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獵豹全球智庫“(ID:CheetahGlobalLab),作者容榮,36氪經授權發布。
2016年,是公認的體育年,歐洲杯、奧運會等世界頂級盛事,掀起了一波又一波體育的狂潮。2016,同樣也是中國互聯網起飛的一年。從2015年開始爆發的個性化新聞客戶端大戰,延伸向海外的內容大戰、個性化推薦技術在更多領域的應用;以Papi醬獲得融資開啟的短視頻內容創業大風口;從直播app大戰揭幕的技術、內容、社交大戰……
而目前大部分中國的體育類App,已經默默聚合了個性化新聞、視頻、直播、資料數據、實時排名等功能,體育app站在了移動互聯網的前沿,而移動互聯網也不遺余力在體育領域進軍。
一、中國體育app排名
獵豹全球智庫基于libra的數據,對中國市場活躍用戶最多的體育app進行排名。(注:運動健身為主的app不在本文研究范圍內)
排名依據:活躍滲透率,活躍滲透率=app的活躍用戶數/中國市場活躍用戶數,數據截止2016.10.30
獵豹全球智庫把體育app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以livescore為代表是單純的體育數據類app,用戶用來查看比分,app及時更新并向用戶推送進球信息、積分排名等。這是比較初級的體育類app,由于沒有語言和文化壁壘,在世界范圍內用戶分布廣泛。
第二類是綜合內容類體育app,包含了數據、視頻、深度文章、賽事直播等,每個國家體育分類排名第一的基本上都是綜合類app,但是國際化和本地化難度較高。這類app還有一個特別的形式:針對個別賽事而推出的App,它們的名稱中常常直接帶有比賽的名字,比如歐洲杯、美國瘋狂三月、印度板球超級聯賽等,一般爆發力強,但隨著比賽結束就此沉寂;
第三類是純直播app,以直播內容為主。
從趨勢上來看,正如現在各大互聯網公司都在打內容戰一樣,內容也是是體育app的未來。
二、中國體育app的幾大代表
圖注:縱軸是活躍滲透率,活躍滲透率=app的活躍用戶數/中國市場活躍用戶數;數據截止2016.10.30
我們挑選了目前中國互聯網市場上體育產業的幾個代表進行分析。
樂視體育
樂視體育成立以來就大力購買版權。2016年8月,樂視體育續約2016-17賽季英超版權,入股WSG,在直播上動作頻頻也同樣是為體育鋪路。與體奧動力達成戰略合作,更是如虎添翼。
騰訊體育
騰訊與樂視的路徑相似,都是買版權+布局直播。2015年 5 月,騰訊以 5 年 5 億美元簽下 NBA 網絡獨家直播權;而根據獵豹全球智庫發布的《海內外最全直播報告》,與騰訊相關的直播app共有11個,一方面是堅守社交霸主地位,另一方面也是為體育直播布局。
不管是騰訊體育還是樂視體育,在首屏中都大力強調直播功能
不管是騰訊體育還是樂視體育,在首屏中都大力強調直播功能,可以看出,購買版權然后在App中直播,是體育App目前最大投入點。與樂視、騰訊購買版權、強勢爭奪體育app第一形成對比的,是傳統強者新浪體育的停滯。
新浪體育
在門戶時代,新浪是體育網站的領導者,體育板塊是新浪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分拆出垂直的app——新浪體育。不過在目前大部分版權都被其它公司買走的情況下,新浪體育也顯示出一絲尷尬。另外一方面,新浪在體育方面的人才也被其它互聯網公司挖角。
三、土豪的游戲
從騰訊、樂視購買版權的金額上來看,體育版權完全是土豪的游戲,小的app很難有實力購買到版權,而沒有版權的體育app很難存活。根據it桔子的數據,2016年1-11月,體育運動方面獲得融資的公司一共有200多家,但擁有體育app的公司獲得b輪以上融資的只有3家:B輪:足球魔方、樂視體育;C輪:懂球帝。也許正是因為背后有了資金支持,它們才得以出現在體育app排行榜中。
四、互聯網體育用戶畫像:高質量付費人群是爭奪的原因
體育app瘋狂燒錢也要爭奪的用戶群體,也是大家認知的高質量用戶,原因有二:
1.體育app是垂直分類,一般垂直的用戶,不管是廣告投放還是變現,都象征著更精準的人群和更高的轉化率。
2.熱愛體育的用戶付費能力較好??大w育比賽,除了購買現場門票之外,有時甚至要去外地、外國,在時間、金錢都有巨大的支出。這一部分的用戶若是能沉淀在手機端,在app里可以實現更多的付費行為:買票、出行、買周邊等等。
以樂視體育為例,根據libra的數據,用戶最常使用的20個app中,可以很容易看見百度地圖、支付寶、京東、樂視上次、美團、滴滴、淘寶、微信、qq等帶有支付功能的app。而除了購物、支付以外,這些用戶同樣熱愛出行(地圖、打車)、娛樂(視頻、社交)和資訊。
數據來源:獵豹全球智庫調研結果,時間截止2016.9
圖中的百分比為某一年齡段中,愿意付費觀看體育內容是用戶占比。
從付費趨勢上看,年輕用戶可能在收入上占據劣勢,但是他們的付費意愿卻并不比有收入的30-35年齡層低。而且這個百分比在未來有機會進一步提高。
從性別比例來看,體育app用戶更多是男性用戶,男女比例超過5:1.
