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應該永遠也不會忘記2008年8月8日。
這是北京奧運會開幕的日子,北京向全世界展示了一幅氣勢恢弘、大氣磅礴的絕美畫卷,國際奧委會前主席薩馬蘭奇說:“北京奧運會是所有奧運會中最好的一屆奧運會?!?/p>
一個民族的百年期盼,一個民族的奧運情結,從1991年北京正式提出申請,到首次申奧失利,到北京奧運會落幕,我們完成了近20年的長跑。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1993年第一次申奧,我國距離成功僅一步之遙,只可惜......
圖|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現場
中國首次申奧
一百多年前的1908年,一名為《天津青年》的雜志向國人提出三個問題:
“中國何時才能派一位選手參加奧運會?
中國何時才能派一直隊伍參加奧運會?
中國何時才能舉辦奧運會?”
那時我們的國家正處于風雨飄搖的時期,無數愛國青年崛起,為家國尋一條救國救民之道,這三個問題,留在長河里幾十年。
1990年,領導人鄧小平參觀為迎接第11屆亞運會而新建的國家奧林匹克中心,問北京市和國家體委負責人:“你們辦奧運會的決心下了沒有?建設了這樣的體育設施,如果不辦奧運會是個浪費?!?/p>
1991年2月22日,在新中國成立42年,改革開放的13年,我們的國家得到迅猛發展,北京市向中國奧委會正式提出承辦2000年第27屆奧運會的申請。
82年后,圓夢申奧之路終于踏出第一步......
圖|鄧小平
3月18日,北京2000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成立,擺在面前的是兩大困難:第一,對于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國際上可能了解不甚多;第二,這是我國第一次申辦奧運會,沒有任何經驗。
3月下旬,申辦委員會在惠僑飯店第一次召開會議,雖然我們沒有申奧的經驗,但一定要以最大的熱情和精力對待此次重任。
申辦委員會總體部部長孫大光冥思苦想好幾天,總結1990年北京亞運會的經驗,又搜集大量資料,列成圖表,詳細調查研究,并具體分派任務,做出一個全面、縝密、詳細的計劃。
1993年申奧結果出來后,有外國記者接受采訪時表示:
“中國人太厲害了,看來,你們的‘孫子兵法’名不虛傳?!?/p>
從足以看出是申辦委員會的工作有多細致全面,當然,這些都是后話了。
中央電視臺還專門一個4集的節目,叫《北京申奧是如何成功的》,以待申奧成功后能直接播出,可以說,為了申奧,歷時兩年半,整整30個月的工作,我們做了充分的準備。
所有人都懷著莫大的希望,期盼著1993年申奧的結果。
圖|首次申奧時國際奧委會評估委員團,右為何振梁
1993年9月,國際奧委會會議在摩納哥蒙特卡洛舉行,北京申奧代表團如期抵達,并在蒙特卡洛新聞中心舉行新聞發布會。
9月23日,是極為關鍵的一天,各國申奧代表團將做陳述報告,我國陳述人之一何振梁心情又緊張,又激動,他心臟不好,何振梁的夫人梁麗娟專門給他準備了藥物,以防不時之需。
蒙特卡洛這一天下起了罕見的瓢潑大雨,好像也在預示:這是特別的一天。
當天上午,第一個做陳述報告的是柏林,報告主要強調兩德統一的重要性,以及奧運會在德國舉辦的重要意義。
第二個做報告的是悉尼,陳述人是國際奧委會兩名澳大利亞委員之一高斯珀,他走上講臺,并未介紹悉尼申辦代表團的成員,而是先播放了一段介紹悉尼風光的短片,通過鏡頭讓在座大家感受當地的秀麗風景。
高斯珀強調,澳大利亞有豐富的承辦奧運會的經驗,1956年奧運會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舉行,他們保證為參賽運動員提供最好的條件。
上午的陳述,以曼徹斯特的報告收尾。
圖|何振梁
北京的陳述排在下午第一個,陳述人何振梁對此有自己的一番想法,上午和下午,排在前兩個位置最為有利,一般到了第三、第四個,委員們容易發困,注意力也沒有那么集中了,所以按照經驗來看,我國申奧的這個順序還算可以。
何振梁走上講臺,用極富有感情的話語進行開場白,他說:
“1981年,當我當選為國際奧委會委員并莊嚴地宣誓——我愿意竭盡所能地為奧林匹克服務——的時候,我心中升起了一個愿望,就是看到奧林匹克運動會能在我的祖國——中國舉行......”
