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已經開打了七十四年了。從1949年的第一場比賽至今,留下了比浩瀚無垠的宇宙還要多的各種數據和資料。這些數據和資料成為NBA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每一個運動隊、每一個運動員、每一個賽季和每一場等等,都會留下大量數據和資料。令人驚訝,令人不可思議。
七十四年來,NBA打了數不清的比賽,來來去去數不清的運動員,但NBA的數據和資料庫里,都留下了他們的蹤跡,存下了他們的數據。否則,再偉大的運動員,離開了數據的支撐,就無法體現他的偉大之處。比如張伯倫、喬丹、科比、詹姆斯和庫里等等。
張伯倫
喬丹
科比
詹姆斯
庫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NBA統計運動員個人數據,只搜集他在“常規賽”里的表現,不包含“季后賽”。這是NBA的一個規矩,也是一項很“天才”的發明,即體現了“公平”原則。每一個運動員在NBA留下的數據,都是常規賽的,沒有季后賽的。
常規賽每個運動員都參加,留下的數據是一致的,平等的。但季后賽不是每個運動員都參加,而且隨著淘汰賽的進行,越到后面的隊伍,運動員留下的數據越多。這樣一來,對沒有進入季后賽隊伍中的運動員不公平,因為隊伍里面有許多很偉大的運動員。
如果NBA把季后賽的數據也統計在一個運動員身上,就會造成一種現象:為了“刷數據”,很多優秀的NBA運動員就會往能夠進入季后賽或總決賽的隊伍鉆,甚至不惜降低收入,為的是多創造一些個人數據。顯然,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可取的。
像詹姆斯如今總得分為38230分,距離超越歷史第一的賈巴爾38387分僅僅只差158分。這些得分都是詹姆斯在常規賽中打出來的。如果加上他的季后賽得分,早就超出了這個數據。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20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