四、更多體育用戶潛伏在其它類app里
從滲透率來看,體育app還處于比較低的水平,進步空間非常大。但并不是體育用戶還沒有進入到移動互聯網,而是移動互聯網有太多領域與體育緊密結合。
奧運期間,獵豹全球智庫做了一個問卷調查:用戶在手機端通過什么形式來獲取體育資訊,結果表明,超過85%的用戶使用app關注體育新聞。
在關注體育的人群中,個性化新聞客戶端處于領先地位,而現在新聞客戶端大部分都有個性化推薦、視頻和直播功能,在功能上與體育app并無區別,而覆蓋范圍更廣、更加綜合。同時,網民也樂于在社交媒體上面獲取體育資訊、與人討論相關話題。
五、深廣的互聯網體育產業鏈:中國互聯網+體育的發展趨勢
世界人民對體育的熱愛,數十年來一直經久不衰,這為體育相關項目的盈利前景注入一劑強心針。在傳統領域,體育與政治、經濟、娛樂、文化等并列,一直處于無可替代的地位。在互聯網加入的今天,體育和互聯網的共同發展有以下幾個趨勢:
1.在更多方面體育與互聯網相結合
在體育生態如此繁榮的今天,互聯網是不可錯過的關鍵一環。在最近幾年已經看見互聯網與餐飲、交通、電影等O2O行業的完美融合,因此,互聯網與體育也是大勢所趨。從冠名到版權,從俱樂部、球星,到場地、門票,每一個環節都可以拓展深化,“體育+”這個概念為投機者追逐熱捧。
版權:
隨著中國對知識產權越來越重視,對原創和版權的保護也日益加深。新聞、視頻播放、賽事直播,都是得版權者得天下。中國之前的播放權都是電視臺之間的競爭,現在騰訊和樂視大舉進入版權的爭奪戰,強勢體現了互聯網企業在體育方向的努力。
票務和電商:
正如旅游與門票結合,電影票與影評app結合一樣,線上購票會成為體育購票的主流,也很有機會與新聞、賽事信息結合在同一個app里。而一個app里用戶一旦有了支付習慣,就可以延伸至更大的領域——電商。具體來說,電商又可以包括體育相關用品、粉絲經濟的產物甚至如果政策允許的話,彩票。
品牌:
互聯網品牌與體育的結合,最開始更多體現在手機品牌為拓展海外市場、提高知名度和品牌認同感而贊助或冠名比賽上。而現在在國內市場,也更多地加以應用,比如樂視購買體育館改名樂視生態中心,嗶哩嗶哩贊助籃球隊等,都是宣傳品牌的方法。
大數據:
大數據和機器學習是現如今移動互聯網發展的主旋律,而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體育app可以聚集一批質量高的用戶,而這些用戶的大數據,也有極高的價值。在一個綜合的體育app里,用戶閱讀文章、觀看視頻、實現支付行為等等,可以推測出一個用戶的興趣、習慣、出行、經濟能力。
大數據還可以結合在體育博彩方面。目前已經有專注于博彩的體育App進入國家前十名,如果政策規定允許,博彩同樣是大有可為的領域。而利用大數據可以預測比賽勝負,甚至比賽結果,體育App從功能上逐漸向炒股類App功能靠近。
其它體育、互聯網、垂直領域的多維度結合:
例如在中國現在最熱的互聯網項目——共享單車,與體育也有無盡的可能性。本來騎單車也是一項體育運動,雖然目前人們用共享單車app來解決最后幾公里的出行問題,也有可能成為體育、騎行愛好者的社區。還有體育+出境游也是很有想象空間的項目,現在中國游客都紛紛走出國門,購買門票、簽證、機酒一條龍服務將為體育迷們提供很大的便利。
2.垂直化、甚至高端化的體育app出現
隨著中國國力增強,高爾夫、F1等高端賽事也將逐步進入人們的視野,未來發展潛力更大。預約場地、垂直領域的app會逐步出現。另一方面,為單個賽事而開發的綜合類app也會不斷涌現,例如今年歐洲杯和奧運會,都有官方的app,而回顧比賽時段的app排名,這些app都有比較好的名次。
圖注:活躍滲透率=app的周活躍用戶數/德國市場周活躍用戶數
例如EC App 2016: Live Scores、EC 2016 Match schedule、UEFA EURO 2016 Official App這三款App,從名稱上看就知道是為了2016年歐洲杯特意推出的。隨著歐洲杯的東風,在6月德國的體育排行榜上,處于第2、5、6位。 當然,在比賽過后,這些app也都紛紛沉寂、消失在人們的視野里。
3.互聯網讓體育更加智能化
科技的進步,最終也會體現在體育產業中。跟海外的谷歌一樣,百度,還有無數知名不知名的互聯網公司都在研發無人駕駛汽車,可能會改變體育比賽項目;阿里、樂視、很多創業公司都在關注VR的發展,而VR技術成熟后,有機會改變體育觀賽的體驗,給觀眾除了電視、電腦、手機直播之外更加直觀的感受。
結語
近些年來我們都在感嘆互聯網的發展是如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體育也一樣。從守在電視機旁邊狂吼,到酒吧里與陌生人一起看球,到電腦、ipad、手機端觀看比賽,體育隨著科技進步陪伴著我們的生活。隨著體育IP的商業版圖越來越明晰,在未來,我們與體育之間的故事會更精彩。
數據說明:
1.除特別說明外,數據來源于獵豹移動的大數據平臺libra。2016年8月22日獵豹移動大數據平臺libra正式啟用新數據源,數據來源更廣,數據量級大幅提升。切換后的數據維度更多,涵蓋日活、周活、月活、新增安裝率、留存率等,將更加全面、準確地反映移動app市場的情況,獵豹全球智庫將在此基礎上為大家提供更權威、詳實的移動互聯網行業報告。
2.數據為獵豹產品日常功能收集,符合相關法律法規;
3.此次排行榜只適用于安卓平臺;
4.數據受到獵豹產品的用戶規模、分布影響。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9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