經常仰脖;2、打羽毛球,高遠球專治低頭。
在北方,小杯啤酒就是個笑話,加之酒量小,棄之。選擇羽毛球,堅持下來也有7年時間,分享一些羽毛球給自己帶來的改變。
首先是身心上的改變:1、體重減輕:由70KG變成65KG;2、脈搏頻率,以前在90次/分,現在基本穩定在75次/分;3、膝蓋異響彎曲膝蓋能聽見咯吱聲音,不影響行動;4、脖頸疼痛減輕,壓迫感緩解;5、右手臂明顯變粗(右手持拍);6、體力和精力提升,沒有那么容易疲倦,應對工作更加自信;7、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在球場揮灑流汗時能暫時忘卻和環節;8、好勝心增強,不輕易服輸,敢于挑戰。
朋友圈的改變:1、比以前的應酬減少,晚上運動后,很多帶著健身球友是拒絕高熱量食物,不排除喝酒解乏,喝酒慶祝比賽之類的情景。2、朋友圈的文化,很多關于羽毛球的信息在傳遞,球拍、球鞋、球服、場地,當然還有最大的消耗:羽毛球本身;3、結交了很多新朋友,以球會友的情況很多,不管水平怎么樣都能找到與自身水平相當的對手,那就有聊不完的話題。
羽毛球運動除了給我帶來的多種益處,最大的問題可能是這項運動并不便宜,對于我單次花費在40元左右(不算裝備損耗),一周打2-3次,攢下來一年需要5000-6000元開銷。但還是很感謝這項運動讓我更加健康、快樂,羽毛球的花費算成自己的健康投資,投資回報率肯定是可觀的。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20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