為了照顧到大家,何振梁的發言用英語、法語交替,在講到他的命運與祖國命運密不可分、緊密相連時,何振梁雙眼含淚,感情真摯,打動了在場很多人。
在近乎完美的發言結束后,委員們開始提問,可以說,在那天的提問里,關于北京申奧的問題是最多的,可見大家對于我國申奧的極大興趣與認可。
所有國家陳述結束,奧委會開始進行秘密投票,兩輪投票過后,伊斯坦布爾、柏林被淘汰,第三輪,曼徹斯特被淘汰,第四輪就是決賽,只剩下北京、悉尼。
當晚,所有的投票都結束,奧委員全體委員和所有參加申奧的人都前往路易二世體育館,等待宣布最終的結果。
圖|薩馬蘭奇與何振梁
電視機前,有幾億人在關注著這個歷史瞬間,尤其是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民,為了奧運會,我們的祖國做了多少的準備,大家都企盼著這個圓夢時刻。
莊嚴的《奧林匹克圣歌》演奏過后,國際奧委員主席薩馬蘭奇站在主席臺正中的講臺上,逐一感謝幾個申奧的城市,宣布:悉尼獲得2000年底27屆奧運會的舉辦權。
北京申奧代表團的同志們都很難過,何振梁也有種擦肩而過的失落感,但是,在電視鏡頭前,他大度地祝賀澳大利亞的高斯珀,祝賀他們取得舉辦權。
結果出爐后,監票人之一的德弗朗茨走到何振梁身邊,安慰他:“投票結果非常接近,45票比43票,北京只差兩票?!?/p>
確實如此,在前三輪的投票中,北京得票數為32、37、40,悉尼為30、30、37,這說明北京大有希望,只是在最后一輪投票中,北京才以2票之差遺憾落敗于悉尼。
波多黎各委員握住何振梁的手,真摯地說道:“你的話打動了我的心,我知道你微笑著向悉尼致賀時,你的內心在流淚?!?/p>
這實際上,是對我國的極大認可與肯定。
圖|伍紹祖
9月25日下午,我國申奧代表團乘機回國,機上的工作人員也鼓勵、安慰大家,何振梁還向大家真摯表達感謝。
飛機在26日抵達北京,人們手捧鮮花,拉著紅色橫幅,早早等候在北京機場,熱烈歡迎代表團回家,雖然申奧失敗,但我們足夠用心,大家也盡了所有的努力。
申奧代表團回國幾天后,原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祖見到領導人鄧小平,他憤憤不平地說道:“第一次申奧失利,直接原因是美國搗亂。”
鄧小平也表示:“得知北京申奧失利的消息,第一反應就是有人搗鬼?!辈贿^,他還是坦然接受了這個結果,還勉勵伍紹祖:“申辦不成,沒有關系,總結經驗?!币痪湓捒梢妭ト说倪h見卓識。
圖|鄧小平
何振梁先生在總結大會上也說:“我們沒有取得2000年奧運會的舉辦權,原因是多方面的?!边@又是怎么回事?
第一,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國確實沒有悉尼經驗豐富,按照奧運會的慣例,一般申辦奧運會的城市,很難有一次性成功的,基本都要經過好幾次才能拿下舉辦權;我國的基礎設施也有還需優化的地方,這是我們下一步該努力的。
第二,何振梁先生分析:“以美國為首的部分西方國家聯手干預奧林匹克事務, 則是北京功敗垂成的主要原因。”“美國無法阻擋中國的發展,但他們決不愿意中國因舉辦奧運會而獲得更加飛速的發展?!?/p>
第三,9月中旬,投票日之前,英國泰晤士報上發表了一篇《北京不應該主辦千禧年奧運會》的文章,英國外交大臣赫德接受采訪時還表示:
“最佳的選擇是曼徹斯特。萬一曼市落選, 大家就應該到澳大利亞參加奧運會。如果選擇北京, 將是一個糟糕的主意?!?/p>
第四,悉尼發動輿論攻勢,1993年8月31日國際奧委會會議之前,澳大利亞特別電視臺采訪北京奧申委常務副主席張百發,張百發表示:“我們一貫支持奧林匹克運動?!钡珱]想到澳大利亞電視臺將張百發的話掐頭去尾,在會議前夕播出,以遏制北京正在不斷上升的申辦勢頭。
總之,在我國首次申奧期間,遇到的阻力并非少數,頗有“合圍攻勢”之意。就像在投票前三輪結束后,何振梁已經有所預感,大部分票數可能都會流向悉尼那邊,在每個城市一番考量、權衡利弊之下,北京最終無緣千禧年奧運會。
圖|何振梁先生
當然,雖然我們的代表團未從蒙特卡洛凱旋而歸,但北京的誠意還是被大家看見了。申奧結果出來后,曾有記者來我國采訪,并真摯表示:
“我們到過悉尼、柏林等所有申辦2000年奧運會的國家和城市,也采訪過以前申報奧運會的國家和城市,沒有一個國家的申奧工作會策劃得如此周密,工作計劃得如此清晰。”
而當初那檔提前準備好的《北京申奧是如何成功的》,也遺憾沒有播出。
9月之后,國家體委收到很多的群眾來信,大家紛紛呼吁,繼續申辦奧運會。
圖|鳥巢
百年圓夢
1998年11月2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向中國奧委會遞交申報2008年奧運會的申請書,拉開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序幕。
1999年9月6日,北京2008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成立。
第一次申奧的過程,讓全世界看到一個自強不息的國家和民族,為我們再次申奧打下得天獨厚的重要基礎。
而我國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無論從體育設施,還是環境、經濟、國際輿論,我國都具有極大的優勢。
所有的工作人員以高昂的斗志投入工作,像第一次申奧一樣,他們夜以繼日地進行全面準備,不落下任何一個細節,每一步都走得尤為踏實、堅定。
圖|薩馬蘭奇宣布北京申奧成功
2001年7月7日,北京申奧代表團離京前往莫斯科,參加國際奧委會。
7月13日,北京、巴黎、多倫多、伊斯坦布爾、大阪五個城市奧申委代表團展開激烈決戰,北京申奧代表團還是在下午的第一個出場,發言真摯誠實,打動著委員會的心。
第一輪投票,大阪被淘汰;第二輪,北京獲得56票,多倫多22票,巴黎18 票,伊斯坦布爾9票。
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拿著信封,嘴角微微露出一絲笑容,然后宣布:第29屆奧運會主辦城市是“北京”!
圖|中國申奧代表團慶祝北京申奧成功
會場內,幾十位委員相擁而泣,何振梁也在現場,那次失利他也在,如今多年愿望實現,何振梁忍不住留下淚水;守候在電視機前的中國人民興奮激動,熱淚盈眶,一邊落淚,一邊歡呼,所有中華兒女都無比地沸騰起來。
至此,中國幾代人為之奮斗幾十年的奧運夢想終于實現。2008年,距離1908年報紙上的那個問題,剛好一個世紀,剛好一百年。
圖|2001年7月13日晚22時9分,首都各高校學生慶祝北京申奧成功
華國鋒的遺憾 國人的驕傲
2008年8月8日晚上8時整,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中國首都北京正式開幕。
我國以最大的誠意、絕美的畫卷,向世界上展示了一次完美的體育盛會,薩馬蘭齊說:
“我的評價是北京奧運會是所有奧運會中最好的一屆奧運會。在未來應該是很少有人可以做到這種程度。這不光是我個人的看法,同時是絕大部分媒體和國際奧委會的官員們的看法?!?/p>
毛里求斯總統賈格納特說:
“北京奧運會舉世矚目。中國政府和人民為籌備奧運會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相信北京奧運會將成為歷史上最成功的一屆體育盛會?!?/p>
圖|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現場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年,我國領導人華國鋒87歲,已至耄耋之年,他也為北京奧運會振奮,最大的心愿就是去看奧運會。
8月1日,距離北京奧運會開幕大概還有一周時,華國鋒被家人從醫院接回家中,準備過幾天一起去看這場體育盛會,去感受圓夢瞬間,因為華國鋒和祖國人民一樣,期盼這一刻太久了。
翌日,華國鋒老人收到奧運會彩排的門票,他打算去看看,卻感覺身體健康不佳,他怕自己撐不住,最終看著送來的門票,他只能遺憾地說道:“我老了,不去了,你們去吧......”
8月3日,華國鋒病情嚴重,再次住到醫院,在他住院期間,北京奧運會開幕,華國鋒無緣親自前往現場,但是大家仍然心懷希望,只要老人身體趕緊好起來,還是可以去看看賽事的。
沒有人想到,這一去,他再也沒有走出醫院,2008年8月20日,華國鋒病逝。
4天后,北京奧運會閉幕。
圖|北京奧運會
直到今天,人們還時常會想起北京奧運會,想起那年的大氣恢宏的開幕式,想起那首《北京歡迎你》......
這是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永遠以此為傲的記憶,而我們的祖國也將更加強大,更加繁榮昌盛,不落于時代,不懼于世界!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互聯網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原文鏈接:http://www.freetextsend.comhttp://www.freetextsend.com/tiyuzhishi/19647.html